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海一中 2018-2019 第二学期高二历史(3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考生注意:1. 本试卷第卷基础题(80 分)和第卷提高题(20 分)两部分共 100 分。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 3-5 分,并计入总分。知 识 技 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内容 一战 凡华体系 二战 材料解析 卷面整洁分数 35 分 35 分 30 分 30 分 35 分100分第卷 基础题(共 70 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 ”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列强力量对
2、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219 世纪 6090 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 ”此话表明英国A.刻意保持欧陆大国的势力均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逐渐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德等国的关系日趋紧张,欧洲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下列因素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推动作用的有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更加激烈 两大军事集团的摩擦不断升级 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 “民族优越论”在欧洲各国普遍流行A
3、 BC D4 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就某次战役记载道:“埋葬尸体通常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死的士兵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直到坦克的出现,我们才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材料所述的战役A.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B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破产C.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D. 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5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话:甲:“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乙:“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丙:“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丁:“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对上述材
4、料认识正确的是( )甲是美国的打算 乙是英国的打算丙是英国的打算 丁是德国的打算A B C D6一副政治漫画,漫画家把国际联盟比喻为一座大桥。大桥最关键的一块砖头美国却空缺了。大桥的左边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负责设计” 。大桥的右边,山姆大叔正翘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烟,头枕着的正是那块关键的砖头。漫画的主要观点是( )A美国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势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B没有美国的参与,国联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很难实现C美国倡议成立国联、但国联由英法操控 D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成效不大,注定难以长期维持7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
5、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 , 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 )A.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B. 第二战场的开辟C.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D. 柏林战役8 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杜鲁门在 1952 年 1 月 5 日声明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 ;1950 年 6 月 25 日,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对日和约的签订” 。这些表明
6、( )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 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 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政策与中美三个公报原则一致 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违背了国际公约A B C D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通鉴一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二战中,主要交战国国民收入的 4070%,国家物资储备的 90%,都直接用于战争美国的国家投资猛增,从 1939 年的 54 亿美元增至 1945 年的 158 亿美元。 ”这反映了( )二战促使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主要参战国都把国民经济转入战争轨道战争使一些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发展了二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A. B. C. D.10下列关于二战影响的评
7、价,不正确的是( ) A.摧毁了法西斯主义B.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C.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D.客观上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易混易错辨析历史概念有许多类似但表现不同,而其中不同则是起到不同的作用11、 国际联盟盟约宣告:“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主要体现国际联盟的( )A “维护和平”原则 B “集体安全”原则C “委任统治”原则 D “公正民主”原则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
8、军优势。 ”华盛顿会议上,把他的这种愿望化为泡影的是A 四国条约的签订 B 五国条约的签订C 九国公约的签订 D 中日协定的签订13、1922 年的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意在削弱日本在华的既得利益 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延续美国发挥了主导作用 中国据此收回了山东主权A B C D14、“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 A绥靖政策 B侵略
9、政策 C法西斯政策 D不结盟政策15、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对这段对话理解最正确的是A. 大国领袖分割了未来的世界 B. 罗斯福的野心最大C. 英国企图恢复旧日霸主地位 D. 大国争霸的企图显现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 4 题,共 70 分)16、(18 分)关键环节考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10、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争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1939 年 11 月张伯伦在下院的演说材料二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 年 5 月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讲(1)概括材料一中张伯伦的主要主张。 (答题前先归作者观点与时空观念联系并按概念层次答出主张,只答三点)(9 分)(2)概括材料二中丘吉尔的主要主张,分析英国改变态度的原因。(5 分)(3)两人主张的实质一样吗?为什么?(答题前先归作者观点并做出对比答出主张,只答两点)(4 分)17.(16 分)方法与规律提炼材
11、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深感恐惧,怎样才能通过改造现有的国际关系体系,使之和平稳定地运转,防止战争的再次爆发,成为战后人们的理想。这一理想在战争期间就广泛存在,甚至可以上溯到 19 世纪的和平运动思潮,当美国来到欧洲后,这一切成为更加迫切的问题。威尔逊把将要成立的国际联盟描绘成“和平的可靠保证” ,坚信由道义和公理来维护世界和平。1920 年 1 月 10 日,国际联盟条约生效,其宗旨是:“缔结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许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 ”摘自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联成立的背景。(6 分)(2)结合材料中国联
12、的宗旨和所学知识,评价国联的作用。(并指出材料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10 分)18、(16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 20 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1)有人认为,二战之所以爆发,完全是由下列图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10 分)材料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并努力做了许多尝试。这些反思和努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弥足珍贵。(2)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试分别举出一战后、二战后国际社会有关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举措。(6 分)第卷 提高题(
13、共 20 分)19、信息筛选材料一材料二 (1)仔细阅读材料一、二,根据图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初爆发世界大战的原因。(10 分)材料三: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 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 1918 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2)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三的主要内容,进行信息归纳,分析同盟国失败的原因。(4 分)材料四:我们的目的仍和以前一样,要
14、在世界中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以自私的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我们跟德国人民没有什么争吵他们政府发动这次战争不是出自他们的推动这次战争的决定,正如在古代不幸的岁月中,统治者什么也不与人民商量,往往就决定了许多战争,而发动和进行那些战争又都是为了某些王朝的利益,或是为了惯于把他们的同胞用作爪牙和工具的一小撮的野心家的利益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 威尔逊总统提请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3)阅读材料五,概括指出威尔逊在演说中是怎样为“一战”定性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 分)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3 月)月考答案15 CADCC 610BB
15、DBD 11-15BBAAD材料题16、(1)主张:绝对维护英国国家利益(3 分)只要不牺牲英国利益,不使英国卷入战争,就可以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保证英国的利益;(3 分)如果因小国的利益卷入战争,只能使英国的利益受到更大损害。 (3 分)(2)主张:坚决抵抗侵略以求得生存。 (3 分)主要原因:发表演说时德国已把打击目标直接对准了英法,并已重创英法军队。 (2 分)(3)实质一样, (2 分)都是为了英国的自身利益。 (2 分)17、(1)背景:一战结束,和平思潮兴起;(2 分)吸取一战爆发的教训,维护和平的需要;(2 分)美国等大国的倡议。 (2 分)(2)作用:国联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6、,成为人们伸张正义的一个平台;(2 分)但实际上国联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2 分)国联在实际制裁战争方面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遏制战争的作用。 (2 分)评价方法:一分为二辩证评价(2 分) ,必须结合具体史实一分为二评价(2 分)18、(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 分)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新的矛盾, (2 分)20 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分)加剧了各国的内部矛盾,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2 分) ;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弱小国家无力阻止,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17、最终促成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2 分)(2)一战后:建立了国际联盟,实行集体安全。 (2 分)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 分)19、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2 分)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2 分)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一战全面爆发;(2 分)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2 分)世界联系的加强、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 (2 分)(2)意大利在一战中考虑到利害关系,加入协约国作战,削弱了同盟国力量;(1 分)德国遭到封锁,德国军事生产拖垮了经济;(1 分)协约国在经济实力上占有优势;(1 分)美国对协约国提供贷款,后来美国加人协约国一方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1 分)(3)威尔逊认为“一战”是协约国集团为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为保卫自由而同同盟国进行的战争。 (2 分)不同意 (1 分)一战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1 分)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抵抗侵略而参战,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1 分)而美国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而参战。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