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电信产业不对称桂枝政策的历程.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076316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产业不对称桂枝政策的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电信产业不对称桂枝政策的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电信产业不对称桂枝政策的历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电信产业不对称桂枝政策的历程、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中国电信行业,由于存在强烈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外部性,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的运营商可能对新进入者产生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竞争。为了对应这种不对称竞争,政府管制部门制定了不对称管制政策。对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制定有利于新经营者的倾斜政策和法规,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人为地制约处于支配地位通信经营者对市场的控制力,而放宽对新经营者或处于非支配地位通信经营者的管制,以达到所有经营者能公开、公平竞争的目的。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电信业的非对称管制也始自电信市场开放初期。1994 年,以联通的成立为标志,我

2、国电信业开始不断破除垄断,引入竞争。但相对于当时的中国电信来说,成立之初的中国联通实力过于弱小,由是我国政府采取了“非对称管制”的策略扶植弱小的中国联通逐渐成长。但由于我国电信产业的产品差异化并不非常明显,非对称管制主要集中在资费和普遍服务的承担上。 自 2004 年起,随着移动替代效应的增加,各企业间实力出现明显的变化,我国的非对称管制政策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在资费政策上,电信企业的资费自主权增强,尤其是实施电信资费上限管理后;在普遍服务上,在普遍服务基金迟迟无法建立的情况下,2004 年推行分片包干机制。以致当时有业内专家称, “我国不对称管制正在消亡” 。但是在传统非对称管制削弱的同时,新

3、的非对称管制措施迟迟未能建立,以致市场格局严重失衡。 2005 年以来,如何在中国移动一家独大情况下推进移动通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成为业内思考的主要方向,不对称管制政策被再次重视。 近年来,中国电信业顺应时代的要求,经历了多次改革重组,目前基本形成了“51”的竞争格局,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国内市场环境以适应进入国际市场环境的需要。按照我国加入 WTO 的承诺,国外电信企业进入的步伐将加快,政府监管部门和电信运营企业应当紧紧盯住这个目标和任务,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下功夫解决这些问题。面对这个目标和任务,目前的中国电信业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1、 、服务水平下降。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

4、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受理 17 万余件服务类投诉中,电信行业占据约 30的比例。其中经营权的垄断是比较重要原因。另有由于存在不正当竞争,计费系统的支撑赶不上优惠政策的出台的速度,一些运营商的承诺有些时候很难兑现造成客户的投诉。不正当竞争引发的互联互通的不畅严重影响了通话质量和接通率,进而影响服务水平的提高,由于价格战在电信市场仍然是最有效的促销手段,因此,目前有些理论支撑营销重于服务的说法,在低价格的同时,在服务质量上已经大打折扣。2、 正当竞争打破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运营商们几乎是使尽了浑身解数,许多地方电信业务的实际资费水平已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以价格战为主的不正当竞争,严重扰乱了电信市场竞争

5、秩序,掏空了企业的大部分利闰,而电信技术日新月异,需要有足够的利润用于技术更新,维持现有服务的质量,并不断开发出新的服务项目,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必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转,致使整个电信产业陷入恶性循环。电信市场上价格的不断下降,也极大地破坏了老百姓对电信价格的心理预期,严重破坏了电信服务业的价格体系,引发电信生产和消费脱节。3、 不利于电信产业的长远发展。不正当竞争威胁到我国电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把整个电信产业拖入泥潭。运营商之间的博弈竞争使产业的整体利益为负值,经营环境的恶化更危及电信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市场蛋糕越做越小。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海外资本市场对中国两家移动运营商开展恶性价

6、格战表示担忧。不正当竞争必然会削弱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业务创新的实力,不利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且,运营商之间的零和博弈只能使他们双双陷入“囚徒”困境,难以自拔。4、 导致市场的混乱。运营商之间不肯合作的搏弈,造成价格变化频繁,名目繁多,有时候连运营商自己都说不清楚。真假虚实,消费者很难分辨,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另外,运营商之间的不合作使整个电信市场的信用秩序混乱,一些信用较差的恶意欠费用户欠费频繁更换运营商和号码,运营商之间不交流黑名单,造成坏账增加,盈利减少,市场环境恶化,生产质量下降,代理商混水摸鱼套取酬金,最终损害到运营商和广大客户的利益,国有资产也受到威胁。另外,有些运营商的竞争手段损人

7、不利己。例如:游子归家,手机休息站业务,逼迫某移动运营商推出固定电话“随身听” ,除了造成市场混乱,谁从中都没有到好处。5、 诚信经营出现危机。运营商站在竞争的角度,既要赢得客户,又要赚取利润,于是政策的推陈出新,名目多变化快,资费推出的速度远远快于系统支撑的速度,造成兑现的少,客户稀里糊涂消费,总是感到自己被骗,有时候朝令夕改,前几天刚刚买的手机据说 7500 元,没几天降到4000 元,后来又开始赠送,客户对运营商出现了信任危机,近日在河南温县、武陟两地某移动运营商销售三无手机被联合日报曝光,网络 SP,强买强卖短信业务造成客户大量投诉。有些电信企业诚信的价值观受到挑战。而根源就是为争取客户开拓市场而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竞争的手段。6、企业形象受损。不正当竞争带来的问题远远不止以上所述,作为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有三家海外上市公司,中国移动还是财富杂志 500 强的 77 位,IT 界世界百强的 6 位,在移动运营企业中国移动世界第一、联通世界第三,在一系列辉煌的数字面前,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们在竞争问题上丝毫没有世界一流企业应有的表现。反而屡屡上演相互攻击的闹剧。这不仅影响到国际上的形象,在国内客户的心目中,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荡然无存,虽然各运营企业都有自己的优秀理念、文化和价值观,但是这种熄灭别人的灯使自己更亮的做法于自身形象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方针/政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