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二中 2019 届高三地理定时练一、单选题“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下左图是我国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下右图示意穿堂风的形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穿堂风”形成的原理和右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方向是A热力环流原理 由北向南 B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由南向北C热力环流原理 由南向北 D温室效应原理 由东向西2要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植被是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 D针阔叶混交林【答案】1A 2C 【解析】1由题中材料可知,因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白天,南侧的水
2、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 故选:A。2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植被,A 不符合题意;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的植被,我国不存在地中海气候,B 不符合题意;针阔混交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D 不符合题意;四川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叶终年不落树冠茂密,能起到夏遮荫、冬挡风的作用,C 正确。故选 C。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东侧,海拔 3222 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完成
3、下列问题。3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A沉积作用一板块挤压一褶皱断层一岩浆喷出活动一断块抬升B板块挤压一岩浆侵入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C板块挤压一褶皱断层一地壳下陷一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D褶皱断层一岩浆喷出活动一断块下沉一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4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A依然是桌状山 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峰林、峰丛广布5大瓦山山顶覆盖的自然带是A常绿阔叶林带 B硬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冰川带【答案】3A 4D 5C 【解析】3从材料提取信息“下部是石灰岩” ,是沉积作用形成。 “地形倒置的向斜山”说明先有沉积
4、作用后有板块水平挤压;再板块挤压产生断层,形成褶皱断层;之后岩浆沿断层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断块上升,由于覆盖上层的玄武岩不易被侵蚀,形成桌状山。故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 A 选项符合。故选 A。4如果上层为石灰岩,加上石灰岩是易被溶蚀,该地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水热条件好,溶蚀作用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广布,D 正确;上层容易被侵蚀,无法形成桌状山,A 错误;丘陵海拔小于 500 米,该山地海拔为 3222 米,即使上层石灰岩被侵蚀后,玄武岩层出露,也是高大山地,而不是起伏和缓的丘陵或沉积层深厚的盆地,BC 错误。故选 D。5从材料提取信息“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东
5、侧”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麓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A 错误;随着海拔升高,自然带更替为落叶阔叶林带,山顶则为针叶林带,C 正确;由于海拔为 3222 米,海拔较低,山顶未出现冰川带,D 错误;硬叶林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B 错误。故选 C。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位于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也是西亚地区较大的城市之一。德黑兰城市布局很有特色,每条道路旁都有一条明水渠。下图示意德黑兰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6冬季德黑兰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里海对该城市大气起到调节作用 B山地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深入C沙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D该城市人口多,生产、生活排出的废热多7德黑兰在
6、道路旁修建明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城市干燥状况B增大城市的昼夜温差C发展城市的内河航运D为城市提供廉价的水能【答案】6B7A【解析】冬季德黑兰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山地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深入,受冷空气影响小。区域气候干旱,在道路旁修建明水渠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干燥状况。6冬季德黑兰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山地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深入,受冷空气影响小,B 对。受山地阻挡,里海对该城市大气起到调节作用弱,A 错。沙漠环境没有季节变化,C 错。同纬度城市相比,该城市人口较少,排出的废热较少,不是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D 错。7德黑兰位于沙漠边缘,气候干旱,在道路旁修建明水渠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干燥状况,A
7、对。能减小城市的昼夜温差,B 错。不能发展城市的内河航运,C 错。明渠落差小,不能为城市提供廉价的水能,D 错。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媒体说,俄罗斯人口死亡率已连续 10 年超过人口出生率,人口数量持续减少,人口素质不断下降,人口危机已成为威胁俄罗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头号“敌人” 。下图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某四个区域 20102016 年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经济C气候 D资源9图示地区人口数量变化( )A加快了该区域资源的开发速度B降低了这些地区环境人口容量C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人口迁移D促进了该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答案】8B9C
8、【解析】8据图分析可知,图中四地区的净增长人口均为负值,并且净增人口均超过自然增长人口,说明人口向外迁出,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随着俄罗斯陷入经济危机,失业人数增多故人口大量外迁,B 正确,由于俄罗斯人口增长率较低,因此从政府角度考虑,鼓励人口迁入,错误;最近几年,气候因素变化小,C 错误。西伯利亚地区经济落后但资源丰富,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口应该大量迁入,D 错误。故选 B。9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大量外迁,资源开发比较慢,A 错误;人口容量不会因人口迁出而变化,B 错误;人口大量外迁,从而影响人口的数量变化,也不利于该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C 正确,D 错误。故 C 正
9、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11R 河段 (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答案】10B 11A 【解析】10读图,图示区域位于大陆西岸。结合所学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结合图例,即图示区从西南(西)向东北(东)降水逐渐减少。所以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偏西风,最可能是西南风,B 对。偏东风都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A、C、D 错。11读图,根据图例,R 河段所在区域降
10、水量 500-1000mm,应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所以 流量季节变化大,A 对。位于热带地区,没胡春汛,A 错。不能判断河流堆积作用强、河谷横剖面呈槽型,C、D 错。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 ”安徽西北部的亳州地处华北平原南端,是“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中药城” 。2017 年,亳州中药材种植面 积约 7.8 万公顷,其中,规范化种植达 2 万多公顷。安徽亳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中药材示范 区已发展成为国家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亳州某中药城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700 多家药企入驻,每
11、日上市交易的中药材达到 2 600余种,年交易额约占全国同类市场交易总额的 1/3。该中药城已经成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管理最规范的中药材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供求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除了实体市场,以电子商务为依托的网络市场也迅速崛起。下面图甲为亳州位置示意图,图乙为亳州气候资料统计示意图。 (1)指出亳州在中药材种植上的优势自然条件。(2)解释“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的含义。(3)分析亳州中药产业迅猛发展的市场背景条件。(4)说明亳州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答案】 (1)毫州位于平原地带,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多条河流流经,灌溉
12、便利;土壤深厚肥沃。(2) “药不到亳州不齐”指很多种疾病的治疗都需要多种中药组方搭配,毫州每日交易的中药材种类多,容易配齐;“药不过毫州不灵”指亳州对中药材管理规范,卖出的中药材质量好,治疗效果有保证。(3)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人们压力不断增大,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中医养生逐渐兴起,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世界各国医学界对中医、中药的认识逐渐深入,中药被越来越多的外国病人所接受,所以中药材出口的需求量逐渐增多。(4)加大力度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化和规模化;政府加强引导,合理安排种植中药材品种及数量,降低药农种植风险;加强中药材种植监管力度,从源
13、头上控制中药材质量;努力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科技水平。【解析】 (1) 本题要求从自然条件分析,则主要考虑地形、光照、热量、降水、土壤、水源等条件。由图文资料可知,毫州位于平原地带,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多条河流流经,灌溉便利;土壤深厚肥沃。(2) “药不到亳州不齐”是从中药的种类角度来指出亳州在中药市场的重要性,中药材种类多,容易配齐;“药不过毫州不灵”是从中药的质量角度来指出亳州在中药市场的重要性,亳州对中药材管理规范,卖出的中药材质量好,治疗效果有保证。(3)亳州中药产业迅猛发展的市场背景条件主要从中药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养生的兴起,一方面是治病的需求
14、。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人们压力不断增大,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中医养生逐渐兴起,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世界各国医学界对中医、中药的认识逐渐深入,中药被越来越多的外国病人所接受,所以中药材出口的需求量逐渐增多。(4)亳州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需从生产方式、政策影响、技术研发与推广、生产质量等角度进行分析。如加大力度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化和规模化;政府加强引导,合理安排种植中药材品种及数量,降低药农种植风险;加强中药材种植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控制中药材质量;努力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科技水平。13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埃塞俄比亚高原大多位于
15、图甲中国界线内的国家埃塞俄比亚。该高原平均海拔 25003000 米,耸立着一座座海拔超过 4000 米的火山山峰,覆盖着面积广大的玄武岩,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大裂谷以东北一西南向纵切中部,将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N,38.5E)位于海拔 2400 米的高原上,是非洲海拔最高的城市,图乙为该市气候资料。材料二:埃塞俄比亚水电部日前宣布,2017 年该国将推出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超 5000 兆瓦。材料三: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连接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的“亚吉铁路”于 2016 年 10 月 5 日正式通车。(1)描述该地气温日较差的年变化特征
16、。(2)分析该国可再生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3)列举该地区地质、地貌条件对亚吉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答案】 (1)全年气温日较差变化较小;11、12、1 月份(冬半年)气温日较差较大(8、9 月份(夏半年)气温日较差较小) 。原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小,昼夜长短变化较小;11、12 月份(冬半年)降水较少,晴天多,日较差较大(8、9 月份(夏半年)降水多,气温日较差大)(2)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能丰富;降水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光热充足,降水丰富,生物能资源丰富(3)地形起伏大,建设投资大;东非大裂谷,地形复杂破碎,建设技术要求高;岩层破碎,火山
17、、地震多发,建设难度高;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影响铁路建设。【解析】(1)描述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特征:第一看整体变化情况,第二看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和数值。该题描述的地理事物为气温日变化,所以应观察图中的实线和虚线的间距大小,在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及间距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时间。特征及原因分析如下:(2)由材料及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地势落差大,年降水量丰富,所以水能资源丰富;多火山分布,加上东非大裂谷经过,该地地壳运动活跃,多地热能;地处低纬,太阳高度大,加上地势高,太阳辐射强,多太阳能;水热条件好,利于植被生长,生物能资源丰富。(3)从地质、地貌条件来看,结合材料信息,该地铁路经过地区从
18、高原到沿海,落差大,沿途起伏大,建设成本高;火山多表明该地地壳运动活跃,岩层破碎,建设难度增加;东非大裂谷加大了地形的复杂性,建设的技术要求高;岩层破碎,地势起伏大,加上夏半年降水集中,又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建设和施工。14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曹妃甸,处于京、津、唐、秦四市环抱之中,是“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会点,毗邻具有 1 亿多人口的京津冀都市休闲圈。曹妃甸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难得的生态宝地,也是著名的“中国河蟹之乡” “中国稻米之乡” 。境内拥有湿地、稻田、河湖、鱼鸟、海洋、海岛、温泉等特色旅游资源,形成了生态湿地游、海滨海岛游
19、、妈祖文化游、研学教育游、港口工业游和休闲农业体验游六条精品旅游线路,深受京津游客青睐,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请简析曹妃甸“深受京津游客青睐,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的原因。【答案】临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京津冀地区,市场距离近,游客市场巨大;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状况好;自然和人文旅游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好;交通路线众多,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强。(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旅游市场分布、集群状况、地域组合、交通条件、接待能力等角度分析回答。15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由于海洋渔业资源长期衰退和主要经济鱼类产卵期的
20、变化,2017 年 5 月 1 日 12时起,我国所有海区开始进入休渔期,休渔期开始时间较往年向前移半个月到 1 个月,总休渔时间普遍延长 1 个月,而以往我国各个海区休渔期开始时间并不统一。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提前开始全面休渔的原因及作用。【答案】原因:渔业资源的不合理捕捞,海洋交通的发展导致渔业资源的衰退;全球变暖,鱼类产卵期提前。作用:避免渔民对产卵期鱼类的捕捞;增加渔业资源恢复的时间;避免休渔期的跨区捕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和措施的作用。原因可以从渔业资源衰退、鱼类产卵期的变化等方面分析回答;作用可以从避免对产卵期鱼类的捕捞、增加恢复时间、避免跨区捕捞等方面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