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本堂客加以说明:敬请指导!第一、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我设定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基本知识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一运动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第二、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体育与健康
2、内容中选项学习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初中篮球模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翻腕持球于肩上,抬肘要领切莫忘,蹬伸屈拨要柔和,中指食指控方向。第三、根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特点和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单手肩上投篮 -投篮动作标准,手型正确。难点为:单手肩上投篮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第五、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为初二年级,虽然存在差异,但这些学生对篮球项目都有着一定兴趣或希
3、望自己在篮球运动中有所发展,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第六、教法和学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第七、教学过程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可将本课教学分为引入情境阶段、
4、激发动机阶段、技能学习阶段、总结整理阶段。(一)引起注意阶段: (3 分钟)1 课堂常规 ,包括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等,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2 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3 安排见习生(二)激发兴趣阶段:热身阶段 (4 分钟)绕篮球场慢跑 2 圈,途中做一些基本步法。游戏:合作“运球” (6 分钟)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要求: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每队又分为两人一组,两路纵队站于端线处,排头两人并排而立,把相邻的两只手挽在一起,另外一只手各托着一只球,信号发出后,向另一条端线前进,踩到线后返回,如此反复,先完成的队获胜。设计目的:通过游戏增加趣味性,巩固运球动作技术和提高保护球意识。
5、(三)温故而知新阶段:球性练习: (3 分钟)1.身前抛接球,身后击掌 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腹前,将球向上抛起,球起后立即移向背后击掌 13 次。要求:球不高于头。 (四)接受知识阶段: (25 分钟)1. 教师讲解持球手型、投篮动作、出手动作及瞄准点的技术要领。2. 指出重点与难点。3. 示范徒手投篮动作,组织学生练习并给予指正4. 示范持球的蹬伸动作,让学生练习,并给予指正.5. 示范完整地动作。6学生分组练习(分为 4 组排队先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练习,然后站在罚球线或罚球线以内投篮)让学生分组练习,巡回观察并给予指正。单手肩上投篮易犯错误及纠正:(1)单手持球不稳。原因:手指没有充分分
6、开,手接触球的面积小或掌心接触,或是手腕后翻不够。纠正方法:多做各种接球或拿球后的持球动作,固定持球位置,注意上举翻腕托球。(2)持球或出球时肘关节过分外展。 原因:动作要领不明确或持球于头的侧后方。纠正方法:肘关节内靠。(3)投篮时用力不协调。原因:蹬地和伸臂用力脱节,经常臂伸至一半又停顿,然后再做向前的压臂投篮动作。纠正方法:徒手做快速蹬地、伸臂动作,并要求碰一定高度的标志物。(4)手腕前屈不充分,用手指前屈代替手腕前屈。原因:对手腕前屈动作不理解。纠正方法:讲清手腕前屈的作用,多做徒手和持球时的手腕前屈练习。(5)球在空中飞行不后旋。原因:手腕前屈、手指拔球的时机掌握不好,或手腕前屈不充
7、分。纠正方法:反复练习压腕、拔球动作,掌握屈腕和拔球的时机。(6)抛物线太低。原因:前后脚距离太远,重心过度前倾,以及肘关节没有抬起,或球没有通过指端拔出。纠正方法:投篮时以肩关节为轴抬肘伸臂,多做徒手或持球模仿练习。要求:1.要求:上下肢协调用力,球出手后手指要指向伙伴的方向。2.注意动作的完整性及连贯性3.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这有助于提高命中率。设计目的:让学生得到自主练习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协作,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体验完整的动作,让学生有投中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逐渐增加投篮的远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锻炼。(五)恢复调整阶段 (4 分钟) 1.边做好放松练习,边总结本课的教学效果。2.宣布下次课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3. 安排归还器材。第八、场地器材:室外篮球场 2 片,篮球 40 个。第九、预计教学效果练习密度预计:35 % 运动量预测:平均心率 110 次左右,最高175 次左右。学生对篮球本身兴趣比较大,因此学生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参与程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达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