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议用时:30 分钟)一、选择题1(2019安阳模拟)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 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选 C。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传统科技仅仅局限于娱乐与读经这些最基本的层次,故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凸面镜对西方科技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中西传统科技的横向比较,故 B 项错误;仅仅通过一个凸面镜并不能断定中国传统科技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
2、而且根据史实,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曾 长 期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故 D项错误。2(2019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 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 )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解析:选 D。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 细作的生产理念,故 D 项正确。3(2019德阳模拟)诗经 中有 10 多首专
3、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 ,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解析:选 B。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 A 项错误;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 B 项正确;小农经济较为发达是在封建社会,故 C 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但当时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 D 项错误。4(2019吉林模拟)项目 甲骨文 金文时间 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 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识别字数 一千多 一两千用途 占卜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
4、内容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用”等语篇幅 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 数十字到几百字上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A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D文字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解析:选 D。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不是 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不能体 现出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 B 项错误;“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表述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由材料中甲骨文和金文的用途、内容
5、可知文字作为载体是有 历史意识的,故 D 项正确。5(2019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 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 ),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 (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C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D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解析:选 B。书法艺术由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 重需求),到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的主观原因是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 进是客观条件,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是客 观存在的,故 C 项错误;东方审美情趣
6、魏晋南北朝以前也有,故 D 项错误。6(2019乌鲁木齐模拟)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前,开创了新的画派。这种画派被后世称为( )A人物画 B风俗画C文人画 D宫廷画解析:选 C。人物画着重突出人物的描绘,故 A 项错误;风 俗画着重描绘社会风俗,故B 项错误 ;文人画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体现了画家高超的 综合文化素质,故 C 项正确;宫廷画具备高雅庄重的特点,故 D 项错误。7(2019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
7、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解析:选 A。材料中描述的“说唱艺术、话本小说、 戏曲、语录”都属于世俗文学,这些世俗文学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 阶层 壮大,故 A 项正确。8(2019苏州调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 ”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的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 )A唐诗 B写意画C京剧 D草书解析:选 C。在京剧舞台上,演员模仿的生活动作是逼真的,但动作指向的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这种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 实物
8、模仿生活的表演,在戏曲中叫作虚拟表演,与材料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相符,故 C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2019沈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北京是印刷中心。中央政府印书事属内务府,所刊本均称“内务本” ,康熙、乾隆时代我国文化事业发 展到封建时代的顶峰,两帝均致力于文化事业,康熙十九年(1680 年 )于武英殿 设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 书籍。所刊书为“武英殿本” ,简称“殿本” 。殿本书甚多,如今流传的重要古籍,如十三经二十四史 水经注等等大部头著作都有殿本,殿本校刊、写刻、纸墨均精,为木版书中上品。 清代北京城内除了内府官刻外,还有许多书坊刻书,所刻除
9、一般经史和八股文试卷外,还刻小说、民歌、俗曲、鼓词、字典、法律、医书及初级满文课本等。苏州因地方经济发达,自明代以来即为出版印刷业的中心之一后起的有广州,当地从事海外 贸易的富商注重文化事业,开设书坊刻书。佛山镇印书业是清末才兴起的,开始用木版印制,后多用石印和铅字机印刷。佛山版多为通俗小 说, 这是近代市民社会的需要。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印刷术的出现有时被看作是现代世界的首次民主革命。这种观点突出了印刷术本身具有的对权威的挑战;任何压抑民众的政权都清楚,文字非同小可到 16 世纪末期,肯定有很多欧洲王室成员 和主教们希望印刷术不应那么普及,因为作为印刷术奉献给世界的第一个
10、奇迹的社会运动就是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宗教权威的成功挑战,其影响至今还在改变这个世界。确实,对许多社会学家而言,特别是对马克斯 韦伯来说,宗教改革如同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说的那样,产生了 现代社会的主要精神气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摘编自玛丽伊万丝 社会简史 现代世界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印刷业的特点,分析清代印刷业兴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印刷术的历史作用。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从分布范围、形式、内容、印刷水平等方面归纳概括;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 “两帝均致力于文化事 业”等信息,从 统治者的支持
11、、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印刷 术的进步等方面回答。 (2)结合所学印刷术对中国的影响和其西传对欧洲的影响及材料二“因为作为印刷术奉献给世界的第一个奇迹的社会运动就是宗教改革”等信息,从经济发展与 进步思想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特点:印刷业分布广泛;形式上官办( 殿本)、私办(书坊) 均有;印刷内容覆盖面广;印刷水平(印刷技术)高超。 原因:政府(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商品经济) 推动印刷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与市民文化的发展需求;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作用:普及文化教育;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发展( 或答推动社会变革);有利于解放思想(或答向权威挑战 );满足市民阶层需要(或答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