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课滚动检测(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朗读者这一经典台词蕴含的哲理有(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无条件的矛盾双方相反相成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 BC D解析:选 A 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 变化和发展;正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才推动事物运 动变化和发展, 符合题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说法错误;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变,
2、但并不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说法错误。2生活中,母爱常常像春天的细雨,夏日的清风,冬天的暖阳,细腻,体贴,缠绵;而父爱则往往像海,宽广深沉而含蓄,像山,稳重厚实而威严。但无论母亲还是父亲,都一样在无私奉献,一样在用心育人。这说明( )A不包含特殊性的普遍性是不存在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解析:选 D 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A 项错误;材料与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无关,B 项不符合题意;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C 项错误;材料表明母爱与父 爱的表达
3、不同,但都一样在无私奉献,一样在用心育人,体 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D 项符合题意。3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梁实秋说:“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世之态。 ”这表明( )整体统率部分 部分离不开整体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A BC D解析:选 D 梅、兰、竹、菊虽然特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符合题意。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故排除。 该题
4、选 D 项。4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C雾与霾只有特殊性没有普遍性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解析:选 B 材料中对雾与霾的分析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项符合题意;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体 现了雾与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C 项说法错误;A、D 两项表述错误。该题选 B 项。5面
5、对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 2025 ,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通过以宁波等城市为试点的示范推广进而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这体现的辩证法哲理有(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性质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意识依赖于物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事物的发展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A BC D解析:选 A 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体现了事物的发展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符合题意;通 过以宁波等城市为试点的示范推广 进而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 ,体
6、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事物性 质的变化,与题意不符;属于辩证唯物论观点,与题意要求不符。6 “旧题新做” “新题旧做”是一位高三同学总结的做题经验。所谓“旧题新做”就是对于考试中遇到的看似以前做过的题,一定要注意其与旧题不一样的地方;所谓“新题旧做”就是遇到从没见过的题,一定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以下哲理最能概括该同学做题的经验是( )A系统优化的方法B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C一分为二的方法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解析:选 D “一定要注意其与旧题不一样的地方”说明我们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新题旧做”就是遇到从没见过的题,一
7、定有以往的 经验 可以借鉴, 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故 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7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涉及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代际关系、社会保障基金平衡等多方面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这一结论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事物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需要随时变化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A BC D解析:选 A 符合题意,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 键;表述错误,事物的发
8、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符合题意,不是哲学道理;符合题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 应推迟退休年龄 ,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体现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8放眼诸多社会问题,很多解决路径都是局限在“城市人”的思维框架里,用“城市人”的见识来考量当下社会问题,似乎已经成了一种通病。数据显示,近 5 年来,校车事故导致的死亡学生中,74%为农村学生。而追问校车事故发生的根源, “撤点并校”无疑是重要因素所在。为什么会“撤点并校”?无非又是城市人根据自己的认识、忽视农村现状而制定出来的政策。用“城市人”的见识来考量当下社会问题违背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
9、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A BC D解析:选 D “撤点并校”是忽视农村现状而制定出来的政策,体现了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同时说明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正确;材料没涉及主次矛盾和矛盾双方, 不符合 题意。该题选 D 项。9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
10、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 BC D解析:选 C 题干中的两句谚语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正确;材料讲的是矛盾的特殊性,没有涉及矛盾双方,也没有涉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符合题意。该题选 C 项。10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飘流” “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 。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A BC D解析:选 C 根据污染物的特点体现
11、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体现了统筹全局, 正确;中改变规律表述错误 ;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各种问题表述错误,不选。该题选 C 项 。11 “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做“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手机填满了人们的时间却也阻断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这一担忧是对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深层忧虑。对此,从哲学角度来看,我们应该( )分清主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主
12、流,把握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A BC D解析:选 C 材料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令人担 忧的负面 忧虑,告 诉我们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分清主次,抓住主流,把握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符合题意;材料涉及对手机等为载体的互联网移动的评价,不涉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 问题,故 与题意不符。12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
13、点A BC D解析:选 D 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 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体现了看问题时突出重点,正确;也体现了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正确;题干中的做法没有重视次要矛盾,也没有涉及部分,不符合题意。该题选 D 项。13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问题,耕地是根本、科技是出路、安全是目标。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只有先保证耕地的面积与数量,才能再谈如何利用耕地,提高粮食产量。坚持耕地为本( )是牢牢抓住了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 是正确认识了粮食生产的主要方面 准确地把握住了粮食生产的特殊性
14、粮食生产的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A BC D解析:选 A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体现了抓住了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正确,不选;只有先保证耕地的面积与数量,才能再谈如何利用耕地,提高粮食产量,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正确;表述错误。该题选 A 项。14福建泉州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推进上,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泉州所辖晋江市围头村是祖国大陆距离大金门岛最近的地方,因 发生震惊世界的 “八二三”炮战闻名中外。当地政府深入实际,听取民意,科学规划, 坚持点面结 合, 层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整合“滨海文化、战地文化、渔村文化、华侨文化、涉台文化”五大资源,打造“绿色渔村、蓝色海湾、
15、白色沙滩、红色遗址、金色人文”五色围头, 乡村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颜值越来越高,农民的生活如诗,家园如画。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作为。解析:本题知识要求和问题指向都很明确,可从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方面,分析当地政府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作为。答案: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地政府深入实际,听取民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6、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点面结合、层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让农民的生活如诗,家园如画,提高幸福指数。 15流行歌曲被收入爱国主义歌曲目录、武侠小 说入选高中 语文读本、网 络歌曲在小学遭禁这些社会热议的话题, 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流行文化 对中小学校园的冲击,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 ,流行文化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让青少年接触、了解、吸收流行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有些人则认为,流行文化低俗、浮躁,不少青少年对一些偶像剧、言情小说、流行服饰很着迷,甚至加以模仿,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请回答:(1)上述两种观点在思想方法上有何共性?(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流行文化?解析:本题视角新颖,思路独特,从学生比较关注的流行文化问题切入,综合考查“两分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适度原则、内外因辩证关系等唯物辩证法的主干知识。答案:(1)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否认了事物的矛盾,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2)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流行文化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流行文化有糟粕,但也有精华,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流行文化虽然泥沙俱下,但其中也不乏“珍宝” ,一概否定或肯定都是错误的。坚持适度的原则。青少年对流行文化不能痴迷,否则,很容易沾染流行文化中的一些不健康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