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肩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提 纲,1、概述 2、临床表现及分期 3、发病机制 4、诊断 5、治疗,概 述,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以疼痛、水肿、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失调及营养改变为临床特点。SHS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由不同因素促发,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及中枢神经障碍、急性卒中和脊髓损伤,内分泌疾病和心肌梗塞都可引起SHS。SHS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通常影响患侧上肢,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手、指的永久
2、性畸形。因此,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临床表现及分期,SHS的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4578岁,多在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最早在发病后的第3天。依据临床表现,SHS可分3期: 第期(早期):手部肿胀及皮肤色泽改变,肩、手、腕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X线片多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 手部肿痛突然发生:水肿以手背明显,包括掌指关节和手指,皮肤皱纹消失,肿胀处松软、膨隆,通常向近端止于腕关节。手的颜色也出现异常,呈粉红色或淡紫色,患臂垂于体侧时更明显;患手温热,有时呈潮湿状,指甲较健侧变白或无光泽。 关节活动度受限:手被动旋后受限,并常感腕部疼痛;腕背伸受限
3、,当被动增加背伸活动度及做手负重活动时均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曲明显受限,看不见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双手逐渐难以叉握;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只能微屈,也不能完全伸直,被动屈曲时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能或只能微屈,被动屈曲时出现疼痛并受限。,临床表现及分期,第期:(营养障碍期)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皮肤色泽改变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手及上肢皮肤变薄,皮肤温度降低。开始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手掌筋膜肥厚。第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手和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肩手部疼痛减轻或完全消失,手部血管运动性改变消失,但肌肉萎缩明显,关节活动度永久丧失,变成固定的典型畸形:腕关节屈曲伴尺侧偏,背屈受限,前臂旋后严重受限;掌指关节不能屈曲,并几乎不能外展,虎口变小无弹性;近、远端指关节固定在微屈位上,几乎不能再进一步屈曲;手掌变平,大、小鱼际肌群明显萎缩。X线片可见患肢广泛骨质疏松。这种现象常由腕关节长时间屈曲受压,对手关节过度牵拉以及意外损伤等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