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89544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G20 峰会于 2016 年 9 月初在杭州奥体博览城召开,某记者从萧山国际机场到博览城打车约23.5km,峰会期间的文艺演出于北京时间 9 月 4 日 21:15 正式上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 月 4 日 21:15 指时间间隔,23.5km 指路程B. 9 月 4 日 21:15 指时刻,23.5km 指路程C. 9 月 4 日 21:15 指时间间隔,23.5km 指位移大小D. 9 月 4 日 21:15 指时刻,23.5km 指位移大小【答案】B【解析】【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初末位

2、置间的距离,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详解】杭州 G20 峰会期间的文艺演出于北京时间 9 月 4 日 21:15 正式上演,9 月 4 日21:15 对应的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是时刻;23.5km 是运动的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所以B 正确,ACD 错误。【点睛】该题考查对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的理解,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2.物体的加速度很大,说明( )A. 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B. 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C. 物体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很快【答案】D【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快故选 D3.甲、乙

3、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 2:1,它们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 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1: 2B. 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1:1C.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 1:2D.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 1:1【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g,根据 v2=2gh 求出落地的速度之比。【详解】根据 v2=2gh 得 ,高度比为 2:1,所以落地的速度比为 ,故 AB 错h= 2:1误;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g,与重力无关。故加速度之比为 1:1,故 C 错误,D 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

4、速度为 g,以及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2=2gh。4.地球上,在赤道的物体 A 和杭州的物体 B 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他们的线速度分别为 vA、v B,周期分别为 TA,T B,则( )A. vA=vB,T A=TB B. vAv B,T AT B C. vAv B,T A=TB D. vAv B,T A=TB【答案】C【解析】【分析】A 与 B 均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一天, A 的转动半径较大,可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公式 v=r 判断线速度的大小。【详解】 A 与 B 均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一天,故周期相同,即 TA=TB,由公式,知, A、

5、 B 的角速度相等。即 A= B。由角速度与线速度关系公式 v=r , A 的转2Tpw动半径较大,故 A 的线速度较大,即 vA vB,故 C 正确,AB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知道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同时要能结合公式 v=r 判断,本题也可直接根据线速度定义式判断。5.如图所示,三个固定的斜面底边长度都相等,斜面倾角分别为 30、45、60,斜面的表面情况都一样完全相同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A、 B、 C 分别从三斜面的顶部滑到底部的过程中( )A. 物体 A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 B. 物体 B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C. 物体 C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 D. 三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

6、功一样多【答案】D【解析】ABD、设斜面底边长度为 s,倾角为 ,那么的斜边长为 ,对物体受力分析,那么qcoslq=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那么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cosfNmg=,即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倾角无关。所以三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Wflmgs=样多,故 AB 错;D 对;C、由于三种情况下 C 下降的高度最高,所以重力做功也最多,故 C 对;故选 CD6.一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 m 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 R 表示地球的半径,g 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F 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下面说法中

7、正确的是( )A. g=0 B. g= C. FN=0 D. FN=m2rgRgr【答案】BC【解析】在地球表面处 mg,即 GMgR 2,在宇宙飞船内:2GMmRmg,g ,B 正确,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内物体2r2r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 N0,C 正确视频7.原来静止的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m1:m 2=1:4当合外力使它们获得相等的动能时,它们速度大小之比 v1:v 2等于( )A. 1:4 B. 4:l C. 2:1 D. 1:2【答案】C【解析】【分析】原来静止的两个物体,它们获得相等的动能时动能相等,根据动能公式求出结果。【详解】由题意知: ,根据它们的质量之

8、比为 m1: m2=1:4,可得:221KEmv=v1=2v2,则 v1: v2=2:1,故 C 正确,AB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能定理的应用,应掌握动能的计算公式。8.如图所示,质量 m=60kg 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从 A 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雪道滑下,从 B 点水平飞出后又落在与水平面成倾角 =37的斜坡上 C 点已知 A、B 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25m,B、C 两点间的距离为 s=75m,已知 sin37=0.6,取 g=10m/s2求:(1)运动员从 B 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答案】 (1)20ms(2)3000J【解析

9、】试题分析:B 到 C 是一个平抛运动,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其中高度决定时间,通过水平方向运动求出初速度运动员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由于不清楚摩擦力的大小以及 A 到 B 得位移,从功的定义式无法求解,所以我们就应该选择动能定理(1) (共 4 分)由 B 到 C 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t竖直方向: (1) (2 分)水平方向: (2) (2 分)代得数据,解(1) (2)得 (3) (2 分)(2) (共 3 分)A 到 B 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4) (2 分)代入数据,解(3) (4)得 (2 分)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平抛运动点评:解决平抛运动的问题思路是分

10、解,即研究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动能定理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求速度、力、功等物理量,特别是可以去求变力功9.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 R 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1)小球在 B 点的速度是多少?(2)小球落地点 C 距 B 处的水平距离是多少?【答案】 (1) (2)2RgR【解析】【分析】在 B 点,由重力和轨道的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小球在轨 B 点的速度;从轨道口 B 处水平飞出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小球离开C 点到落地点 A 的水平距离。【详解】 (1)当小球在 B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BvmgR=解得: vB= gR(2)小球从 B 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运动的时间是 t:由 2 R= 21t解得: t=2 Rg小球落地点到 A 点的距离: x=vBt= 2 =2Rg【点睛】本题是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平抛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问题,关键理清小球的运动情况,然后分阶段列式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