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排查强化练 (十四)A 组 易混易错再排查1 “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2016北京卷, 27提示: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2017全国卷 ,22 提示: 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利用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3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015江苏 卷,24提示: 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4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2016全国卷 ,22 提示: 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5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 )2015北京
2、卷, 24 提示: 人们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人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6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2016全国卷 ,22 提示: 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出发。7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2016海南卷, 22提示: 实践转变为现实也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是总能成功的。8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2018北京卷, 25C提示: 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条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9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2018全国卷 ,22 提示: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具体条件
3、的制约。10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2014山东 卷,35D提示: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就是真理,不包含谬误。B 组 高频考点再强化12019厦 门模拟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似乎用笔。 ”下列关于中国画创意理解正确的是( )意在境先,境中有意,意中有魂 意是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的“妙悟” ,是画家本人的修养 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对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对创 作经验的充分积累,
4、同时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的“妙悟” ,是画家本人的修养,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而不是意在境先,意并不是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表述错误。故选 D。 答案:D2美国某研究小组曾经做到让一束光停留了 16 秒。时隔半年,德国某研究小组让光在一种不透明晶体中静止了 60 秒。整个操作可设想为:打开门,让一束光进入暗室,然后关上门,一分钟后再打开,让光出去。暗室就是这种不透明晶体,它拥有一种特性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这让它在一束特定频率的控制激光下能够变得透明,相当于暗室的门打开了。但这 60 秒,已经称得上是研制量子中继器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了。这一科技成果佐证了( )
5、意识活动的主动选择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 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客观世界 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A BC D解析:题中光的运动与不透明晶体的关系,体现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同时体现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客观世界,故入选。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预测未来,但不能保证正确地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总是前进、上升的,故排除。答案:B3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稳定是前提, “冒”不得。今天,改革发展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
6、保全面改革顺利进行。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对每一种既成形式的理解应坚持暂时性和永恒性相结合 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A BC D解析:材料体现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且符合题意;项错误,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项错误,对每一种既成形式的理解应坚持暂时性。答案:D4科学家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采用了一种新的组合神经成像方法,在对大量的健康成人的大脑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当人一个大脑区域的功能丧失
7、时,备用的次要大脑区域就会立即活动起来,取代不能工作的大脑区域。这告诉我们,当关键的大脑区域受伤后,人类仍能继续维持工作。科学家关于人脑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没有大量的医学研究很难获得科学的医学结论 人脑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能产生意识 现代科技和方法有助于促进入们对人脑的认识 大脑的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A BC D解析: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但并不能决定意识的产生, 不选;材料并不是强调大脑关键部分的作用,不选;均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答案:B52019淮南模 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撸起袖子加油干” ,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8、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意识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 BC D解析:网络流行用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符合题意。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和意识不是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表述错误。答案:C6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其特点是嵌
9、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对地球多分辨率、三维描述,也可以说就是虚拟地球。其中,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重要的技术基础。下面对数字地球说法错误的是( )数字地球一经我们的创造便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以外 数字地球的出现说明真实地球已经被我们打上深深的烙印 数字地球相对应真实地球而言,只是我们形象化的想象 数字地球的出现说明实践基础上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A BC D解析:错误,数字地球是人为事物,它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不是形象化的想象;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正确。答案:C72019揭阳模 拟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量
10、子纠缠“百思不得其解” ,并提出一些疑问。2017 年,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人们对复杂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确保了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取得成功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不断深化 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圆圈式的认识过程A BC D解析: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实现了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不断深化,人们对复杂问
11、题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符合题意。认识工具能够推动人们的认识取得成功,不能确保,表述太绝对。认识运动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是圆圈式的认识过程,表述错误。答案:A8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脉冲星自转速度很快、自转周期精确,是宇宙中最精准的时钟,准确的时钟信号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想工具。这表明( )脉冲星特性的不变性是人们建立新的联系的依据人们能够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科学实验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A B
12、C D解析:说法错误,事物的特性也会发生变化,不能说脉冲星特性是不变的。 “中国天眼”的研发及运用说明人们能够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符合题意。 “中国天眼”的研发投入使用,脉冲星信号运用到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都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符合题意。表述错误,科学实验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答案:C9法国科学家声称,经过对比实验发现,喂食转基因玉米的老鼠发生肿瘤的风险更高,寿命更短。报告发出后,某机构展开调查后认为,该科学家研究的手段存在一些不足,其结论不能作为评估转基因玉米健康风险的有效依据。这佐证了(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完善研究手段才能获得正确结论 客观事物的复
13、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C D解析:题中强调转基因研究较为复杂,不能一蹴而就得出正确的结论,说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复杂性,同时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入选。题中没有涉及正确的认识,不能说明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故排除。观点错误,完善研究手段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手段,故排除。答案:D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成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则凝聚着我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既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科学发展规律,又饱含新的时代内涵、民族内涵、实践内涵,科学揭示了
14、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规律。我党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佐证了(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认识具有曲折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总会包含着某些谬误A BC D解析:我党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既遵循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规律”体现了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正确;题中没有涉及认识的曲折性,不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之间有严格的界限,错误。答案:A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享单车是指企业提供共享单车,推出手机 APP,消费者通过手机下载 APP,在完成一系列注册、绑定程序后,通过扫描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即可以享受无桩自行车借还
15、服务。材料 有人认为,共享单车快速发展,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也让自行车行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时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短途出行不便、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前景非常光明。但也有人对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认为后期运营成本巨大:初始投放单车成本姑且不算,后续自行车维修、清洗、整理的成本无法估量,而且共享单车在各地都出现了乱停乱放、车 身被故意毁坏、 “公车私用”等问题,企业最终会因难以维系运营成本而退出市场。结合材料,从“认识过程”角度,分析说明人们对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存在不同看法的原因。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从认识的主体看,在评价
16、共享单车前景时,人们会因为立场、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差异,形成对共享单车前景预估的不同看法。从认识的对象来看,共享单车由于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较为复杂,影响了人们对它的认识。12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首要依据,就在于其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符合客观实际,是科学真理,能够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新的历史条件,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大胆探索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
17、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推进到新境界。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当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新的历史条件,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规律的认识,进行大胆探索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客观的,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适用的范围和特定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推进到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