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第一节:新媒体技术促进了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一、新媒体促进了传媒内容的多元化受众和媒体的关系产生了变化,媒体在注重大众传播的同时,关注分众传播。二、新媒体技术促进了传播形式的多元化新媒体的技术核心是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第二节:新媒体技术显示出跨媒体的整合潜力一、媒体的多功能化手机:点点传播、点面传播 电脑 二、技术催生经济:新媒体带来新的经济兴奋点。硬件:it 配件 软件:文献 游戏 付费新闻等三、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打破了媒体之间的界限 ,形成新的经济形势:网络经济。第三节:新媒体的发展促使社会民主进一步提升一、新媒体的开放性二、新媒体的互动性三、新媒体的平民
2、性新媒体的出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信息更加通畅,促进了社会信息平权意识的建立。社会平权意识是实现人民民主、自由权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第四节:新媒体的互动性使文化消费大众化一、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使新媒体的内容更加平民化和通俗化,传者和受者之间平等交流推动了新媒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手机文学 网络文学 手机短剧 网络音乐 彩铃二、新媒体的互动性,使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称为家庭互动娱乐发展最快的文化产品。三、分众传播成为信息社会很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新媒体使分级内容的安全传播成为现实。四、新媒体推动精神文化建设。第一章 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第一节:新媒体的概念媒体:
3、施拉姆:媒体有两层概念,一是信息发布借助的具体载体,二是发布信息的媒体机构。新媒体:新近产生的,在机构或者技术上领先于旧的传统的媒体形式或者媒体机构新媒体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播客、博客等一 新媒体的概念相对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新”的就是新媒体, 新媒体往往兼具多种媒体的特征与特长。凡数字论:凡是基于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运用而产生的媒体形态即是新媒体。 互联论:新媒体是在互联基础上实现多对多或点对点传播,具有与用户互动等交互功能的媒体形式。 媒体定义回归论:因为媒体应该是泛指从事大众传播的机构,所以新媒体应该定义为新的大众传播机构。 规模论:当新的传播形态达到大众传播的规模,
4、即是新媒体。 多维论与一言难尽论:新媒体定义有广义上的、狭义上的,应该多角度、多层面综合定义一言难尽,目前很难给新媒体下确切的定义,需系统研究。 新媒体: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 新媒体的种类包括:网络电视、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电子邮箱、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视屏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属于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二、新媒体的技术依托(一)数字技术(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移动通信技术三、新媒体的构成要素 新媒
5、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 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 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 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四 、新媒体的特征 交互性和即时性; 海量性和共享性; 多媒体和超文本; 个性化和社群化“新闻发生”与“ 新闻发布”的同步性交互性与共享性在线调查即时互动社群化特征 海量信息延展阅读五、 新媒体的双重作用 个人隐私的社会伦理问题 如何进行信息控制的问题 强势文化过渡影响问题; 现实世界虚拟化问题:天门市拖市镇武汉化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王刚。 舆论导向偏颇问题第 2 节 新媒体发展现状一、 新媒
6、体迅速发展 新媒体只用了短短不到 10 年就接近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用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二到三倍。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 中视传媒 成都博瑞传媒 湖南电广 北京歌华有限电视网络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2006 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市场总值达到 1140 亿元,占中国传媒产业总值的近三分之一。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 888 亿元,同比增长 41.3%;网络媒体总收入为 252 亿元,其中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 62.0%和 48.2%。 2007 年新媒体增长的势头在传媒产业中的比重增加到 28.07,而传统媒体下降到71.93。 截至 2008 年
7、 6 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 2.53 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国手机年产量 3 亿部,全世界年产量 8 亿部,中国手机用户 4.61 亿,世界手机用户超过 12 亿。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在 20002005 年的 6 年中,中国手机短信增长了 300 倍二、 新媒体发展的原因 技术与市场发育(手机增值业务的横向发展 );资本市场准备 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资金 ;新媒体发展 党政重视支持 2006 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8 胡锦涛网民交流 强调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2008 年 6 月 20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 200
8、9 年 2 月 28 日电 2 月 28 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并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数以亿计的海内外网民纷纷登陆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向总理提问。 三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1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发展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难以取代,内容优势、受众对传统媒体信息质量的信任是传统媒体受大众青睐的原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产生一些新的媒介形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2 传统媒体借助数字技术转变为新媒体1.模拟电视正在向数字电视转变 。在芬兰、瑞典,电视传输已经全部转为数字方式。 2.借助新媒体技术,传统的印刷媒体也在进行着蜕变:在信息的生产和处理方式上由模拟流程转向数字
9、流程,媒体呈现方式由物理媒体转向数字媒体,存储方式由仓库存储转向高密数字存储,传输方式由交通传输转向数字网络传输。第三节、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一)超媒体超媒体是指在多种媒体中非线性地组织和呈现信息。是一种超级链接组织,把平面媒体、电波媒体、网络媒体进行整合,形成一种左右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的超级力量。(二)交互性它包含两个含义: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三)超时空(四)个性化信息服务(五)虚拟信息传播第三节、新媒体的传播特性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式,
10、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现时超文本普遍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在,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结到其他位置或者文档的连结,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连结所指向的位置。超文本的格式有很多,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及富文本格式(Rich Text Format,RTF)。我们日常浏览的网页上的链结都属于超文本。 第 4 节 新媒体的影响 一、媒体技术理论视角下的新媒体20 世纪 80 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理论,在他看来,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1、,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他的理论被称作是媒介技术决定论。(一)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时空偏向理论加拿大历史学家哈罗德 亚当斯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依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媒介和倚重空间的媒介。控制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利的一种手段,任何媒介都倾向于知识垄断,新的媒介的出现可以打破旧的垄断权利。(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他继承了英尼斯的理论,除了提出媒介即讯息理论外,他还指出任何媒介都是人感觉能力的延伸和扩展,例如印刷媒介是是觉得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电子媒介则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麦
12、克卢汉的另一重要理论是“地球村”理论,发达的的媒介打破空间的界限,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地球紧缩成一个村落,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媒介的热冷 冷媒介:信息清晰度低,传播对象在接收过程中需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如电视、电话、谈话、漫画等热媒介:信息清晰度高,能高清晰延伸人体感官,参与程度低,想象发挥程度低,如电影、广播、照片、书籍、报刊等(三)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美国传播学者乔舒亚梅罗维茨( Joshua Meyrowitz)是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理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在空间感的失落一书中指出,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他认为, “决定人们互动性性质的
13、,并非自然环境(场所)本身,而是信息流通的型式。 ”外科手术、讲演、互联网虚拟空间二、新媒体改造中的传播情境正如梅罗维茨所言, “当一种新的因素被导入一种旧的环境中时,我们所得到的并非该旧情境加该新因素,而是一种新的环境。当然,新的程度取决于新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旧系统”。(一)新媒介对传播者的影响什么是传播者? 广义上看,任何人或组织只要在社会中存在便无时无刻地向外界社会传播着信息,从而具有传播者的身份;狭义上看,传播者指的是大众传媒以及支配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力量,他们作为传播者传播了绝大多数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最大范围地传播给整个社会。1、新媒介改变着的传媒生态(1)传媒市场格局
14、的重新划分受众注意力的竞争、分流广告资源和受众资源 新媒体为传统媒体体统信息(2)受众结构变化A 传统媒体受众人数和时间减少B 年龄结构老化C 网络媒体分流受众D 阅读习惯改变: 经典阅读向浅阅读转化2、新媒体对传媒机构的影响(1) 新的组织结构(2)新的经济模式3、新媒体改变传媒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4、传播权利的下放(二)新媒体对信息内容的影响1、个性化的多媒体信息2、数字虚拟信息(三)自由的信息使用(四)新媒体的失范1.很黄很暴力2.谁在统治网民众3.知识产权:谁动了我的奶酪第三章 新媒体素养第一节 传媒素养一、何谓传媒素养指人们认识、利用和参与大众传媒方面的素养,经过长期修炼、培养后达到的
15、一定水平。是公众,尤其是青少年选择、分辨和利用传媒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二、传媒素养出现的语境一些大众传媒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严重 影响到社会的风气,因此需要积极推进传媒素养教育。三、传媒素养的基本内涵1、对大众传媒的认识首先了解大众传媒的性质、特点和种类其次了解大众传媒的功能和作用,包括对个人的影响。其三是了解大众传媒和受众的权力和义务。2、对大众传媒的利用在基于对大众传媒的基本认识上,尽可能的充分掌握传播规律、对传媒进行科学合理、低成本高效率的使用。从而更好的推进社会发展,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并避免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副作用。利用大众传媒素养包括具体使用传媒和制作传播内容的能力。3、对大众
16、传媒的关注和参与首先要有参与的意识,其次要有参与的能力第三章 新媒体素养第二节 新媒体素养的内涵一、对新媒体的认识1.认识新媒体本身优点:多、快、好、便缺点:费用高、操作复杂、连接速度不尽人意、危险、影响身体健康。 高、繁、卡、危、损。2.认识新媒体的影响A、社会方面 B、文化和传媒方面 C、对个人的影响方面二、对新媒体的利用和参与:趋利避害、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第三章 新媒体素养第三节 新媒体素养的提升一、提升新媒体素养的意义1.传播过程中趋利避害。2.更好的发送传播内容3.优化传媒环境、提高传媒质量。二、提升新媒体素养的对象1.党政干部,尤其对传媒事业有直接影响的2.媒介工作者3.青少年三、
17、提升新媒体素养的途径:学校、社会、家庭、环境、自学教育第四章 手机衍生媒介第一节 手机短信/彩信短息、彩信是手机媒体在人际传播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所谓短信(SMS)是短消息服务的一种缩略说法,即使用移动终端来发送和接受文本信息的技术;彩信(MMS)则是多媒体信息服务业务的简称,意为在手机上实现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短信主要传输文字信息;彩信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送丰富的彩色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内容。一 短信/彩信发展概况1、短息能发展概况短信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短信业务诞生开始,到出现短信与 Internet 互联网为止,称为“短信初始期” 。第二阶段从短信网关
18、(为了解决各网络、各运营商之间的短信互通和 SP 的接入问题。它为应用单位收发短信而提供的一个动态数据交换平台系统。通过该系统的接口软件,可以将短信平台与各种系统和软件进行无缝高效相连,将应用单位的系统随时产生的动态信息转变成手机短信 )的诞生,到出现短信 SP( Service Provider )业务管理平台(Spms)为止,称为“ 短信发展期”。第三阶段从短信 SP 业务管理平台诞生开始,称为“短信成熟期”或“后短信时代”。目前,短信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在短信的消费层次上,短信消费已从时尚消费步入大众消费的行列;2.在短信的发送途径上,手机间的互发仍
19、占主流,其他形式有待发展;3.在短信的用途上,最主要的两个用途:一是感情网络,二是节约话费,前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众的需求走向,后者折射出移动通话话费过高的问题;4.在短信功能的使用上,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信息传播上,信息查询、游戏、铃声、图片下载等其的功能的使用开发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5.在短息的付费方式上,用户更多地选择简单方便的按条付费模式,随着使用的扩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对其他付费模式的需求将增加。2、彩信发展概况一 是终端产品问题二 是彩信的资费问题三 是 Sp 服务内容问题二、 短信/彩信的技术特点1、短信的技术特点(一)手机之间点对点发送(二)网站发送(三)网上软件发送(四)通过人
20、工声讯台发送2、彩信的技术特点目前彩信支持的文件格式主要包括以下的消息内容格式:纯文本格式、静态图像格式、语音格式、脚本语言。随着业务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彩信技术与标准对于支持视频、音频等文件格式还将进一步完善,届时彩信就可以支持各种视频、音频文件了。彩信的发送大致可分为两类:1.点对点彩信:发送方付费,接收方免费;2.SP 彩信:从合作的服务提供商(SP)处点播和订阅彩信,信息费由 SP 制定。以中国移动彩信业务为例,其多种彩信功能实现的途径为:1.彩信手机发送给彩信手机。 2.彩信手机发送给一般手机。3.彩信手机发送给任意一个邮箱 4.从梦网邮箱发送给彩信手机。5.从网站下载梦网彩信至手机
21、用户可以从互联网网站上定制、颠簸梦网彩信,发送到彩信手机上。6. 从彩信手机发送至个人相册或网站从彩信手机发送一条彩信至梦网个人相册,或者某一个网站,选择此彩信,发送至个人相册的服务代码或网站的 SP 服务代码即可。目前,电信商在互联网上提供的各类彩信服务主要有:1.个人相册:2.信息类服务:3.娱乐类服务:4.游戏类服务:5.通信类服务:6.商业类服务:7.位置类服务。三 短信/彩信的传播特点(一)短信/彩信的传播优势1.传播及时 2.经济实惠 3.灵活性高4.互动性强 5.促进交流 6.个性时尚(二)短信/彩信传播的局限性1.信息承载量受限2.传播缺乏权威性3.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用手机
22、发送短信还有一定的难度(三)手机短信/彩信的负面效应目前,不良短信/彩信主要有一下集中:1.“强迫消费型” 2.“骚扰型 ” 3.“犯罪型”第二节 手机报纸/出版一、手机报的类型手机报迄今为止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彩信手机报模式,另一种时网站浏览模式,即通过手机上网实现对报纸的阅读。二、传播特点1.是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接收,这是手机报最大的优势。2.是充分体现了多媒体优势。3.是互动性强,真正实现了传播流程的反馈。4.是传播范围广。三、手机报的发展还有诸多难题需要解决:1.信息容量小 2.阅读费力易疲劳 3. 资费偏高4.信息内容同质化 5.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也需时日四 手
23、机出版手机出版时一种全新出版方式,它是以新的信息储存介质(手机储存卡等)为基础,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经过软件处理、数据交换,在客户端(手机)存储,然后进行浏览、学习、使用的新型出版方式。手机出版的优势是:它集交互功能、跨时空传播、信息检索功能及娱乐功能于一身,使出版实现了个性化、立体化、即时性和广泛性服务。1.手机杂志是一种电子杂志,它通过数码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电子手段,将传统杂志的文本内容“数字化”,以提供给手机进行下载或者在线阅读。2.手机小说手机出版特点是:(1.)表现形式丰富 (7.)受众群体广泛(2.)互动性强 (8.)方便保存(3.) 共享性高 (9.)时效性强(4.)传
24、播速度快 (10.)信息浓缩(5.)分众与精准定位 (11.)移动性(6.)制作成本低廉 2.手机出版目前发展的局限主要有:(1.)电子杂志的发展还处在市场成长期,整个产业链并不成熟, 手机电子杂志的市场发展相对更是滞后。(2.)手机作为承载平台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宽带和下载速率,手机屏幕小,用户看起来相对费力。(3.)手机流量费目前还比较高昂,有些地区还是 1K3 分钱,如果用户要下载或者在线浏览,都必须要能承受相关的费用,这也将影响手机电子杂志的发展。(4.)因为整个产业不成熟,商业模式不完善,所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不回积极推动,都在等待观望,这必将在短期内形成非良性循环,影响手机出版的
25、发展。第三节 手机电视所谓手机电视,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流 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作为载体工具,来接收、播放电视节目等视频信号的业务。手机电视一种直观型、交互性的的便携媒体,通过实现电视业务与手机的结合,用户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随时随地收看实时节目,真正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及时获取,体验一种随处延伸的视听。一、手机电视发展概况1、世界各国手机电视业务的兴起2、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发展二、手机电视的技术支持1、基于蜂窝网络的技术实现方式(一)流媒体技术(二)蜂窝网广播技术(三)MBMS 技术(四)BCMCS 技术2、基于地面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实现方式针对手机特点而研发出手机电视广播,目前主
26、要的技术包括欧洲的 DVB-H、日本的 IS-DB-T 以及美国的 FLO 等。二、手机电视的传播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一、传播特点手机电视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信息传播渠道,时观众能够通过手机,以最快的速度观看最新的动态信息。手机电视时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具备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手机电视的最大优点时可以随身携带,能实时接收信息。手机电视也存在不少缺点,例如显示屏幕小,现有网络提供连接速度慢,最终显示图像不是非常清晰,手机电视信号不稳定,手机电视支撑时间短等问题。二、手机电视局限及发展趋势(一)政策限制(二)用户认知度限制(三)终
27、端限制1.终端昂贵2.待机时间短3.手机屏幕较小,通过手机收看电视的视觉效果显然要差得多。(四)技术限制(五)内容限制(六)资费限制第五章 数字电视第一节 数字电视一、何谓数字电视数字电视(DigitalTelevision,简称 DTV)是指从节目摄制、编辑、存储、发射、传输到信号的接收、处理、显示等全过程完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数字电视传输的图像及伴音信号事经过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的数字电视信号,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地面无线电波、有线电缆、卫星信号传送,由数字电视机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音频、视频解码处理,还原成原来的图像和信号。二、数字电视的优势第一,数字电视的声像质量要明显优于模拟电
28、视。第二,数字电视信息较容易实现存储、控制与处理。第三,数字电视信号可以更合理的利用频谱资源。第四,数字电视信号很容易实现信号的加密、解密。便于实现电视节目的条件接收,可以向用户提供付费电视、专用数据业务传送等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第五,数字电视系统具有双向传输网络,而且可以兼容各种数字信息终端,能够实现信息的交互传播,为用户提供多元化资讯和数字增值服务,例如视频点播(VOD) 、股市行情实时查询及交易、互联网接入、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等。三、数字电视的分类(一)按照清晰度划分1.高清晰度电视 2.标准清晰度电视(二)按照传输方式划分1.地面数字电视 2.有线数字电视 3.卫星数字电视四、
29、数字电视的特点及影响一、极端丰富的内容二、自由的受众(一)数字电视用户能自由主动地选择电视节目(二)数字电视用户可以享受交互信息服务三、电视传媒机构革命(一)电视运营主体的变化数字电视的运营主体包括节目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将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共平台,节目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将是数字电视业务中最关键、最活跃的主体,也是整个产业形成增值的关键因素。网络运营商的主要职能是对平台中的节目进行最合理的组织、编辑,吸引用户,增加收入。它要不断改进平台以满足新内容、新服务的不断推出,发挥用户和内容服务商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而设备制造商在数字电视技术尚未成熟、
30、数字电视业务不断推新的情况下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要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基础,不断改进数字电视设备的硬件、软件。满足用户和电视业界的需求。(二)信息内容制作的改变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不仅简化了节目制作程序而且改变了节目制作方式。传统的编辑制作设备被各种数字化设备所取代,例如:数字摄像机、数字录像机、数字磁盘录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脑动画、虚拟演播室、视频服务器和电视中心网络等。五、 电视商业模式的转变数字电视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渠道:第一,接收终端的销售,如今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最基本的设施是机顶盒。第二,付费电视,数字电视并不等同于付费电视,而是说数字电视令发展付费电视成为可能。通过机顶盒
31、可以实现对用户收看电视频道的控制,观众如需收看付费电视,就必须交纳一定费用。第三,增值服务。即所谓有偿信息服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互动电视。六、数字电视存在的问题数字电视内容之所以难以有效满足观众需求,主要有一下原因:第一,模拟电视残留未消。第二,节目资源相对匮乏。第三,内容运营体制落后。第四,国家管制严格。第五,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困难第六,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第二节 IPTV一、IPTV 的概念IPTV 也叫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身,通过互联网络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把扩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
32、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崭新技术。也即以IP 机顶盒为主要终端,一电视机为主要显示设备,以遥控器为主要输入设备,以宽带 IP 为主要传输网络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二、IPTV 有以下特征:第一, IPTV 时一种多媒体业务第二, IPTV 的业务本质是基于 IP 技术之上的第三, IPTV 的优势时真正实现互动。第四, IPTV 的用户终端时非固定的第五, IPTV 与数字电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三、 IPTV 的技术体系IPTV 系统又叫交互电视,它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节目采编、存储及认证计费等子系统,主要存储及传送的内容是以 MP-4 为编码核心的流媒体文件,基于 IP 网络传输,通常要在边
33、缘设置内容分配服务节点,配置流媒体服务及存储设备,用户终端可以是 IP 机顶盒+ 电视机,也可以是 PC。 四、 IPTV 的业务内容IPTV 有很灵活的交互特性,因为具有 IP 网的对称交互先天优势,其节目在网内,可采用广播,组播,单播多种发布方式。可以非常灵活地实现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终端帐号及计费管理、节目编排等多种功能。另外基于 Inter 网的其它内容业务也可以展开,如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电子理财等。 有线数字电视采用广播方式,如果要实现视频点播必须将原来的 HFC 广播网络进行双向改造。一般情况下,只开通有关生活资讯的交互频道。如果数字电视要支持视频点播时,也是通过
34、 IP网络来支持,实际上就是 IPTV,杭州的数字 IPTV 系统正是这个模式。从提供的内容服务上看,有线数字电视不如 IPTV。 五、 IPTV 的主要优势IPTV 的主要卖点是交互,及 Inter 网内业务的扩充。IPTV 还可以非常容易地将电视服务和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结合在一起,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数字电视的卖点主要为高清的图像质量。六、IPTV 用户群 两者的市场用户群都是家庭用户,只是一个依托有线,一个依托宽带,给用户带来的利益类似。 七、 IPTV 的发展前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出现两者并存的状况。发展数字电视是国家早就计划的政
35、策,IPTV 是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增加一个节目频道,并不代替有线数字电视。因为 IPTV 的实时性广播有一定的使用成本,所以完全用 IPTV 代替掉有线或卫星电视意义并不大。但是,因为 IPTV 的众多吸引人们的功能,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节目频道还是十分有生命力。从信息产业发展角度看,IPTV 还是三网合一的最大切入点。八、 IPTV 面临的问题:闻得到吃不到的奶酪(一)技术改变未来:基础网络与技术的难题1.信息化基础薄弱2.格式标准仍未统一3.数字版权管理(二)谁动了谁的奶酪:IPTV 主导地位的博弈(三)热装冷用:IPTV 内容匮乏的尴尬第三节 移动电视一、移动电视的内涵移动电视(TV-on-
36、Moblie)是目前区别于传统家庭模拟电视和有线数字、网络电视的一种新兴电视媒体,也称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处于移动状态、时速不超过 120 公里的交通工具或通信工具上,能保持电视信号的稳定,且清晰度高,音响效果好,它让人们实现了无论何时都可以像在家里一样看电视的梦想。移动电视的移动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终端移动性,二是个人移动性。二、移动电视的类别根据接收终端的不同,移动电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随车看” 的车载接收机二是“随身看” 的手持接收机三是“随处看” 的家庭接收机三、移动电视的传播特点1、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与伴随性 2、传播环境的封闭性与强制性3、传播受众的开放性与指向性
37、4、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与时效性四、 移动电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一、车载移动电视现存的主要问题(一)技术标准不统一 (二)技术手段不成熟 (三)收视环境不理想和收视心理差(四)盈利模式单一二、车载移动电视的发展前景(一)应用领域和传播渠道进一步扩大(二)潜在受众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三)盈利模式将进一步多元化1,广告盈利模式 2.有偿服务模式3.战略合作伙伴模式 4.跨行业合作模式 第四节 楼宇电视楼宇电视是指采用数字电视机作为接收终端,把楼、场、堂、馆、所等公共场所作为传播空间,播放各种信息的新兴电视传播形态。我们从楼宇电视的传播内容上给予划分,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楼宇广告电视,一为楼宇数字电视
38、。一、 楼宇广告电视1、楼宇广告电视的形成及发展概况2、楼宇广告电视传播的比较优势(1)分众性 (2)生动性(3)收视强制性 (4)不可选择性3、楼宇广告电视传播的比较弱势(1)只传递广告信息,过多的宣传倾向容易使人反感(2)楼宇广告电视传播的强制性可能招致抵触(3)随机性的媒介接触造成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够完善(4)媒体传播的单向性(5)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4、楼宇广告电视创造核心价值的集中方式(1)媒体时空环境产生“强制性”的收视效果(2)传播内容的“一元性” 创造楼宇广告电视的核心价值楼宇广告电视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具有一下几个特点:1.去中间性 2.一元目的 3.融合与嫁接4.内容与渠道的高度
39、统一(3)借鉴沃尔玛的“垄断经济”打造楼宇广告电视的传播超市楼宇广告电视将凭借那些经营策略和优势资源才能让广告客户对其产生依赖呢?一是依靠从地理位置优势向优质渠道优势的转变。二是依靠对楼宇资源的统一调度和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细分整合。二、 楼宇数字电视1、楼宇数字电视的形成与发展概况2、楼宇数字电视传播的比较优势相对于楼宇广告电视来说,其比较优势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1)楼宇数字电视是唯一经过国家光电管理部门和宣传正式批准开办的新型城市电视媒体,楼宇广告电视仅仅是广告媒体,只拥有户外广告刊播权。(2)楼宇数字电视能够实现实时播放广播电视节目,把提供时事新闻和服务资讯当作主营业务,对重大新闻、突发
40、事件或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嗨可以采用现场直播、字幕滚动播报等方式及时报道。(3)楼宇数字电视由于能够提供新闻、资讯和娱乐节目给受众,其本身的服务性将代替付给合作楼宇的租金。(4)楼宇数字电视以新闻等服务性信息为主导,更体现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传播观,更强调媒介的社会服务功能。(5)楼宇数字电视以其实时传播的特点,有能力配合政府工作,及时发布政府权威信息,并承担城市应急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突发事件紧急播报 2.政府信息及时播报 3.重大事件全程播报三、楼宇数字电视传播的比较弱势(一)目标受众混杂(二)强制收视效果较弱(三)收视目标、动机的不确定性四、 楼宇数字电视与楼宇广告电视经
41、营模式的比较一、楼宇数字电视与楼宇广告电视体现出的共性传播特征二、对楼宇数字电视与楼宇广告电视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一)楼宇广告电视的经营模式一是楼宇广告电视抓住了关键环节,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能把握其核心。二是楼宇广告电视抓住了有效时间,强化播放效率。(二)楼宇数字电视相对于楼宇广告电视来说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从媒介定位看,楼宇数字电视是由主流电视媒体衍生的新兴的电视传播平台,而楼宇广告电视则是纯商业广告发布平台。相对于楼宇广告电视来说,楼宇数字电视以新闻资讯等服务性信息为主导,体现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传播观,强调媒介的社会服务功能,像突发紧急事件播报;政府信息及时播报;重大事件全程播报;发布
42、灾害天气预警、警方提醒等信息,这些都体现出楼宇数字电视“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媒介定位。这样,从吸引观众注意力、服务大众来看,后者更胜一筹。其次,从价值创造过程看,楼宇数字电视的经营模式符合媒介市场中的“二次售卖理论”。即媒介单位先将媒介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读者、听众、观众) ,然后再将他们的时间(或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或广告主的过程。媒介工业建构的这个二元产品市场是媒介经济最重要的显著特征,经过两个市场的交易以后,媒介就完成了它的价值创造过程。这也是城市电视目前盈利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三,从信息传播手段看,目前楼宇广告电视的广告节目载体是 CF 卡,而楼宇数字电视的节目是通过电视频率传输,采用先
43、进的 DVB-T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从波控中心发出的数字电视信号并经过中谷阳发射塔传送到各个终端,再通过还原技术变成图像播出。其传播具有实时性、随时更新、统一发射、安全清晰等特点。楼宇数字电视的这些技术优势保证了其播出内容的时效性、安全性、快速性和广泛性。五、楼宇电视传播的社会影响一、正面影响(一)为媒介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促进了传媒业的蓬勃发展(二)计划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市场竞争,引起了新一轮的传播渠道竞争(三)充分利用影像作为传播手段的优势,结合市场发展趋势达到媒介竞争力的最大整合(四)楼宇电视传播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观促进了广告商、媒介、消费者的三方共赢二、负面影响(一)楼宇电视传
44、播所遵循的受众细分战略带来的层化行为,强化了社会身份和模式化形象(二)分众化楼宇电视传播所服务的广告策略凸显了人际间的差异,并通过议程设置强化了这种差异,此时受众的心理结构向广告的宣传结构靠拢(三)分众化楼宇电视传播所服务的广告商的利益对整个大众传媒结构和内容施加巨大影响第二节 门户网站一、门户网站的概念界定Yahoo!、AOL 与 MSN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个门户网站。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门户网站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联网商业中的 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即网络内容提供商,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并向其用户或访问者
45、发布的公司。门户网站是一个为了满足网民(大多数或特定的)对于信息与服务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信息共享的网络枢纽。它集合众多内容,提供多样服务,以尽可能地成为使用者上网的首选网站。第二节 门户网站一、门户网站的概念界定Yahoo!、AOL 与 MSN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个门户网站。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门户网站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联网商业中的 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即网络内容提供商,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并向其用户或访问者发布的公司。门户网站是一个为了满足网民(大多数或特定的)对于信息与服务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信息共享的
46、网络枢纽。它集合众多内容,提供多样服务,以尽可能地成为使用者上网的首选网站。)三、门户网站的类型(一)从网站的内容模式来看 可分为综合门户网站与垂直门户网站。综合门户网站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内容与服务的全面性和广泛性。垂直门户网站指某一特定领域、某一特定人群或某一特定需求而提供的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和相关服务网站。它最突出的特点是 “专、精、深”。(二)从门户网站的构建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人门户、企业门户、商业信息门户与政府门户等。(三)从网站所提供的服务来看可划分为信息型门户网站、商务型门户网站以及商务信息型门户网站。四、门户网站的特征(一)网络媒体的共性1、技术特性(1)开放性 (2)超文本 (3)精
47、确地受众统计分析2、传播特性(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捷 (2)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与无限性(3)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二)门户网站自身的的特征1、先入为主的导航性 2、庞大的用户群3、网民的依赖性和高黏性 4、完善的搜索引擎5、灵活性(三)门户网站的传播特征1、具有多重角色的传播者2、对来自其它媒介信息内容的加工在传播3、对新闻内容深度整合,专题化制作,传播内容的灵活性4、对网民自主原创内容的吸纳与开放5、拥有更加综合的信息平台:海量信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媒介的融合性6、信息传媒更具灵活性及个性化:小众化传播7、网民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主动性、匿名性、独立性五、门户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1、对传统媒体内容
48、的冲击 2、对传统媒体受众市场的冲击3、对传统媒体人才的争夺 4、对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冲击六、门户网站的主要社会影响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对社会政治的影响a、为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b、促进了政府办公的高效化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a、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b、对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c、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第三节 虚拟社区一、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 “社区”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它源于英文的 Community,其次以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从外延意义出发的功能性意义,认为社区是由有共同目标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个是从内涵意义来看的的地域性意义,认为社
49、区是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虚拟社区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学者 Haward Rheingold 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借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有着某种程度的共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如同亲人般关怀彼此形成的团体。它通过网络,以在线的方式来创造社会和商业价值。一般认为虚拟社区具有如下基本要素和特征:1.具有网络交流工具或软件系统,硬件上,以计算机移动电话等高科技通信技术为媒介,如网站开设 BBS、电子邮件系统、 Blog 等;2.在较固定的网络空间或区域中进行较频繁和持久的互动,拥有足够数量的人群(网民)互动具有群聚性,形成虚拟社区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结构;3.具有固定社区成员身份,排除了由不固定的人群组成的网络公共聊天室4.在持久的互动中形成了共同的社区意识与文化,并建立了成员间的群体认同和心理认同。二、国内有影响的虚拟社区第一类:适合普罗大众,以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为主,像分布在广州、北京、上海的网易社区、天涯社区、湛江的碧海银沙等 第二类:第二类,适合在校大学生,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为主,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