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 国 古 代 官 员 的 升 降 任 免 等 常 用 词 语全 国 历 年 高 考 语 文 试 题 中 的 文 言 文 阅 读 题 多 为 人 物 传 记 , 其 中 往 往 涉 及 古 代 官职 升 降 调 动 的 一 些 专 用 词 语 。 正 确 理 解 、 掌 握 这 些 词 语 , 对 于 疏 通 文 意 , 培 养和 提 高 文 言 文 的 阅 读 能 力 当 不 无 裨 益 。 文 言 文 中 涉 及 古 代 官 职 升 贬 的 专 用 词 语有 以 下 五 种 情 况 :( 一 ) 任 命 、 授 予 、 兼 任 官 职1、 立 : 登 上 帝 王 或 诸 侯 的 位 置
2、。例 如 : 当 立 者 乃 公 子 扶 苏 。 史 记 陈 涉 世 家 2、 起 : 起 用 。 任 用例 : 起 复 授 本 官 。 旧 唐 书 列 传 一 百 二 十 五 良 史 3、 辟 :指 帝 王 召 见 并 授 予 官 职 : 召 。 书 。4、 征 : 征 召 。例 : 州 三 礼 辟 西 主 簿 。 宋 书 隐 逸 列 传 5、 拜 : 授 予 官 职 。例 : 乃 拜 恂 河 西 太 守 , 行 大 将 军 事 。 后 汉 书 邓 冠 传 6、 除 : 拜 授 官 职 。7、 封 : 帝 王 授 予 臣 子 土 地 、 封 号 或 爵 位 。 指 官 员 生 时8、 赠 :
3、 用 于 追 封 已 故 者 , 指 官 员 死 后 。 。9、 授 : 授 予 官 职 , 从 授 予 印 物 而 来 。 。10、 赏 : 从 奖 励 而 来 , 有 赐 予 爵 位 、 官 职 的 意 思 。11、 为 : 做 , 当 任 某 职 。例 : 其 父 为 长 安 丞 后 汉 书 邓 冠 传 12、 以 为 。 任 命 官 职 。 史 记 李 斯 列 传 例 如 : 以 良 为 申 徒 , 与 韩 王 将 千 余 人 西 略 地 。 史 记 留 侯 世 家 13、 守 、 知 : 任 太 守 , 任 知 县14、 简 、 简 拔 : 挑 选 录 取例 : 简 能 而 任 之
4、, 择 善 而 从 之 。 魏 征 谏 太 宗 十 思 书 先 帝 简 拔 。 三 国 蜀 诸 葛 亮 出 师 表 15、 引 (荐 举 ): 举 荐 , 推 举 , 选 拔 。16、 出 仕 : 成 为 仕 宦 , 出 来 做 官 。例 : 宋 既 平 天 下 , 公 始 出 仕 。 宋 史 17、 通 籍 : 称 初 作 官 , 意 为 在 朝 中 已 经 有 了 名 籍 。例 : 通 籍 恨 多 病 , 为 郎 忝 薄 游 。 杜 甫 夜 雨 18、 任 : 本 义 为 信 任 , 引 申 为 委 任 之 意 。例 : 受 任 于 败 军 之 际 。 诸 葛 亮 出 师 表 19、 用
5、: 任 用 , 使 用 有 才 能 的 人 。例 : 吾 不 能 早 用 子 , 今 急 而 求 子 , 是 寡 人 之 过 也 。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20、 补 : 补 充 缺 职 或 由 候 补 而 正 式 任 命 。21、 权 : 暂 时 代 理 官 职 。例 : 户 部 侍 郎 权 尚 书 曹 温 之 女 在 掖 庭 。 金 史 列 传 第 六 十 二 22、 兼 : 兼 职 。例 : 廷 议 以 弼 熟 边 事 , 起 大 理 寺 丞 。 兼 河 南 道 御 史 。 明 史 23、 领 : 本 职 之 外 兼 较 低 它 职例 : 又 领 扬 州 刺 史 。 晋 书 谢 安 传
6、 24、 摄 : 代 理 、 辅 助 。 摄 政 。( 二 ) 表 示 调 动 、 改 任1、 徙 : 调 任 官 职 。例 : 徙 为 江 南 西 道 观 察 使 。 新 唐 书 韦 丹 传 2、 调 、 调 授 : 调 动 、 迁 调 之 意 。 有 时 也 指 升 官 。例 : 调 清 河 丞 , 寻 知 大 谷 县 。 - ( 班 固 汉 书 爰 盎 传 )3、 出 、 出 官 : 一 般 指 被 贬 谪 从 京 城 调 到 地 方 , 京 官 外 调 。例 : 乃 出 温 为 汝 州 防 御 史 。 金 史 列 传 第 六 十 二 4: 换 : 更 改 官 职 。例 : 商 衡 ,
7、字 平 叔 , 曹 州 人 。 授 予 鹿 州 洛 阳 主 簿 。 以 廉 能 换 郿 县 , 寻 辟 威 戎 令 。 金 史 列 传 第 六 十 二 5、 改 : 改 任 。改 太 后 府 卫 尉 。 金 史 列 传 第 六 十 二 6、 转 : 调 任 官 职 。例 : ( 郑 浑 ) 转 为 上 党 太 守 。 三 国 志 魏 书 郑 浑 传 7、 迁 : 调 动 官 职 , 一 般 指 升 职 。例 : 公 车 特 征 拜 郎 中 。 再 迁 为 太 史 令 张 衡 传 也 指 贬 官 。 例 : 感 斯 人 言 , 是 夕 始 觉 有 迁 谪 意 。2( 三 ) 官 员 提 拔 、
8、升 职1、 加 : 升 职 。 兼 职 。例 : 赐 金 帛 。 加 秩 二 等 。 宋 书 隐 逸 列 传 2、 升 ( 晋 ) : 升 官 。 加 官 晋 爵 。3、 超 : 破 格 提 拔 。例 : 帝 深 遇 之 , 超 拜 御 史 中 丞 金 史 列 传 第 六 十 二 4、 擢 、 超 擢 : 提 拔 、 破 格 提 拔5、 提 : 提 拔6、 甄 拔 : 甄 别 选 拔 、 提 升 没 有 官 职 的 人 。例 : 山 涛 作 冀 州 , 甄 拔 三 十 余 人 。 李 白 与 韩 荆 州 书 7、 陟 : 提 拔 。陟 罚 臧 否 , 不 宜 异 同 。 出 师 表 ( 四 )
9、 官 员 被 贬 、 流 放1、 左 迁 : 贬 职 。例 : 予 左 迁 九 江 郡 司 马 。 琵 琶 行 2、 降 ( 贬 ) : 降 职 。3、 谪 ( 迁 谪 ) : 官 员 被 降 官 远 调 或 被 流 放 。例 : 感 斯 人 言 , 是 夕 始 觉 有 迁 谪 意 。 - 琵 琶 行 4、 逐 ( 放 逐 ) : 京 官 流 放 到 远 地 。例 : 屈 原 放 逐 乃 赋 离 骚 。 报 任 安 书 5、 流 : 流 配 或 流 放 罪 人 于 远 地 。例 : 泰 芝 竟 以 赃 败 流 死 。 旧 唐 书 卷 八 十 七 列 传 第 三 十 七 ( 五 ) 免 职 、
10、辞 职1、 罢 : 免 职 。2、 黜 : 废 除 , 免 职 。例 : 王 黜 狄 后 。 国 语 3、 免 : 免 职 。例 ( 吕 諲 ) 知 门 下 省 事 , 七 月 , 丁 母 忧 免 。 金 史 列 传 第 六 十 二 4、 革 、 褫 ( ch) : 革 除 , 指 撤 职 查 办 。例 : 张 勃 进 陈 汤 而 坐 以 褫 爵 。 ” ( 张 勃 因 推 荐 陈 汤 而 被 革 除 爵 位 ) 谢 庄 上搜 才 表 5、 废 : 废 除 。例 : 炎 惧 , 乃 废 中 宗 为 卢 陵 王 。 旧 唐 书 卷 八 十 七 列 传 第 三 十 七 6、 乞 骸 骨 : 年 老
11、 请 求 辞 职 退 休 。例 : 视 事 三 年 , 上 书 乞 骸 骨 , 征 拜 尚 书 。 范 晔 后 汉 书 张 衡 传 古 代 重 要 官 职 介 绍丞 相 : 也 称 宰 相 , 是 管 理 国 事 的 最 高 官 职 。太 史 令 : 职 掌 文 史 、 星 历 的 官 员 。御 史 大 夫 : 制 定 法 律 、 政 令 的 官 员 。典 属 国 : 掌 管 少 数 民 族 各 部 的 事 务 的 官 员 。都 尉 : 武 官 名 , 掌 握 一 郡 的 军 事 的 官 员 。长 史 : 文 官 名 , 大 将 军 的 秘 书 。左 徒 : 是 规 谏 皇 帝 、 举 荐 人
12、 才 的 官 员 。典 军 校 尉 : 武 官 名 , 统 领 皇 帝 卫 兵 的 长 官 。刺 史 、 州 牧 、 太 守 、 知 府 : 都 是 州 郡 的 最 高 行 政 长 官 。通 判 : 由 朝 廷 直 接 派 遣 , 有 权 和 知 州 ( 知 府 ) 共 同 处 理 事 务 。参 军 : 丞 相 的 军 事 参 谋 。主 簿 : 掌 出 纳 官 物 、 销 注 簿 籍 等 事 的 县 级 官 员 , 官 阶 次 于 县 丞 。县 尉 : 掌 管 训 练 兵 丁 、 查 缉 走 私 等 治 安 事 务 的 县 级 官 员 。都 监 : 掌 管 州 府 军 队 的 屯 戍 、 训
13、练 、 差 使 等 事 务 的 官 员 。胥 吏 : 办 理 文 书 的 小 吏 。枢 密 使 : 掌 全 国 军 机 、 边 备 、 征 战 等 事 的 最 高 军 事 长 官 。侍 郎 、 郎 中 : 为 宫 廷 侍 卫 , 分 掌 各 司 事 务 。中 书 舍 人 : 掌 管 起 草 朝 庭 诏 书 的 官 员 。礼 部 侍 郎 : 掌 贡 举 、 礼 仪 的 行 政 长 官 。尚 书 : 主 管 文 书 的 官 员 。司 狱 : 提 拿 控 管 狱 囚 的 职 官 。典 史 : 知 县 下 面 掌 管 缉 捕 、 监 狱 的 属 官 。县 丞 : 为 县 令 的 辅 佐 官 , 地 位
14、 仅 次 于 县 令 。翰 林 学 士 、 翰 林 院 编 修 : 主 要 是 掌 管 典 礼 、 诰 敕 起 草 、 史 书 纂 修 等 官 员 。员 外 郎 : 一 般 为 闲 职 , 配 于 朝 廷 或 地 方 辅 助 部 门 。监 察 御 史 : 掌 管 监 察 百 官 、 巡 视 郡 县 、 纠 正 刑 狱 等 事 务 。3祭 酒 : 为 国 子 学 或 国 子 监 的 主 管 官 。内 阁 大 学 士 : 主 管 内 阁 事 务 的 官 员 。中 书 令 : 即 内 史 , 最 高 辅 政 官 。司 马 : 是 州 郡 太 守 ( 刺 史 ) 的 属 官 , 为 掌 管 军 政 、
15、 军 赋 的 副 官 。里 正 、 里 胥 : 古 代 乡 官 , 管 理 乡 里 事 务 。右 拾 遗 : 为 朝 廷 咨 询 建 议 官 员 。散 骑 、 常 侍 : 都 是 朝 廷 议 政 官 。掾 ( yun ) 丞 、 掾 吏 : ( 官 名 , 属 官 通 称 。有 司 : 指 官 吏 。 古 代 设 官 分 职 , 各 有 专 司 , 故 称 有 司 。三 司 : 古 代 朝 廷 中 最 尊 显 的 三 个 官 职 的 合 称 , 太 尉 ( 大 司 马 ) 、 司 徒 、 司 空 。中 国 古 代 文 化 常 识【 十 二 生 肖 】 子 鼠 、 丑 牛 、 寅 虎 、 卯 兔
16、 、 辰 龙 、 巳 蛇 、 午 马 、 未 羊 、 申 猴 、 酉鸡 、 戌 狗 、 亥 猪【 年 龄 称 谓 】1.襁 褓 : 未 满 周 岁 的 婴 儿 2.孩 提 : 指 2-3 岁 的 儿 童3.垂 髫 : 指 幼 年 儿 童 ( 又 叫 “总 角 “) 4.豆 蔻 : 指 女 子 十 三 岁5.及 笄 : 指 女 子 十 五 岁 6.加 冠 : 指 男 子 二 十 岁 ( 又 “弱 冠 “)7.而 立 之 年 : 指 三 十 岁 8.不 惑 之 年 : 指 四 十 岁9.知 命 之 年 : 指 五 十 岁 ( 又 “知 天 命 “、 “半 百 “)10.花 甲 之 年 : 指 六
17、十 岁 11.古 稀 之 年 : 指 七 十 岁12.耄 耋 之 年 : 指 八 、 九 十 岁 13.期 颐 之 年 : 一 百 岁【 明 清 科 举 考 试 ( 起 于 隋 代 , 盛 于 明 清 , 清 光 绪 31 年 废 止 ) 】( 1) 等 级 : 院 试 ( 又 叫 “童 试 “, 县 级 考 试 , 童 生 参 加 , 考 上 为 “生 员 “, 即 “秀 才 “。 )乡 试 ( 又 叫 “秋 闱 “, 省 级 考 试 , 生 员 参 加 , 考 上 为 “举 人 “。 第 一 名 称 为 “解 元 “)会 试 ( 又 叫 “春 闱 “, 国 级 考 试 , 举 人 参 加
18、, 考 上 为 “贡 士 “。 第 一 名 称 为 “会 元 “)殿 试 ( 国 家 级 考 试 , 皇 帝 主 考 , 贡 士 参 加 , 考 上 为 “进 士 “。 其 中 , 第 一 名 叫 “状 元 “,第 二 名 叫 “榜 眼 “, 第 三 名 叫 “探 花 “)( 2) 内 容 : 四 书 五 经 等 , 规 定 文 章 格 式 为 “八 股 文 “( 破 题 、 承 题 、 起 讲 、 入手 、 起 股 、 中 股 、 后 股 、 束 股 )【 古 代 主 要 节 日 】元 日 : 正 月 初 一 , 一 年 开 始 。 人 日 : 正 月 初 七 , 主 小 孩 。上 元 :
19、正 月 十 五 , 张 灯 为 戏 , 又 叫 “灯 节 “社 日 : 春 分 前 后 , 祭 祀 祈 祷 农 事 。 寒 食 : 清 明 前 两 日 , 禁 火 三 日 ( 吴 子 胥 )清 明 : 四 月 初 , 扫 墓 、 祭 祀 。 端 午 : 五 月 初 五 , 吃 粽 子 , 划 龙 ( 屈 原 )七 夕 : 七 月 初 七 , 妇 女 乞 巧 ( 牛 郎 织 女 )中 元 : 七 月 十 五 , 祭 祀 鬼 神 , 又 叫 “鬼 节 “中 秋 : 八 月 十 五 , 赏 月 , 思 乡 重 阳 : 九 月 初 九 , 登 高 , 插 茱 萸 免 灾冬 至 : 又 叫 “至 日 “
20、, 节 气 的 起 点 。 腊 日 : 腊 月 初 八 , 喝 “腊 八 粥 “除 夕 : 一 年 的 最 后 一 天 的 晚 上 , 初 旧 迎 新【 古 代 纪 年 法 ( 天 干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 支 :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戌 亥 ) 】( 1) 干 支 纪 年 : 用 “天 干 “和 “地 支 “一 一 相 配 来 纪 年 的 方 法 。 其 特 点 是 :A、 天 干 和 地 支 各 一 位 组 成 一 个 纪 年 , 如 “甲 子 年 “、 “乙 丑 年 “等 。B、 天 干 和 地 支 的 相 配 永 远 是 单 数 对 单 数
21、、 双 数 对 双 数 , 不 可 能 出 现 奇 偶 相 组合 。C、 60 年 一 循 环 , 周 而 复 始 。( 2) 年 号 纪 年 : 从 汉 武 帝 起 , 帝 王 即 位 都 有 年 号 , 后 就 用 帝 王 年 号 来 纪 年 。 如 :康 熙 元 年 等 。*年 号 纪 年 和 干 支 纪 年 可 兼 用 , 如 : 顺 治 二 年 乙 酉 四 月( 3) 王 公 年 次 纪 年 : 用 于 春 秋 战 国 时 的 一 种 纪 年 方 法 , 如 : 赵 惠 文 王 十 六 年文 学【 四 书 】 论 语 、 中 庸 、 大 学 、 孟 子 【 五 经 】 诗 经 、 尚
22、 书 、 礼 记 、 易 经 、 春 秋 【 八 股 文 】 破 题 、 承 题 、 起 讲 、 入 手 、 起 股 、 中 股 、 后 股 、 束 股【 汉 字 六 书 】 象 形 、 指 事 、 形 声 、 会 意 、 转 注 、 假 借【 十 三 经 】 易 经 、 诗 经 、 尚 书 、 礼 记 、 仪 礼 、 公 羊 传 、 榖 梁 传 、 左 传 、 孝 经 、 论 语 、 尔 雅 、 孟 子 【 六 艺 】 礼 、 乐 、 射 、 御 、 书 、 数 【 六 义 】 风 、 赋 、 比 、 兴 、 雅 、 颂【 五 行 】 金 、 木 、 水 、 火 、 土【 八 卦 】 乾 天
23、 、 坤 地 、 震 雷 、 巽 风 、 坎 水 、 离 火 、4艮 山 、 兑 沼 【 五 常 】 仁 、 义 、 礼 、 智 、 信 【 五 伦 】 君 臣 、 父 子 、 兄 弟 、 夫 妇 、 朋 友【 地 理 方 位 】1.地 区 行 政 : 如 “ 中 国 ” 指 中 原 地 区 , “ 江 表 ” “ 江 东 ” “ 江 左 ” 指 长 江 以 南地 区 , “ 关 中 ” “ 关 西 ” 指 函 谷 关 以 西 地 区 , “ 九 州 ” “ 八 荒 ” “ 四 海 ” 泛 指中 国 , “ 郡 ” “ 路 ” “ 县 ” 表 行 政 区 划 。 如 “ 莅 中 国 而 抚 四
24、 夷 ” ( 齐 桓 晋 文之 事 ) 、 “ 且 如 今 年 冬 , 未 休 关 西 卒 ” ( 兵 车 行 ) 、 “ 并 吞 八 荒 之 心 ”( 过 秦 论 ) 、 “ 烽 火 扬 州 路 ” ( 京 口 北 固 亭 怀 古 ) 。2.山 川 关 隘 : 如 “ 江 河 ” 专 指 长 江 黄 河 , “ 山 东 ” 指 崤 山 以 东 , “ 五 岳 ” 是 东岳 泰 山 、 西 岳 华 山 、 南 岳 衡 山 、 北 岳 恒 山 和 中 岳 嵩 山 。 如 “ 将 军 战 河 北 , 臣 战河 南 ” “ 沛 公 居 山 东 时 ” ( 鸿 门 宴 ) 、 “ 势 拔 五 岳 掩
25、赤 城 ” ( 梦 游 天 姥吟 留 别 ) 。3.方 位 : 山 之 南 水 之 北 为 “ 阳 ” , 山 之 北 水 之 南 为 “ 阴 ” , 如 “ 泰 山 之 阳 , 汶水 西 流 ; 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 ( 登 泰 山 记 ) 。 地 理 上 以 东 为 左 , 以 西 为 右 ,如 “ 淮 左 名 都 ” ( 扬 州 慢 ) 。 天 地 四 方 称 “ 六 合 ” , 如 “ 履 至 尊 而 制 六 合 ”( 过 秦 论 ) 。【 宗 法 礼 俗 】1.宗 法( 1) 庙 堂 : 太 庙 指 天 子 的 祖 庙 , 如 “ 入 于 太 庙 , 还 矢 先 王 ” (
26、 伶 官 传 序 ) 。历 代 帝 王 设 七 庙 供 奉 七 代 祖 先 , 后 以 “ 七 庙 ” 作 为 王 朝 的 代 称 , 如 “ 一 夫 作 难而 七 庙 隳 ” ( 过 秦 论 ) 。 在 庙 堂 祭 祀 时 用 牛 羊 猪 各 一 头 叫 “ 太 牢 ” , 羊 猪各 一 头 叫 “ 少 牢 ” , 如 “ 以 一 少 牢 告 庙 ” ( 伶 官 传 序 ) 。( 2) 排 行 : 古 代 兄 弟 排 行 以 伯 仲 叔 季 为 序 , 如 “ 季 父 愈 闻 汝 丧 之 七 日 ” ( 祭十 二 郎 文 ) 。( 3) 伦 常 : 尊 敬 父 母 为 孝 , 敬 爱 兄 长
27、 为 悌 , 如 “ 申 之 以 孝 悌 之 义 ” ( 寡 人之 于 国 也 ) 。2.礼 俗( 1) 冠 礼 : 古 代 男 子 在 20 岁 时 , 把 头 发 结 起 来 , 举 行 加 冠 仪 式 , 叫 “ 结 发 ”“ 弱 冠 ” “ 加 冠 ” , 表 示 成 年 , 如 “ 结 发 同 枕 席 ” ( 孔 雀 东 南 飞 ) , “ 冠者 五 六 人 ” ( 侍 坐 ) 。( 2) 婚 礼 : 女 子 出 嫁 叫 适 、 归 、 于 归 , 女 子 回 娘 家 省 亲 叫 “ 归 宁 ” , 如 “ 吾妻 来 归 ” “ 吾 妻 归 宁 ” ( 项 脊 轩 志 ) 。( 3)
28、 丧 礼 : 丧 礼 中 穿 一 周 年 孝 服 的 人 称 “ 期 ” , 穿 九 个 月 或 五 个 月 孝 服 的 人称 “ 功 ” , 一 般 指 关 系 较 近 的 亲 属 , 如 “ 外 无 期 功 强 近 之 亲 ” ( 陈 情 表 ) 。( 4) 宾 礼 : 九 宾 , 古 代 外 交 中 最 隆 重 的 礼 仪 , 由 九 名 宾 相 接 引 宾 客 上 殿 。 如“ 乃 设 九 宾 礼 于 廷 ” (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 。 见 面 礼 称 “ 质 ( 贽 ) ” , 如 “ 厚币 委 质 事 楚 ” ( 屈 原 列 传 ) 。( 5) 尊 卑 : 车 座 上
29、以 左 为 尊 , 如 “ 公 子 从 车 骑 , 虚 左 ” ( 信 陵 君 窃 符 救 赵 ) ;朝 堂 和 官 位 上 秦 汉 以 前 以 右 为 尊 , 如 “ 位 在 廉 颇 之 右 ” (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 ;室 内 座 次 以 东 向 为 尊 , 次 之 南 向 , 次 之 北 向 , 次 之 西 向 , 如 “ 项 王 、 项 伯 东 向坐 ; 亚 父 南 向 坐 ; 沛 公 北 向 坐 ; 张 良 西 向 侍 ” ( 鸿 门 宴 ) 。【 历 法 天 文 】1.纪 年 : 有 干 支 纪 年 法 , 如 “ 在 丁 卯 三 月 之 望 ” ( 五 人 墓 碑 记
30、 ) ; 帝 王 年号 纪 年 法 , 如 “ 宣 德 间 , 宫 中 尚 促 织 之 戏 ” ( 促 织 ) ; 王 公 年 次 纪 年 法 ,如 “ 赵 惠 文 王 十 六 年 ” (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 。2.纪 日 : 有 干 支 纪 日 法 , 如 “ 元 丰 七 年 六 月 丁 丑 ” ( 石 钟 山 记 ) ; 特 定 称谓 纪 日 法 , 农 历 每 月 初 一 叫 朔 , 十 五 叫 望 , 十 六 叫 既 望 , 月 末 叫 晦 , 如 “ 七 月既 望 ” ( 赤 壁 赋 ) 、 “ 戊 申 晦 五 鼓 ” ( 登 泰 山 记 ) 。3.纪 时 : 有 十 二
31、 时 段 纪 时 , 即 夜 半 、 鸡 鸣 、 平 旦 、 日 出 、 食 时 、 隅 中 、 日 中 、日 昳 、 晡 时 、 日 入 、 黄 昏 、 人 定 , 如 “ 奄 奄 黄 昏 后 , 寂 寂 人 定 初 ” ( 孔 雀 东南 飞 ) ; 十 二 地 支 纪 时 , 即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亥 , 如 “ 午 战 于 彼 , 未 还 于 此 ” ( 柳 毅 传 ) ; 更 鼓 纪 时 , 如 “ 戊 申 晦 五 鼓 ”( 登 泰 山 记 ) 。4.分 野 : 古 人 用 天 上 二 十 八 星 宿 的 方 位 来
32、划 分 地 面 区 域 , 某 个 星 宿 对 着 某 个 地面 , 叫 做 某 地 在 某 星 的 分 野 。 如 “ 星 分 翼 轸 , 地 接 衡 庐 ” ( 滕 王 阁 序 ) 。【 讳 称 】 古 人 对 “ 死 ” 有 许 多 讳 称 , 主 要 的 有 :(1)天 子 、 太 后 、 公 卿 王 侯 之 死 称 : 薨 、 崩 、 百 岁 、 千 秋 、 晏 驾 、 山 陵 崩 等 。(2)父 母 之 死 称 : 见 背 、 孤 露 、 弃 养 等 。(3)佛 道 徒 之 死 称 : 涅 檠 、 圆 寂 、 坐 化 、 羽 化 、 仙 游 、 仙 逝 等 。 “ 仙 逝 ” 现也 用 于 称 被 人 尊 敬 的 人 物 的 死 。(4)一 般 人 的 死 称 : 亡 故 、 长 眠 、 长 逝 、 过 世 、 谢 世 、 寿 终 、 殒 命 、 捐 生 、就 木 、 溘 逝 、 老 、 故 、 逝 、 终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