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养生作业篇.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085136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作业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养生作业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所 谓 “生 ”, 就 是 生 命 、 生 存 、 生 长 之 意 ; 所 谓 养 , 即 保 养 、 调 养 、 补 养 之意 。 总 之 , 养 生 就 是 保 养 生 命 的 意 思 。 以 传 统 中 医 理 论 为 指 导 , 遵 循 阴 阳五 行 生 化 收 藏 之 变 化 规 律 , 对 人 体 进 行 科 学 调 养

2、, 保 持 生 命 健 康 活 力 。 精 神养 生 是 指 通 过 怡 养 心 神 , 调 摄 情 志 、 调 剂 生 活 等 方 法 , 从 而 达 到 保 养 身 体 、减 少 疾 病 、 增 进 健 康 、 延 年 益 寿 的 目 的 。 中 国 传 统 养 生 强 调 对 人 与 自 然 的 关 系 , 认 为 人 应 顺 应 自 然 环 境 、 四 时 气 候 的变 化 , 主 动 调 整 自 我 , 保 持 与 自 然 界 的 平 衡 以 避 免 外 邪 的 入 侵 。 周 易 云 “一 阴 一 阳 之 谓 道 ”; “法 象 莫 大 乎 天 地 , 变 通 莫 大 乎 四 时

3、”。( 易 系 辞 上 ) 老 子 云 “道 法 自 然 。 ”就 是 中 医 养 生 的 基 本 要 求 。 中 医 养 生 是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瑰 宝 , 养 生 是 以 培 养 生 机 、 预 防 疾 病 、 争 取健 康 长 寿 为 目 的 。 中 医 养 生 有 食 养 、 药 养 、 针 灸 、 按 摩 、 气 功 等 丰 富 多 样的 养 生 技 术 。 古 人 认 为 养 生 之 法 莫 如 养 性 , 养 性 之 法 莫 如 养 精 ; 精 充 可 以 化气 , 气 盛 可 以 全 神 ; 神 全 则 阴 阳 平 和 , 脏 腑 协 调 , 气 血 畅 达 , 从

4、 而 保 证 身 体的 健 康 和 强 壮 。 所 以 精 、 气 、 神 的 保 养 是 最 重 要 的 内 容 , 为 人 体 养 生 之 根 本 。中 医 学 把 人 身 最 重 要 的 物 质 与 功 能 活 动 概 括 为 精 、 气 、 神 , 认 为 这 是 生 命 之根 本 , 是 维 持 人 体 整 个 生 命 活 动 的 三 大 要 素 。 早 在 两 三 千 年 前 , 周 易 、 黄 帝 内 经 、 老 子 里 面 已 经 有 一 套 很 完 整 的 养 生 原 理 , 就 像 一 个 永 远也 挖 不 完 的 宝 库 , 值 得 我 们 再 三 探 索 。 中 医 的

5、 养 生 观 包 括 天 人 合 一 、 阴 阳 平衡 、 身 心 合 一 三 大 法 宝 。1,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整体观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平衡观3,调整阴

6、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辩证观4,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养生法则养生就是“治未病” ,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 “治未病”是中医药

7、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 “治未病” 的实质是“ 人人享有健康”。发挥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以“ 治未病”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养生文化和养生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是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养生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气血经络的平衡。而在这其中,对于当今社会,人们尤其要注意人与社会的平衡。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最为重要的

8、。常观天下之人,凡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间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总结起来,就是温和、善良、宽宏、幽默。 中医深度的养生思想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