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训练 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请对每小题进行判断,正确的写 T,错误的写 F。)1.高中同班同学甲对乙说:“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 F )解析:F 普通人的世界观是零散朴素的,这种世界观不像哲学家那样,不是系统化、理论化的。2.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 F )解析:F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世界观人人都有,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F )解析:F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一方水土
2、,一方文化,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 T )5.(2018浙江 4 月学考)哲学需要反思,需要认识“思想”、认识“认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F )解析:F 哲学需要反思,需要认识“思想”、认识“认识”,但这并不涉及对世界的本原的判断,不能说它是唯心主义观点。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6.正如某些动物听见了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永远无法把握音调的一致性与谐和性一样,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告诉我们(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情D.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3、解析:B 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就是要说明世界观不能等同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 正确。A 不符合题意。C 中“仅仅”说法错误。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 错误。7.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反映出(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世界观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概括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析:A 题意反映的是人受不同的观念的影响而采取了不同的行为,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A 正确,C 错误。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
4、错误。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并不都是科学的,D 错误。8.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解析:D “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要从具体科学研究成果中概括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而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5、论的指导。因此,本题选D。A、B 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C 中“物质力量”说法有误。9.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 B. C. D.解析:B 爱因斯坦这句话,揭示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正确。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10.从先秦到宋、元、明、清,中国哲学家一直在讨论:“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在先、谁更根本的问题。他们
6、是在思考(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解析:B 实、形、物、气属于物质范畴,名、神、心、理属于意识范畴,因而“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在先、谁更根本的问题,涉及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正确。A、C、D 不合题意。11.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哲学可以划分为(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解析:B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物质决定
7、意识的属于唯物主义,反之则属于唯心主义,B 正确。A、C、D 不符合题意。12.让一个吸烟成瘾的人成功戒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嗑瓜子、嚼口香糖,科学家还找到了新的戒烟方法。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新西兰科学家发现,使用手机短信戒烟方法可以使吸烟的年轻人戒烟率翻倍。这说明(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最基本的哲学派别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解析:B 题干反映科学家的思维活动找到了戒烟的新方法,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 正确。A、C、D 不合题意。13.人的理性如果试图超越经验的界限而去认
8、识宇宙本身,那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律背反”,即各自成立却互相矛盾的两种理论或学说。因此,康德为理性划界,给信仰留下地盘。康德的这一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不彻底的不可知论C.彻底的不可知论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解析:B 康德的观点的意思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觉经验的层次,这样就否定了从本质上对事物认识的可能,属于不彻底的不可知论,B 正确。A、C、D 不合题意。14.我国哲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解析:C 张载把“气”这种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
9、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15.“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上述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理在气先 郑人买履 我思故我在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 花寂A. B. C. D.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掩耳盗铃这一典故,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之相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反映的是思想僵化,不能灵活对待实际,均不合题意。16.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
10、行。下列观点体现哲学史上两大基本派别思想碰撞的是(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与“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与“理生万物”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与“飞矢不动”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与“心外无物”A. B. C. D.解析:C 哲学史上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涉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涉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C 正确。反映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反映的是诡辩论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均不符合题意。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17.世界观是人生的总开关。长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成了冷门,哲学是冷门中的冷门。因此,
11、我国虽然经济连续中高速增长、制造力强,但缺少的是创造力,缺少的是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我们不能不反思一下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薄弱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答案:(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必备条件。(2)轻视哲学社会科学,重视自然科学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偏离正确方向,走弯路,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18.2018
12、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告诫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而是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 挑战。(1)教条主义涉及哲学基本问题的哪个方面?(
13、2)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为什么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解析:第(1)问,要结合材料中“拘泥于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等信息理解教条主义,再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中确定其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第(2)问,要结合材料中有关教条主义的信息及对教条主义的理解,调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物质和意识谁是本质、谁决定谁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教条主义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教条主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这是唯心主义的表现,所以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根据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这也符合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