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号矿体 40504080 水平矿石储量统计分析为了进一步核实 40504080 水平各运输巷道矿体的赋存状态及矿石量,我科地质人员利用两天时间对原始地质资料和采场采矿排面图进行了对比核实,现将统计和分析结果汇总如下:40504065 水平:西 4 穿,现采至 15 排,16 排28 排在矿岩交界处,矿体高度不足 2 米,回采后贫化率高,29-37 排见矿,在矿岩交界处,近一半为围岩,矿体高度 610 米,29、30、31 排矿体高度 6 米,32-37 排矿体高度 10 米。4065 水平刻槽取样平均品位30.85%,且 2933 排在 4050 水平有近宽 3 米、高 3 米的夹石,统
2、计数据见下表: 排数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矿石量(T)260.5 279.8 326.3 372.0 408.8 449.9 490.7 533.3 561.4废石量(T)152.1 301.9 275.8 253.3 230.7 206.9 183.0 158.0 141.4合计:矿石量:3682.7 T 废石量:1903.1 T西 3 穿,现采至 28 排,2938 有少量的顶板围岩,矿体高度 13 米,矿体稳定,平均品位 32.01%,4050 水平有夹石,但面积很小(1.5*15 米)对矿石品位影响不大,现将各排的矿石量及顶板围岩量统计如下:排数 29
3、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合计矿石量(T)660.6692.4 699.0 678.8 686.7 694.8 701.5 720.9 740.3 779.4 7054.4废石量(T)8.9 8.9 26.13 25.26 20.19 14.83 10.46 6.52 3.94 4.84 129.97西 2 穿,现采至 28 排,与原始地质资料对比 29 排-44 排均有矿,除 44 排在围岩交接处外其余都在矿体内,无夹石,矿体稳定,平均品位 35.45%,矿体高度 13.5 米,其矿量统计如下:排数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合计矿石量
4、(T)731.8 743.1 740.4 737.7 737.7 750.9 750.9 751.0 751.0 6694.5废石量(T)0排数 38 39 40 41 42 43 44 - - 合计 总计矿石量(T)750.9 750.9 751.0 751.0 751.0 751.2 676.3 - 5182.3 11876.8废石量(T)40.0 - 40.0 40.0西一穿,现已采至 28 排,29-45 排均见矿,无夹石,矿体高度 16 米,矿体稳定,平均品位 36.5%,其矿石量统计如下:排数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矿石量(T)693.7 702.0
5、704.0 704.0 704.0 704.0 704.0 704.0 704.1排数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合计矿石量(T)704.1 704.1 704.0 704.0 704.0 704.0 704.0 705.9 11957.90 穿,现已采至 29 排,30 排-45 排均见矿,无夹石,矿体高度 16 米,矿体稳定,平均品位 34.62%,其矿石量统计如下:排数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矿石量(T)763.1 763.4 763.4 763.4 763.4 763.4 773.8 780.7 780.8排数 39 40 41 42
6、 43 44 45 - 合计矿石量(T)780.8 780.8 780.7 780.8 780.8 780.8 778.6 - 12378.7东 1 穿,现已采至 31 排,32-36 排矿体稳定,矿体高度 14米,37-45 排在矿体与围岩交界处,37-39 排矿体高度 3 米,40排-45 排矿体高度 6 米。东一穿矿体平均品位 34.3%,其矿石量及废石量统计如下:排 数 32 33 34 35 36 37 38 39矿石量(T)865.5 865.5 865.5 865.5 837.0 607.6 381.7 346.3废石量(T)310.9 433.9 412.4排 数 40 41
7、42 43 44 45 - 合计矿石量(T)371.43 431.75 477.48 472.4 425.6 375.7 - 8188.96废石量(T)362.2 322.3 326.2 349.6 367.6 409.4 - 3294.5东 2 穿,现采至 27 排,在圈定的矿体边界外,无矿。东 3 穿,现采至 16 排,在圈定的矿体边界外,无矿。东 4 穿,现采至 14 排,在圈定的矿体边界外,无矿。东 5 穿,现采至,8 排,在圈定的矿体边界外,无矿。东 6 穿,现采至 8 排,8-14 排在围岩中,15-23 排见矿,24 排后为围岩,由于在矿岩交界处,矿体高度在 3-9 米间,平均高
8、度 6.2 米,平均品位 28.36%,现将矿石量统计如下:排 数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合计矿石量(T)183.2 419.8 572.0 543.5 587.5 555.6 313.3 145.2 123.4 3443.5东 7 穿,现采至 7 排,在矿岩交界处,矿体形态复杂,15排-22 排见矿,矿体高度 8-10 米,矿体平均品位 30.22%,22-47 排无矿。排数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合计矿石量(T)276.0 602.74 606.1 647.9 644.1 613.7 621.9 568.7 4581.14东 8 穿
9、,现采至 7 排,8-16 排在为围岩中,17-23 排见矿,24 排后为围岩,由于在矿岩交界处,矿体的高度在 3.5-10.5米之间,平均高度 7.7 米,平均品位 38.44%,矿量统计见下表:排 数 17 18 19 20 21 22 23 合计矿石量(t)589.3 948.6 1315.3 1243.6 917.9 691.6 474.3 6180.640654080 水平:西 3 穿,现采矿至 35 排,原始地质资料推测应见矿至 38排,但根据现场观测后 35 至 48 排无矿。西 2 穿,现采矿至 34 排,已采完,后至 48 排无矿。西 1 穿,现采矿至 31 排,32 排至
10、44 排有矿,平面刻槽取样平均品位 34.91%,见矿高度 7.58 米,上为围岩,查看原始资料无夹石,其矿石量:32 排 287.57T、33 排 304.25T、34排 308.52 T、35 排 316.82 T、36 排 372.61 T、37 排 465.21 T、38 排 432.46 T、39 排 368.27 T、40 排 368.05 T、41 排368.34 T、42 排 367.93 T、43 排 319.4 T、44 排 231.73T,45排后为围岩。0 穿,现采矿至 32 排,32 排至 44 排平面刻槽取样平均品位37.37%,见矿高度 15 米,38 排、39
11、排、40 排各排均有近 45吨的夹石,夹石的位置 4080 水平开始向下近 2.5 米,4080 以上为围岩;由于 40654085 水平之间无任何工程控制,夹石的计算只能依据前人的地质资料。O 穿矿石量:33 排 632.9 T、34 排 683.53 T、35 排 714.11 T、 36 排 617.16 T、37 排660.03 T、38 排 743.13 T、39 排 685.66 T、40 排 611.3 T、41 排 616.33 T、42 排 712.67 T、43 排 734.26 T 、44 排752.61 T,45 排后为围岩。东 1 穿,现采至 35 排,36 排以后平
12、面和剖面图均为围岩无矿。东 2 穿,现采至 35 排,36 排以后平面和剖面图均为围岩无矿。根据原始资料对比和以上数据统计分析,4065-4080 水平之间因探矿工程控制网度低,根据采场回采情况看西 3 穿在4065 水平以上有夹石存在,采出的是废石,据此推断 35 排以后无矿,矿量减少。其它穿脉(包括 4050 水平各穿脉)与原设计矿量变化不大。由于 4050 水平以上矿体在矿岩交界处,交界面分叉多,矿岩相互交替穿插,故增大了矿石的贫化率。4050水平矿体的实际位置与平面图圈定的矿体位置基本吻合,4050水平以下探矿网度较高,提供的矿体储量相对可靠。以上统计采矿排数截止日期为 10 月 8 日。地质测量科2011 年 10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