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福建省五大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92698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福建省五大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解析版】福建省五大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解析版】福建省五大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解析版】福建省五大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解析版】福建省五大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被看成质点B. 计算火车通过大桥所需时间时,火车可被看作质点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与路程相同D.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的大小、方向可能变化,但轨迹是直线【答案】D【解析】【详解】A.只有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才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 错误;B.计算火车过桥的时间需要考虑火车的长度,所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B 错误;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我们只能说匀速直线运动中,质点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与

2、路程相同,C 错误;D.变速直线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速度的大小可以变化,方向可以在一条直线上变化,D 正确。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增加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C.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答案】B【解析】【详解】A、正方向是人为的规定的,可以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也可以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就是正的,与正方向相反就是负的,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是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不能只看加速度方向的正负,

3、选项A 错误;B、加速度就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也就说明加速度大, B 选项正确;C、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也可能改变,比如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可能出现先减速再反向加速的情况,C 选项错误;D、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变小,只是说明速度增加的慢了,但速度仍然是在增加的, D 选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等知识点,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3.图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开始运动的时刻比乙晚 t1B. 当 t=t2时,两物体相遇C.

4、当 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甲从零时刻开始运动,乙比甲运动的时刻晚,A 错误;B. 当 t=t2时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相遇,B 正确;C. 当 t=t2时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相遇,C 错误;D.甲的斜率为负,乙的斜率为正,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点睛】位移时间图像中要关注图线的截距、斜率、交点对应的物理意义。4.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刹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24t6t 2(m) ,则它在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 12m/s B. 10m/s C. 8m/s D. 6m/s【答案】C【解析】【分析】由位移时间

5、关系式可以得到汽车的初速度与加速度,从而解题。【详解】把汽车的位移时间关系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对比可知,汽车做初速度为 24m/s,加速度为 12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2s 时停止运动,3s 内的位移等于 2s 内的位移,为24m,故平均速度为 8m/s。故 C 正确【点睛】需要注意刹车问题中的陷阱,先验证停车的时间。5.如图,重力为 G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将重力为 G 分解为平行斜面向下的力G1 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 G2,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G1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 G2的方向相同,大小为 GcosC. G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6、D. 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G 1和 G2五个力的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A.G 1是使物体下滑的力,是重力的分力,而静摩擦是斜面施加给物体的力,故 A 错误;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于斜面向下,与 G2的方向相同,由几何关系可得大小为Gcos,B 正确;C.G2是把物体压在斜面上的力,是重力的分力,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 错误;D.G1、G 2是重力的分力,物体只受到 3 个力的作用,D 错误。【点睛】要认清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分力与合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相同。6.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

7、 的大小的力) ,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 )1NA. 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 4NB. 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 2NC. 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 0D. 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 0【答案】D【解析】解:A、先将 F1与 F2合成,然后再用勾股定理,求得合力等于 5 N,A 错误;B、先将 F1与 F3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再合成,求得合力等于 5 N,故 B 错误;C、可将 F3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正交分解,求得合力等于 6 N,C 错误;D、根据三角形法则,图中合力等于 0,D 正确;故选:D【点评】求解合力可以直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有时也可以

8、先正交分解再合成7.在修建高速公路的路基时,允许的边坡倾角最大值叫做“自然休止角”,如果边坡倾角超过自然休止角 会导致路基不稳定.关于 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tan B. tan fmax,物体滑动,所以摩擦力 f2= fmax =100N(3)撤去力 F2 后物体做减速运动,与地面的摩擦仍是滑动摩擦,摩擦力 f3= fmax =100N【点睛】本题考查胡克定律与摩擦力,属于基础题。17.如图,一质量为 M=10 kg 的正方形小物块置于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上,物块 M 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0.5 ,一平行于斜面的轻质细绳一端系于物块 M

9、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人相连(不计定滑轮处的一切摩擦),定滑轮质量 m0=2 kg.当人以 T=100 N 的力斜向下拉绳子时(人不移动位置,只是手中收绳子),为保证物块 M 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同时施加一垂直物块 M 上表面向下作用力 F. 人的质量 m 人 = 50 kg,斜面倾角和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都是 =30,sin30=1/2,cos30= /2,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2求:3(1)人对地面的压力 N 多大;(2)人与地面的摩擦力 f 地 的大小和方向;(3)定滑轮上方竖直悬杆 OA 对定滑轮的拉力 F 杆 大小;(4)作用力 F 的大小。【答案】 (1)450N(2

10、) ,水平向右(3)120N) (4) 50N(1053)N-【解析】【分析】(1)分析人的受力情况,结合共点力平衡可求出地面的支持力;(2)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共点力平衡可求出摩擦力;(3)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即可;(4)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共点力平衡可求出力 F.【详解】 (1)对人进行受力分析:N+Tsin=mgN=mg-Tsin=500N-100N0.5=450N(2)水平方向上:Tcos=fF=100N 350N=(3)对定滑轮进行受力分析 2sinFmgTq=+杆得 10N杆(4)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 cosNMgFq=+fmsinTf由以上可得 10-53FN=( )【点睛】

11、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只需用隔离法,属于简单题。18.物体停在光滑水平面上,由于方向变化的外力作用,03s 内加速度向左,大小为4m/s2,38s 内加速度向右,大小仍为 4m/s2;8 13s 内加速度向左,大小仍为 4m/s2,13 18s 内加速度向右,大小仍为 4m/s2,以后加速度每 5 秒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周期性变化一次,求:(1)物体 100 秒内运动的位移;(2)若物体左侧 60 米处有一挡板,物体撞击挡板的时刻。【答案】 (1)200m(2) 62s-【解析】【分析】(1)物体的加速度成周期性变化,周期为 10s,考虑清楚其在一个周期内的运动即可求得100s 内的位移;(2)

12、物体在每个运动周期内有往返运动,所以需要细致地逐个分析,就能找到何时位移是60m。【详解】 (1)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周期为 10s,现研究 010s 内物体的运动:物体先以 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 3s,位移 x1= 8atm末速度 v1=at1=12m/s再以相反的 4m/s2的加速度匀变速运动 5s位移 21t0xa=-末速度 28/vms接着又以 4m/s2的加速度匀变速运动 2s位移 331xta=+-末速度为 0总位移为 x=20m此后每隔 10s 再做相同的运动,一直到 100s 经历了 10 个周期所以 100s 内的位移为 200m(2)即求物体的位移第一次为 60m 时的时间,由第一问知物体在每个周期内先向左运动 28m 再向右运动 8m两个周期后位移为 40m在第三个周期中向右运动时先达到 60m现在考虑第三个周期内的运动:前 3s 内位移 18m,末速度为 12m/s接下来做匀减速运动,只需位移 2m 即可,列出运动方程21txva=-舍去较大的解,得到 t= 32s-( )综上,总时间为 1026t s+=-总 ( )【点睛】第二问仔细分析往返运动很关键,不可以根据每个周期位移 20m 直接得到物体经过三个周期位移 6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