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要点复习教案 第一节 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交通运输被称为“ ”。 (2)现代交通运输方 式有:公路运输、 运输、 运输、航空运输、 运输。(3)四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4)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第一步考虑运距: 近公路 远铁路、水运、航空第二步考虑运量: 大铁路、水运 小公路、航空第三步考虑运价: 高航空 低水运其他:当地的情况(沿海或沿河?) 、时间要求(紧急?) 、货物性质(鲜活易变质?贵重?石油或天然气?)2.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1) 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2)从全国来看,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影响,我国 部铁路网
2、密集, 部铁路网稀疏。 (3)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为 干线和 干线两大组。在铁路干线交汇处,多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如 、 、 等。 (4) 是我国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我国民航运输总量居世界第 位。 (5)铁路干线命名方法:用起止点城市命名,如京沪线(北京上海) ;用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命名,如湘黔线(湖南株洲贵州贵阳) ;用起点城市和终点省级行政区单位的简称命名,如兰新线(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 。运 输方式 优点 缺点铁路 运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 速度较快,比较灵活 运输量小,运费较高水路 运量最大,运费最低,投资少 速度较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
3、大航空 速度最快,机动灵活 运输量小,运费高,受 天气影响大2第二节 农业1.农业及其重要性 (1)农业主要部门: 业、 业、 业、 业。最重要的部门是种植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最大的农业地区差异是东部和西部。西部农业以 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 、 和绿洲(如: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东部农业有种植业、 业和 业。东西部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 等降水量线。(2)东部湿润与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 植 业为主,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存在差异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生产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侧重发展林业,城
4、市郊区为满足城市居 民的生活,可以积极发展蔬菜、肉、奶、蛋生产。4.科技兴农 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超过了 50%,如无土栽培、生物技术防病虫害等,我国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第三节 工业地区耕地类型熟制 主要农作物东北平原 旱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秦岭淮河以北华北平原 旱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温带水果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一年两熟 或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31.工业及其重要性 (1 ) 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如采矿业、石油工业等)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
5、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2.我国工业的分布 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基地。西部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3.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 料。(2)我国是 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程控交 换机等电子产品产量全球第一。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