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语》经典精神与领导哲学7.ppt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6072804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经典精神与领导哲学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论语》经典精神与领导哲学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论语》经典精神与领导哲学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论语》经典精神与领导哲学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论语》经典精神与领导哲学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语经典精神与领导哲学,主讲人:金海峰 教授 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谈传统文化,要从“论道”开始 “道”是形而上学,如何以形传神 从孔孟之道,道家,说到现代商道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者,理也。 礼者,敬而已矣 礼者,卑己以尊人礼禁于未然之前 法惩于已然之后,寻找精神家园,拿什么喂养我们的心灵? 精神食粮是物质食粮基本满足后,人的更高需求。 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丧家狗与乡关何处? 多元文化背景下,要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要弘扬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为何重视经典,和平时期,传统文化回归,已从现象反复,固

2、化为一种规律。 传统文化经典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寻常日用的人生经典,是共同语境下的游戏规则。 经:常道,径;典:典范、准则初读感觉似曾相识, 重读总有新义悟出。 做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传统文化进企业:构建企业精神家园,企业:“企”:人,止也。企图:愿景。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非轻财而重德,乃先德而后财。(大学)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的灵魂(神)。世间万物,先有形立而后有精神之立。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用,只有体用双全,方能神形兼备,事业乃可大可久,德泽天下。企业文化,对内自律高效,增加凝聚力;对外树立形象,提升品牌价值。,什么

3、是“国学”?,国学:与西学对比,中国学术别于西学的概念。 国学:与现代文化相比,属于传统文化领域。 国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属于社会科学领域。 国学:广义泛指中国文化,狭义专指传统文化中的学术经典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 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学术 国学:是国魂的载体,国魂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西游记:成功学全书,西游记是我们中国人一个非常系统的成功学全书,成功学的所有要素在西游记里无一不备。 成功学在西游记有一个形象化的演示,成功学所提倡的几大要素在唐僧身上得以集中体现。,兽人神,人性就是兽性与神性的糅合,人的修养和发展追求,就是一个不

4、断的远离动物性,趋向神性的过程。,唐僧成功启示录,克服性格弱点,把握心意性情 孙悟空是唐僧的心,白龙马是唐僧的意,猪八戒是唐僧的性,沙和尚是唐僧的情。-“心、意、性、情”,人要成功必须把握和控制住这些性格特点。,正 心,孙悟空是唐僧去西天取经心态的形象化反映,孙悟空是唐僧的心。 心态决定命运,成功其实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整个西游记就是一个从收放心到修心的过程。孙悟空是唐僧的心,唐僧要想成功,就必须把握好孙悟空这颗心。,诚 意,白龙马是唐僧的意。白龙马以前是一条龙,龙可大可小、变化无穷,象征着一个人的思想和意向。 唐僧告诉你:要想成功,必须驾驭你的“心猿意马”。哪怕你的意念以前是一匹龙,你也必须

5、给它戴上配套,把它骑在胯下,这样你才能成功。,戒 性,猪八戒是唐僧的性。猪八戒是儒家文化中所表述的人性的弱点,猪八戒的最大特征是“好吃”和“好色”,这是人的动物本性的再现。 八戒实质上是儒家文化的“食、色,性也”。人要成功,食、色、性都要不断的克服。你要是真的把它克服了,其实就在向神的境界进发。,和 情,在沙僧身上,“喜怒哀乐之未发”,这是中庸所追求的境界。沙僧是作为性情的一种表现,沙僧其实是唐僧的影子,代表了唐僧的情。 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哪怕你是一介凡夫,平凡如沙僧,但只要你加入一个优秀的团队,你也能成功。,唐僧的紧箍咒念的是什么?,“金紧禁”三个籀儿: 一个锁住了孙悟空, 一个锁住了黑熊

6、怪, 一个锁住了红孩儿, 那锁住的是“熊性,猴性,孩子性”,儒家文化永恒经典,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孟子尔雅孝经,五经五种中国式思维模式:,.周易哲学思维:变化简易与进取精神。.尚书政治思维:书以道事与尊者叮咛。.诗经艺术思维:诗言志与兴于诗。.礼记社会思维:礼的本质与价值。.春秋历史思维:春秋微言及其大义。,四书精义,大学理想蓝图。中庸和谐之路。 论语经典精神。孟子儒士文化。 大学是成功学; 中庸之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大道; 论语孟子所言,就是这人生之路的 “交通法规”。,大学原典节选,大学之道,在

7、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儒家文化直指人心,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和谐之路,何谓中庸? 中庸即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不偏不易,戒过勉不及。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 中庸的现代哲学阐释即为“度”适度。 中庸的最高境

8、界是“中和”,致中于和,就是天下的“达道”。唯天下之至诚,为能达到协和阴阳的中庸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庸之道,就是融合儒道、化育万物的“第三条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之路。 道是规律,原则,形而上的,需要从感性认识抽象到理性,中庸原典节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经典精神,孔子的风范:师 人生的目标:志 积极的心态

9、:气 主体的精神:仁 处世的品格:义 文化的标志:礼 学习的人生:智 交友的准则:信 政治的标准:德 待人的胸怀:恕,孔子行教图,论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智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知者不惑;仁

10、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君子,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交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

11、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主体的精神: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当仁,不让於师。”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张问“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人生的目标:志,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12、。”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政治的标准:德,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诗,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13、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艺术,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夫子自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1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夫子言论,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子之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5、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弟子,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弟子言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远乎。”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孝”是人与兽的区别 之一,“乌鸦有反哺之义,羔羊有跪乳之恩,”是人为了教育下一代用动物做的拟人化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