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5005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7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一、古希腊的地图,苏格拉底 (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Socrates,柏拉图(Plato, 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 “政治是大写的人”,德行:智慧、勇敢、节制 正义 个人:理性、

2、意志、情欲 城邦:统治者、保卫者、生产者,亚里土多德(Aristotle, 384 BC - 322 BC),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成书于公元前326年 ,对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公民最好的国家。,古罗马时期的地图,.,斯多葛学派(Stoicism),公元前300年左右,塞浦路斯岛人 芝诺(约前336前264年),在雅典创立的学派。 由于他通常在雅典的画廊(英文stoics,来自希腊文stoa)聚众讲学而得名。晚期斯多葛学派主要流行于罗马帝国。

3、其代表人物:巴内斯、塞内卡、埃彼克泰特、马可奥勒等。,斯多葛学派的主要观点,1、自然法思想 : 斯多葛学派奠定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使得自然法成为政治理论进步的有力杠杆;2、人的精神自由思想:关注如何使人过一种善和有德行的生活;3、人人平等思想: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各种身份偏见,是政治学说史上关于人的观念的一个重大变革。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后备基督教直接吸收。,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 ,121180),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不但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很有造就的思想家,有以希腊文写成的著作沉思录传

4、世。是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克奥勒留的沉思录,“就我是安东尼来说,我的城市与国家是罗马;但就我是一个人来说,我的国家就是这个世界”。沉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51页。,波利比阿(Polybius,公元前208126),.,剖析希腊城邦制度,提出希腊传统的政体循环理论,认为罗马是君主制、民主制和贵族制的混合。 最早开分权制之先河。是站在希腊政治哲学向罗马政治哲学转换的哲学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 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代表作是论国家和论法律。认为国

5、家是人民的事务,是人们在正义的原则和求得共同福利的合作下所结成的集体;君主、贵族和民主三种政体都是单一政体,理想的政体应是“混合政体”,推崇当时罗马元老院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共和国。,圣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与以往的政治思想家不同,奥古斯丁首先是一个神学家。他以圣经为蓝本,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使政治哲学融合于神学体系中,从他开始到文艺复兴,西方政治哲学成为了神学的一部分,成为“神学的婢女”。,奥古斯丁的双城论,人的双重本质:人是由肉体和灵魂同时构成的 人类社会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6、(城即社会,是一个有序的人的群体) 双城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以不同的“爱”为基础双城在现实生活中混在一起,只有在末日审判的时候才会分开,第二章 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什么是中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西方基督教的兴起,象征着古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漫长的中世纪是“上帝”统治人类的时代,时间跨度将近一千年。自公元39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西方进入了“政教合一”神权体制的思想黑暗年代。,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托马

7、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基础。“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由神安排的。”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其神权思想的主要内容,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并在此前提下,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关于政体理论,首先是正义与非正义,然后又根据统治者人数分为6种。,阿奎那对政体的分类,正义政体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非正义政体 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但丁亚利基利(Dante Alighieri ,12651321年),.,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开端的历史人物。他的文学名著

8、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但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属于中世纪的范畴。,但丁的世界帝国论,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驳斥了君权神授的理论;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但在形式上还没能彻底摆脱神权政治思想的影响,将人的生活分为尘世生活和精神生活;主张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帝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实行统治,以保障人民所需的和平。,马西略(Marsilius ,约12801342年),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和平的保卫者是其政治思想代表作。其中关于教会改革的主张,为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第三章 16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尼科洛

9、马基雅维利(Niccol Machiavelli, 14691527),.,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也是佛罗伦萨的爱国者、公务员,以及政治理论家。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论李维一书中的共和主义理论。,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总体上倾向于性恶论的人性论 从人性论出发论证国家起源问题(国家学说) 认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政治的根本问题在于权力,马基雅维里的政体观共和理想与君主专制,认为最好的政体是混合政体 最赞赏罗马的共和制度,但必须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才能实行 主张在当时腐败的意大利采取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

10、但是君主专制只是挽救意大利的临时措施,目的在于借助王权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建立近代国家,发展经济。(马基雅维利的目的/手段论),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方法(统治术),宁可做令人惧怕的君主而不是受人敬爱的君主君王必须同时扮演狮子与狐狸的角色马基雅维里是西方第一个关注统治术的思想家,充分体现了他的目的/手段论,即“以目的说明手段正确的政治无道德论”。但其本质是一个爱国主义者。,Is it better to be loved than feared, or the reverse? The answer is that it is desirable to be both, but because it

11、is difficult to join them together, it is much safer for a prince to be feared than loved, if he is to fail in one of the two Nevertheless, the wise prince makes himself feared in such a way that, if he does not gain love, he escapes hatred; this he will always achieve if he refrains from the proper

12、ty of his citizens and his subjects and from their women. -Machiavelli, The Prince, pp62-63,There are two ways of fighting: one according to the laws, the other with force. The first is suited to man, the second to the animals; but because the first is often not sufficient, a prince must resort to t

13、he secondSince, then, a prince is necessitated to play the animal well, he chooses among the beasts the fox and the lion, because the lion does not protect himself from traps; the fox does not protect himself from the wolves.-Machiavelli, The Prince, pp. 64-65,让布丹(Jean Bodin,1530-1596 ),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宪政专家

14、, 1576年布丹发表了国家六论,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被认为是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布丹的政治思想,1 国家理论承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国家是从家庭发展起来的;在社会与国家之上,布丹承认神法与自然法的权威,让布丹的主权理论,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最高权力。主权是指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主权具有绝对性和永久的性质。,第四章 17世纪欧洲大陆的政治思想,胡果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其名著战争与和平的权利(1625年

15、)不仅是重要的国际法著作,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开创性著作。,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 1632167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 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斯宾诺莎以人为出发点,从人的本性演绎最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制度。认为人性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在人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自然状态过渡到国家的社会契约理论;在国家政体上,他认为民主政体是最自然的,它与个人自由和思想自由是最相符合的。,第五章 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卢梭,契约论之一: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17世纪英国唯物

16、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现代人之父”。,社会契约论的第一部著作利维坦,没有政府的生活状态,霍布斯称为“自然状态”。1651年出版利维坦,是社会契约论的第一部杰作。,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在此情况下,没有勤奋乐业可言,因为勤奋不一定能收成果实;因此也没有土地的垦殖,没有航海,没有对海陆商品的利用,没有宽广的建筑,没有运输的工具,也没有工具来搬动需要许多力气的物件;没有对大地表面的知识,没有时间的计算;没有工艺,没有语文,没有社会;最糟的是时时刻刻恐惧,以及随时横死的危险。人

17、生活孤寂、贫乏、卑龊、兽残而短命。利维坦,霍布斯阐述国家的起源,霍布斯把国家看作是由契约产生的。人如何自拔于自然状态呢?挑选一人(或一批人),赋予他或他们最高主权,授权他或他们行事。挑选一个立法者,就是立契订约。此即政治权力之创生;剑从此交到主权者手中。,霍布斯的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主权是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从这种见解出发,霍布斯反对分权的主张;国家的政体分为三种形式: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他认为君主政体最好。拥护的是集立法、行政、司法等大权于一身的君主专制制度,主张的是一种极端的专制主义。,契约论之二:约翰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

18、最早的代表人之一。洛克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他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思想,对美法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府论被资产阶级奉为“圣经”。,洛克的政治思想,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把财产权看作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 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解释政府的起源、性质和目的; 政府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人们的财产,为了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实现法治原则,洛克提出分权学说;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法权和对外权。,社会契约论之三: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人是生而

19、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社会契约论,卢梭的政治思想,平等理论:指出财产私有制的产生以及财富不平等的占有,是社会一切不平等的根源;社会契约论: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的政治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第六章 启蒙运动与近代国家演变时期的政治思想人物-孟德斯鸠、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孟德斯鸠(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

20、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是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的创立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论法的精神,法律是导源于事物本质的必然关系。就此意义而言,一切莫不有法;神有其法,物质世界有其法,比人优上的智慧有其法,禽兽有其法,人有其法。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重视政体的性质和政体的原则,将政体划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考察了各类政体的性质:民主制、贵族制度、君主制和专制政体。认为这四种政体各有其生命原则,即品德、节制、荣誉和恐惧;三权分立的分权学说。即立法、行政、司法,孟德斯鸠对古代东方社会的研究,孟德

21、斯鸠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他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相反。”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9页,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杰斐逊梦想一个自由、勤俭而美德流行的自耕农共和国,这个梦想有些前提分明汲源于罗马。如无孟德斯鸠,杰斐逊无从生此梦想。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380页。,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被认为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为法国和欧洲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中国形象”。其说尽管在

22、当时受到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的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则逐渐成为西方人看待中国的基本前提。18世纪是西方中国观发生根本变化的世纪,即从以“颂华”占优转为以“贬华”为主。此外,他亦认为专制主义是亚洲各国的特点。(参见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http:/ 潘恩:常识(1776) 杰斐逊:英属美洲权力概述(1774)、独立宣言(1776)、弗吉尼亚笔记(1781)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殖民地时期的北美地图,潘恩(Thomas Paine 1737-1809),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 主要著作有常识、林中居民的信札和人权论。,潘恩的政治思想,1

23、、核心是主张美国脱离英国而独立,建立民主共和国;2、 潘恩是最早将社会与政府(即国家)加以区别的思想家之一,认为“政府是免不了的祸害”;3、 政治理想是建立代议制的共和政府;4、人权思想中分析了天赋人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托马斯杰斐逊(Jefferson Thomas 17431826),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总统(1801-1809),是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杰斐逊独立宣言,独立宣言的撰写者和签署者都是负责实务之人,是即将形成一个政府并从事一场战争之人,而不是书房静思而来的独立宣言。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上帝赋予人们的不可让渡的权利;,杰斐逊独立宣言中的民主自治思想,为了在美国现实政治

24、生活中保证人民自治的实现并防止暴政的产生,杰斐逊提出以下原则:限制中央政府中行政的司法的权力;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层层分权制度;人民参政原则;人民监督是人民行使参政权的重要手段。,杰斐逊主义与汉密尔顿主义之争开美国两党制的先河,如何将富人和政府联系在一起,以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对此杰斐逊与汉密尔顿意见截然不同。杰斐逊要保持农业的美德与节操,汉密尔顿力主富裕与帝国;杰斐逊主张政府管得愈少愈好,汉密尔顿主张中央政府强大。 这是美国共和党与联邦党的嚆失。18011809,杰斐逊在任总统期间,对联邦党实行和解政策,把政府的一些高级职务分给联邦党人,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的“政党分赃制”。,汉密尔顿(Alex

25、ander Hamilton 1757-1840),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 ,联邦党人文集的主要撰稿人,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分权和制衡思想。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诸项“权力的牵制与平衡”,主要是牵制立法机构议会; 议会中设立参议院和众议院; 给予行政首脑以极大的权力; 为了限制议会的权力,汉密尔顿主张赋予司法机关以更大的权力,主张司法独立; 汉密尔顿在主张行政权力、司法权力对议会权力牵制的同时,也赋予议会对包括总统在内的行政人员的弹劾权。,乔治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的讲话,乔治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军总司令,美国第一任总统,对于美国的独立和资本主

26、义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第七 章 19世纪英国的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保守主义: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17291797),英国政治思想家,保守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1790年发表法国革命论。,伯克的政治思想,对契约说进行了新的解释,认为人们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看待国家,基于此伯克否定法国大革命;反对从民主的角度理解代议制,伯克心目中的代议制政府是在一个组织严密、具有为公精神的少数人集团领导之下进行工作的机构。这个少数人集团就是“天然贵族”;伯克反民主的思想,开启了近代保守主义的思潮。察知近代世界之政治根本将会以对立意识形态冲突为主题者,伯克堪称第一人。,自由主义之一

27、:边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主要著作1776年的政府片论。,边沁的政治思想,功利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边沁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好坏的根本价值标准,也是他功利主义理论的根本原则;用功利理论解释政府的起源和目的,即社会利益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具体化为四个目标:生存、富裕、安全与平等;自由政府和专制政府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的权力是否受到限制。,自由主义之二:密尔(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是19世纪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

28、自由和代议制政府等。,密尔的政治思想,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修正,减少了功利主义原有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色彩,协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了传统自由主义向现代自由主义的转变;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的必要性、个性自由的意义以及反对政府干涉的理由。,密尔关于代议制政府的理论,评价一个政府或政治制度好坏的标准:其一,看它“促进社会普遍的精神上的进步的程度”,其二是看它“将现有道德的、智力的和积极的价值组织起来,以便对公共事务发挥最大效果所达到的完善程度”。密尔认为理想的政府就是主权或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密尔关于代议制政府的理论,代议制政府存在的两种缺陷:其一,议会中的普

29、遍无知和无能;其二,代议机构如果为平庸多数所控制,就有导致“多数的暴虐”和对个人自由的侵犯;补救办法:其一,用官僚制的优点来弥补代议制的不足;其二,提出在议会中保持一种对抗职能以实现阶级力量的平衡,即必须保护少数,改革选举制度。,自由主义之三: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主要著作有社会静力学,综合哲学 个人对国家等。,斯宾塞的政治思想,普遍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同等自由法则,斯宾塞“同等自由”法则,同等自由法则即“每个人的自由只受一切同样自由的限制”;国家的基本职能就是实行同等自由的法则,就是国家权力的合理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侵犯到人们的正当权利;包揽一切的政府是低级社会的特征,尽量减少政府的职能,实行放任主义,是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进化的标志。,斯宾塞主义的式微,自由主义对国家持怀疑态度,有心改革国家,斯宾塞更甚,明指国家对社会只有威胁。在加强“国家干预”的呼声日益高涨时,斯宾塞仍固守这一观念,并坚持放任主义,是明显落后于时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