收藏 分享(赏)

七下科学错题整理.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108832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科学错题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下科学错题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下科学错题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下科学错题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下科学错题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下科学错题整理第一单元1.(2014.宁波市镇海区)春天的雨后,竹笋破土而出,节节拔高,长成新竹,这种生殖方式是( C )A有性生殖 B.分裂升值 C.营养生殖 D.出芽生殖解析:竹笋是从根上长出来的,植物依靠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生殖,又叫做营养生殖。故答案为 C。2.(2014.诸暨)早春播散种子到农田后,农民常用“覆盖地膜”的方法促使幼苗快速长成。覆盖地膜能使幼苗快速长成的主要原因是( C )A.可减缓种子内营养物质的消耗 B.有更多的氧气供种子萌发C.提高了地表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 D.可防止害虫破坏解析:早春温度较低,覆盖地膜多半是为了提高温度。故答案为 C。3.(2014.余姚

2、)一朵豆角花里有 6 个胚珠,若 6 个胚珠都能发育成种子,至少需要花粉( C )A.1 粒 B.6 粒 C.3 粒 D.12 粒解析:子房里的胚珠将发育成植物的种子,所以果实里面含有多粒种子,就意味着子房里有多个胚珠,有几个胚珠就要有几个花粉来传粉、受精,形成受精卵。故答案为 C。4. (2014.杭州市拱墅区)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体积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与曲线不符的是( C )A.在曲线 p 的 M 点,花冠、花萼等逐渐凋落B.为避免出现曲线 q 的现象,可采取人工授粉的措施C.M 点表示雌花中的受精卵迅速发育成黄瓜果实D.在 M 点

3、事,将黄瓜剖开发现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里有多个胚珠解析:答案 C 明显错误,受精卵发育成胚,而子房发育成果实。故答案为 C。5.如图是花的传粉、受精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图所示是花粉,花粉落到同种花的雌蕊的柱头上会萌发出花粉管B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细胞都要参与受精C和精子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D图中所示是种子植物传粉、受精过程解析:A、图所示是花粉,花粉落到同种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粘液的刺激会萌发出花粉管故不符合题意。B、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的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完成双受精过程因此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细胞都要参与受精故不

4、符合题意。C、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故不符合题意。D、图中所示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受精过程,不是种子植物的传粉、受精过程,种子植物包括绿色开花植物和裸子植物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西瓜多籽说明西瓜果实内有多个胚珠 B.西瓜多籽说明西瓜的胚珠内有多个卵细胞C西瓜多籽说明西瓜花的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D.西瓜多籽是由于西瓜的空间比较大解析:西瓜多籽是因为西瓜花的子房内有多个胚珠正确。故答案为 C。7.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果实的一组是( A )A.葵花籽、小麦粒、玉米粒 B.蚕豆、绿豆、菜豆C.果皮、种皮、胚 D.花生仁、内果皮、种子解析:

5、A 组均为果实,B 组均为种子,C 组莲子为种子,D 组花生仁为种子。故答案为 A。8.在冷藏的条件下,水果的保鲜时间长。对种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B.温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C.温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D.温度降低,水果生命活动比较弱解析: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而不是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故答案为B。9.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B 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的结构是_胚根_。(2)E 是由 D 中的_子房_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 E

6、之前必须经过重要的生理过程是_传粉和受精_。(3)人们使用的都有主要来自 A 图中的_子叶_(填序号和名称)。解析:由图 A 可知,大豆种子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种皮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储存有丰富的营养。(1)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萌发,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转运营养物质或储存营养物质作用;综上所述,所以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2)E 属于果实,一朵花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中,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大豆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来自于子叶中。10.把干酵母加到

7、面团中,经过发酵作用,面团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把干酵母加到面团中,经过发酵作用,面团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请用图中的数据说明以下问题(1)根据图形预测,当你把生面团放到冰箱里(2-5) ,观察到棉囤内部的气孔_较少_(填“较多”或“较少”)(2)用这个图形解释为什么用酵母菌来做面包时,要溶于温水中而不是冷水中,而且面团要放置一段时间?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个温暖的环境,所以应放在温水内,放置一段时间是为了让酵母菌充分发酵,使面团膨胀。解析:温水是利于酵母菌繁殖的(属适宜的条件) ,水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和

8、繁殖。11. 幼苗得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将相似的 120 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 4 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的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 15 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 15 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甲 乙 丙 丁种植深度 6cm 11cm 18cm 25cm出土幼苗数量 29 棵 30 棵 26 棵 20 棵未出土幼苗生长情况 1 棵种子未萌发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幼苗叶子大小 较大 较小 只有痕迹 只有痕迹(1)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 1

9、1cm 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_,根本原因是_(2) (2)第 15 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 10 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含量,则_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解析:(1)分析实验结果:种植深度为 6cm;11cm;18cm;25cm 的出土幼苗数量分别为:29 棵;30 棵;26 棵;20 棵 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 11cm 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下降,原因是幼苗出土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如果种植深度过大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不足以供给幼苗出土所需(2)分析实验结果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出图后幼苗叶子大小分别为:较大;较小;只有痕迹;只有痕迹,这样看甲组幼苗

10、出土后扔有较充足的营养可以利用来促使幼苗的发育,幼苗可以更早的长出新叶,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所以,第 15 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 10 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含量,则甲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故答案为:(1)下降;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不足以供给幼苗出土所需(2)甲12. 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熔化。为了研究雪水中的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二)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16%。 (三)准备五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 A、B、C、D

11、、E。取 200 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 40 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四)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五)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 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1)上表中 C 组缺少的数据应是_。(2)经过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统计如上图,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两点改进建议:_。解析:(1)5 (2)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 (3)选择饱满且大小相近的种子;选择多种植物种子。13.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

12、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 (根据 2014 滨江区一模试题改编) (1)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 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2)取 5 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 106 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 0.1 毫升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 37的恒温箱中培养 24 小时。结果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2)实验中盛有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 (3)实验中设置第 1 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4)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 0 1% 2% 4% 8%抑菌圈直径(mm) 0 2.88 6.08 5.96 6.06解析:抑菌圈的直径 (2) 避免酒精挥发,引起酒精浸出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化 (3)排除酒精自身的抑菌作用(4)甘草酒精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大,后保持基本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