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和田县银铅矿详查 汇报材料 目 录 一、交通位置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四、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 五、矿区地质概况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七、矿石选矿技术性能评价 八、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九、矿床远景评价 十、存在问题及建议 喀什 和田 叶城 康西瓦 三十里营房 大红柳滩 一、交通位置 位于新疆和田县矿区面积: 37.10平方公里 ( 4个探矿证 ) 。 叶 ( 城 ) 拉 ( 萨 )的 219国道从工作区的北东侧通过 。 矿区有简易公路相通 。 皮山县政府已立项修建杜瓦镇至三十里营房的公路 。 和田地区政府立项修建的朗如乡至康西瓦公路已进入实施阶段 。
2、 建成通车后 , 矿山公路运输将缩短 , 会大大降低公司的公路运输成本 。 两 条 道 路 建 成 后 : 矿山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 皮山 新疆 银铅矿 金银铅矿 矿区地理位置 一、交通位置 二、 自然地理概况 矿区地处昆仑山主脊区域、康西瓦 大红柳滩大峡谷南侧之西昆仑山脊的斜坡地带,地势总体南高北低,海拔 4100 5300m,相对高差 1200m。属高原地貌景观。 河流由西向东流经矿区北侧,为常年流水,由山峰冰雪补给,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7 8月为洪水期, 11月中旬次年 3月为结冰期。 矿区 C区东部地貌 矿区属高原寒带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 0 4 ,最低气温 -28 (一月份),最高
3、气温25.2 (七月份),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 50 100mm,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每年 12月至来年 3月为冰冻期,高原山区气候阴晴无常, 7、 8月份的午后常有冰雹和雪。 二、 自然地理概况 (一)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 2010-2012年) 项目 单位 目前完成工作量 1: 2千地形测量 km2 8.4 1: 2千地质测量 km2 8.8 1: 5千水工环地质调查 km2 10.46 1: 1万地质测量 km2 20 钻孔 m 5289.5 槽探工程 m3 10229.56 坑道 m 2022.3 各类样品 件 4066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1、通过开展矿区详查工作,基
4、本查明了矿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基本查明了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质量;基本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基本了解矿区 主矿体矿石选矿生产技术指标; A1区 号主矿体北段工程控制达到详查程度 , A2区 、 、 、 、 矿体, A3区 矿体, B区 矿体及 C区 矿体工程控制基本达到普查程度 。 (二)取得主要成果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1、 2012年银铅矿详查结果 求获的银、铅、锌、铁资源量: ( 1) 求获的银 、 铅 、 锌资源量 A1、 A2及 B区共求获 ( 331+332+333+334) 资源量: 矿石资源量:
5、992.54万吨 ,增加 83.17万吨 ( 在 2011年基础上 ) Pb金属量: Pb62.34万吨 , 平均品位 6.28 ; 增加 2.82万吨 ( 在 2011年基础上 ) Ag金属量: Ag2424.68吨 , 平均品位 244.29 10-6; 增加 84.17吨 ( 在 2011年基础上 ) 伴生 Zn金属量: Zn5.15万吨 , 平均品位 0.52 。 增加 0.28万吨 ( 在 2011年基础上 ) ( 2) 求获的铁资源量 A1区 号主矿体 共求获 ( 332+333+334) 铁矿石资源量 29.53万吨 。 其中 :( 332) 铁矿石资源量 7.11万吨 , (
6、333) 铁矿石资源量 5.33万吨 , ( 334) 铁矿石资源量 17.1万吨 (二)取得主要成果( 本次 A3区和 C区未参加资源储量估算)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2011年与 2012年储量对比图( 331+332+333+334) 909.37992.5486088090092094096098010002011年 2012年矿石量2340.512424.682280230023202340236023802400242024402011年 2012年银59.5262.34585959606061616262632011年 2012年铅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4.8
7、75.15555555555562011年 2012年锌银铅矿 2012年详查报告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注: 1、 A3区 、 号矿体未参加资源储量估算( 矿体为单工程控制,未参与计算)。 2、 C区矿体未参加 资源储量估算。 矿区 矿体编号 储量级别 矿石资源量(T) 铅 锌 银 锌 +铅 资源量 (T) 平均品 位 (%) 资源量 (T) 平均品位(%) 资源量 (T) 平均品位 (10-6) 资源量 (T) 平均品 位 (%) A1区 合计 331+332+333 859073 64076.49 7.46 2631.66 0.31 462.11 537.91 66708.15 7.77 3
8、31+332+333+334 3263778 184240.61 5.65 15284.08 0.47 1136.31 348.16 199524.69 6.11 A2区 合计 332+333 483614 14344 2.97 1447.72 0.30 38.66 79.93 15791.52 3.27 332+333+334 6111907 395503 6.47 33744.14 0.55 1089.77 178.30 429247.31 7.02 B区 合计 332+333 123609 14612.17 11.82 173.52 0.14 49.82 403.02 14785.69
9、11.96 332+333+334 549705 43643.31 7.94 2431.54 0.44 198.59 361.27 46074.85 8.38 全矿区 (合计) 331+332+333 1466296 93032.47 6.34 4252.89 0.29 550.58 375.49 97285.36 6.63 334 8459094.27 530354.63 6.27 47206.86 0.56 1874.10 221.55 577561.49 6.83 331+332+333+334 9925389.97 623387.10 6.28 51459.76 0.52 2424.6
10、8 244.29 674846.86 6.80 (二)取得主要成果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矿区各矿体资源量估算结果表 ( 不包括 334资源量 ) 矿区 矿体编号 储量级别 矿石资源量 (T) 铅 锌 银 锌 +铅 资源量(T) 平均品位 (%) 资源量(T) 平均品位 (%) 资源量(T) 平均品位 (10-6) 资源量 (T) 平均品位(%) A1区 331 89525 4986.7 5.57 266.78 0.3 51.56 575.89 5253.48 5.87 332 406125 28604.36 7.04 823 0.2 278.36 685.4 29427.36 7.
11、25 333 363423 30485.43 8.39 1541.88 0.42 132.19 363.74 32027.31 8.81 331+332+333 859073 64076.49 7.46 2631.66 0.31 462.11 537.91 66708.15 7.77 A2区 -2 333 12631 1116.57 8.84 4.41 349.43 1116.57 8.84 -1-2 332 4617 168.99 3.66 1.99 0.43 0.63 136.8 170.98 3.7 B区 332 44362 5992.32 13.51 42.86 0.1 23.55 5
12、30.83 6035.18 13.60439 333 79247 8619.85 10.88 130.65 0.16 26.27 331.47 8750.5 11.04206 全矿区 (合计) 331+332+333 1466296 93032.47 6.34 4252.89 0.29 550.58 375.49 97285.36 6.63 (二)取得主要成果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二)取得主要成果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2、扩大了 号矿体规模,现工程控制长度为 820m(工程控制仅限于 P4-P15线),控制斜深为 80 320m,厚 0.426.77m,平均厚 2.1
13、6m。扩大了矿体储量, 其中 2012年投入少量工作 Pb储量增加 0.64万吨, Ag储量增加 27.83吨,Zn储量增加 0.03万吨。平均品位 Pb7.20%,Ag500.01 10-6, Zn 0.36%。 估算提交( 331+332+333+334)矿石量 93.88万吨, Pb资源量 6.76万吨, Ag资源量 469.43吨, Zn资源量 0.33万吨。其中( 331+332+333)矿石量 85.91万吨,铅资源量Pb 6.41万吨, Ag 462.11吨, Zn 0.26万吨 。 ( 331)矿石量 8.95万吨,铅资源量 Pb 0.5万吨, Ag 51.56吨, Zn 0.
14、027万吨 332)矿石量 40.61万吨,铅资源量 Pb 2.86万吨, Ag 278.39吨, Zn 0.082万吨 333)矿石量 36.34万吨,铅资源量 Pb 3.05万吨, Ag 132.19吨, Zn 0.15万吨 334)矿石量 7.98万吨,铅资源量 Pb 0.35万吨, Ag7.32吨, Zn 0.07万吨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2012年与 2011年 IX矿体储量对比图 注: PD1101坑道中的银、铅矿体见矿 厚度 5.78米,铅平均 8.39%, 银 237-952.23 10-6 2012年 2011年 1、 331资源量
15、不变 2、 332资源量增加 增加区域 3、 333资源量增加 增加区域 4、 334资源量不变 ( 331)矿石量 8.95万吨,铅资源量 Pb 0.5万吨, Ag 51.56吨, Zn 0.027万吨 ( 332)矿石量 40.61( 36.97)万吨,铅资源量 Pb 2.86 ( 2.46)万吨, Ag 278.39 ( 261.43)吨, Zn 0.082 ( 0.064) 万吨 ( 333)矿石量 36.34 ( 34.63)万吨,铅资源量 Pb 3.05 ( 2.81)万吨, Ag 132.19 ( 121.3)吨, Zn 0.15 ( 0.14)万吨 ( 334)矿石量 7.98
16、万吨,铅资源量 Pb 0.35万吨,Ag7.32吨, Zn 0.07万吨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PD1101 2012年与 2011年 IX矿体储量增加图 注: 1、 PD1101坑道中的银、铅矿体见矿 厚度 5.78米,铅平均 8.39%, 银 237-952.23 10-6 2、蓝色字体为 2011年数据 2012年增加 PD1101,储量级别提高 , 增加( 332)矿石量 3.64万吨,铅资源量 Pb0.4万吨, Ag16.96吨, Zn 0.018万吨 2012年增加 PD1101, 储量增加 , 增加( 333)矿石量 1.71万吨,铅资源量 Pb0.24万吨,Ag10.
17、89吨, Zn 0.01万吨 矿体总体增加: 矿石量 93.88-88.52=5.36万吨,铅资源量 Pb6.76-6.12=0.64万吨, Ag469.43-441.6=27.83吨。 (二)取得主要成果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3、 扩大了 A1、 A2、 A3、 B区及 C区资源量和找矿前景。 确定了以 A1区 IX矿体为重点的勘查对象、以 A2区 矿体、 A3区 矿体等等为辅助的大 超大型矿床。 4、通过大量的各类样品分析测试工作,基本查明了矿石矿物成份、结构构造,主要有用组份、伴生有益、有害组份含量及赋存状态,矿石质量基本查明。 (二)取得主要成果 三、矿区勘查获得的主要地质
18、成果 5、通过开展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基本查明。 6、通过开展矿石初步可选性试验工作,初步查明了矿石可选技术性能。矿区矿石采用先浮选硫化矿后浮选氧化矿流程,银、铅总回收率分别可达到 84.22%、 54.16%,混合精矿品位 Pb58.73, Ag6566.15 10-6。 7、矿区现有工程控制矿体求获( 331+332+333+334)矿石资源量 992.54万吨,其中 号矿体为 93.88万吨,矿石资源量占全矿区的 9.46%,矿石资源量及类别可满足大型铅银矿山建设需要。 四、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 大地构造位置: 测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与青藏板块结
19、合部西昆仑山( 康西瓦成矿带 )南缘,巴颜喀拉晚古生代 中生代边缘裂陷盆地。 1、区域地层: 该区属巴颜喀拉地层区,大红柳滩地层分区。出露地层有古元古界布仑阔勒岩群、二叠系黄羊岭群和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 本区地层主要为 巴颜喀拉山群 ( TB) ,主要为一套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建造,依据岩石组合,可进一步划分为上( TB3) 、中 ( TB2) 、下 ( TB1) 三个组级地层单位。岩性为 长石石英砂岩、含钙石英砂岩夹少量粉砂质板岩,粉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 。 2、构造: 矿区主要位于大红柳滩 郭扎错断裂带以西,大红柳滩 可可西里结合带以东。 3、岩浆岩: 区域上主要出露岩体为中生代侵入岩灰白
20、色中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J)和浅肉红色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J )。岩体侵入于三叠系巴颜喀拉山岩群( TB) 。 五、矿区地质概况 1、地层 勘查区地层主要为 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上组( TB3),其出露地层主要岩性为:岩性主要为灰 -灰褐色变质细粒石英砂岩夹石英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及泥灰岩 。 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上组( TB3),主要位于 C区及 A3区中部、 B区北东侧及南西侧。 2、侵入岩 矿区主要出露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岩石类型有 黑云二长花岗岩( J), 黑云花岗闪长岩 ( J )及成群的伟晶岩脉。 黑云二长花岗岩 ( J主要分布在 A区及 A区以北; 黑云花岗闪长岩 ( J主
21、要分布在 B区及 A3区的西端; A1区 号矿体地表按 12 80m间距进行了槽探控制,浅部按 34110m(沿走向) 18 172m(倾向)网度进行坑、钻系统控制,矿体浅部形态、产状、规模基本查明; A2区 、 -1、 、 号矿体, A3区 号矿体及 B区 -1矿体地表进行了 20 170m间距槽探控制,深部进行了 43 142m(沿走向) 28 80m(倾向)稀疏坑道控制,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大致查明。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1、 A1-2区矿体特征 己发现有 13个银铅锌矿体 。其中 以 A1区的 矿体最好 , A2区 、 、 、 矿体次之。 目前控制程度: A1区 号主矿体北段工程
22、控制达到详查程度,南段深部未作工程控制 。 A2区 、 、 、 、 XIII矿体工程控制基本达到普查程度。 矿区 号主矿体类比确定为 勘查类型,探矿工程的基本网度为: 100m(沿走向) 80 m (倾向 ) 。 A1区 号矿体地表按 12 80m间距进行了槽探控制,浅部按 34 110m(沿走向) 18 172m(倾向)网度进行坑、钻系统控制,矿体浅部形态、产状、规模基本查明; A1区 、 、 、 、 号矿体全貌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IX号矿体控制程度 PD1101 PD0001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180 IX号矿体地表延伸情况 主矿体走向长度 820m,矿体厚度0.42m6.
23、77m,平均2.14m。 铅平均品位7.20%,银500.01 10-6。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表特征 A1区 号矿体往深部增大 顶板 底板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IX号矿体地表延伸情况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IX号矿体地表情况 ZK1501钻孔中,见矿真厚度 2.82m,铅平均6.75%,银 147.07-473 10-6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PD1101坑道中的 号银、铅矿体见矿厚度5.78米,铅平均 8.39%,银 237-952.23 10-6 IX号矿体 A1区 号矿体 号矿体为 A1区的主要工业矿体 , 矿体走向长度 820m, 厚度 0.42m 6.77m, 平均2.14m, 矿体走向近南北向 , 倾向北西 266-341 43-85 。 ( 331+332+333) 矿石资源量 85.91万吨 , Pb6.41万吨 , 平均品位 7.46 ; Ag462.11吨 , 平均品位 537.91 10-6;伴生 Zn2.63万吨 , 平均品位 0.31 。 矿体产状与 F9断层破碎带产状基本一致 。 矿体顶 、 底板均为黑云二长花岗岩 。 号矿体 PD1101见矿厚度 5.78米 PD1101中的 号矿体矿石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PD1101坑道中的 号银、铅矿体见矿厚度 5.78米 六、矿床主要矿体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