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招贴广告的历史发展与前景展望 视觉传达一班: 董帅文、陈海姣、陈晨、 安云松、耿玉洁、李德丹,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导言一、何谓招贴广告二、招贴广告的特征第二部分:起步探索中国招贴广告的源与流一.汉朝的寻人招贴二. 唐朝时的招贴广告三宋元时的招贴广告四. 明清时的招贴广告第三部分:进步中国近代招贴广告的早期形式与历史沿革 一、西方招贴广告对中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影响1、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招贴进入中国,二、我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开端与发展1、中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出现2、彩印招贴广告的出现和发展 3、近代广告的成熟与艺术化 第四部分:跑步中国招贴广告的现状一、新中国初期至文革时期:1、受苏联等国招贴艺术的影
2、响:2、宣传画招贴为政治服务: 1、招贴广告现代设计手法:二、改革开放时期至今:2、营销观的兴起:,一、何谓招贴广告,招,指打手势,用公开的方式叫人来。贴,即粘贴。招贴,又称海报、宣传画,英文称作“poster”,是一种张贴在公共场合,传递信息,以达到宣传目的的印刷广告形式,它是广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 在国外,招贴广告的大小有标准尺寸。如美国最常用的招贴尺寸有四种:1张一幅(508mm762mm)、3张一幅、24张一幅和30张一幅,其中最常用的是24张一幅,属巨幅招贴画,一般贴在人行道旁行人必经之处和售货地点。 招贴广告多数是用制版印刷方式制成,供在公共场所和商店内外张贴。当然,也有一些出于临
3、时性目的的招贴,不用印刷,只以手绘完成,此类招贴广告属POP广告性质,如商品临时降价优惠,通知展销会、交易会、时装表演或食品品尝会的时间、地点等。这种即兴手绘式招贴广告,有时用即时贴代替,大多以手绘美术字为主,有时兼有插图,且较随意、快捷,它不及印刷招贴构图严谨。优点是:传播信息及时,成本费用低,制作简便。,印刷招贴可分为公共招贴和商业招贴两大类,公共招贴以社会公益性问题为题材,例如纳税、戒烟、优生、竞选、献血、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平、文体活动宣传等;商业招贴则以促销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之内容为题材,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商业招贴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 随着今日的宣传媒介愈
4、来愈多样化,招贴的首席宣传效率地位已被夺去。但是,随着80年代以后电子制版的出现,招贴设计师吸引了尖端技术,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引人注目的表现语言。招贴具有的许多优点是其他任何媒介无法替代的:招贴能够大量复制,时常出现在人流量大,人口密集的地方,时效性强、信息传递快; 招贴广告的画幅远远大于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因此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今社会,招贴以它包罗万象的表现内容及形式,独具特色的魅力,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设计艺术种类。,美国12张纸大型招贴(15243048mm)奥迪汽车招贴广告将车型照片分成前后两部分,形成两幅招帖,并排贴在同一招贴栏内,产生一种强烈
5、的戏剧性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招贴广告的特征:,1、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准确地传达信息 3、广博的社会内容 4、审美作用,第二部分:起步探索中国招贴广告的源与流 招贴这种广告形式在宋代以前已经出现,但是在宋代时被广泛运用。中国最早期的招贴广告是指把文字和图画写到纸上,然后贴到城中繁华地段或城门口,以告示人们的广告形式。这种广告形式主要为官府所用,像把通缉某人的画影图形,四处张贴,就属于这种形式。 1.汉朝的寻人招贴 清代顾张思土风录卷二“贴招子”中记载:“高士奇天禄识余云:齐谐记有失儿女零丁。后汉书戴良有失父零丁。零丁,今之寻人招子也。” “零丁”中国最早的寻人启示 2.唐朝时
6、的招贴广告(1)现存最早的广告实物 隋初时期公元594年(高昌国延昌卅四年)的告白残纸,纸上写有“白官私延昌卅四年甲寅,家有恶狗,行人慎之”等字样 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广告实物。 (2)唐朝的招工广告:“纸榜子” 据唐人李公佐写的著名传奇小说谢小娥传中记载:谢小娥为了报杀父杀夫之仇,女扮男装,年末,她到了浔阳郡(今江西九江),看见竹门上有招贴写着:“召佣者”,小娥便应招受聘了。,(3) 店铺的招贴:“语儿巾” “南方去京华绝远,冠冕不到,唯海路稍通。吴中商肆多榜云:此有语儿巾子”3宋元时的招贴广告 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出现了。早在公元11世纪,中国宋代就开始有印刷招贴
7、广告或在商品中夹带木版印刷的“仿单”。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陈列有中国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印刷广告。广告是用铜版印制的,四寸见方,正中为白兔抱铁杵捣药的插图,相当于今天的商标;左右两边还分别写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提醒人们认清白兔品牌,下部还有一些关于商品及销售方面的说明文字:“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加饶。请记白”。既强调了按时交货、质量不凡,又清楚地告知客户订货优惠多多,而且还有白兔作为防伪标记,图文并茂,印刷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这则广告通过铜版印制工艺完成,能够大量复制,比西方印刷广告早300多年。,中国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印刷广告,4. 明
8、清时的招贴广告(1)果园开园招贴广告“闽俗荔枝熟时,亦以红笺书某处荔枝于某日开园”(2)医家招贴广告都门杂咏中有一段记载医家广告的文字: “满墙贴报博声名,世代专门写得清。怂恿亲朋送匾额,封条也挂御医生。”3)书场“门悬市招”作广告扬州画舫录卷九记载,大东门书场四面围座,中间放有书台。“门悬书招,上三字横写,为评话人姓名。下四字直写,曰:开讲书词。”,第三部分:进步中国近代招贴广告的早期形式与历史沿革,一、西方招贴广告对中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影响 近代招贴广告在中国的出现,是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中华帝国古老大门之后,西风东渐的结果。招贴在中国是舶来之物,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西方招贴广告的起源与发
9、展,以及对中国近代招贴广告产生与发展的影响。1、西方招贴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刚刚起步,新兴的工业家开辟出越来越多的市场后,开始推销他们的产品,这个阶段是现代招贴设计产生并发展的重要时期。1866年,法国的朱尔斯谢雷特(Jules Cheret 1836-1932)在巴黎他自己的印刷厂制作出第一张彩色的石版招贴,象征着现代招贴广告的产生。 2、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招贴进入中国 明末清初,一些外国商船,靠岸后派人四处张贴广告,兜售商品,因为从海上而来,人们称这种张贴画叫海报,但数量很小。海报的大规模出现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当时中国沿海沿江地区被迫开放,外国资本纷纷进入各个通
10、商口岸。为了向中国大力倾销商品,抢占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产品广告宣传。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早期招贴广告,主要以洋货为主,像香烟广告、银行广告、保险公司广告等,外国洋行为了推广及拓展产品,在其所在国印制大量招贴广告,再带到中国来,最先以上海为发源地,大量发行招贴广告,免费赠送市民客户张挂。 从此,西方招贴广告带着鲜明的殖民烙印侵入了中国,使得中国的招贴广告由早期古老的形式改变为近代以先进的技术、精美的画面、鲜明的商品宣传意识为主的现代招贴时代,二、我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开端与发展,1、中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出现 如果说1886年出现于巴黎街头的多色印刷的版面画是近代招贴的开始时期,那么我国近代招贴广告的产
11、生则以鸦片战争时期前后出现的带有明显商业色彩的招贴为标志。它们虽然带着一定的半殖民地色彩,但却以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到千家万户,因此,应该说是我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发展与开端。,鸦片战争时期前后的招贴及布告实例,2、彩印招贴广告的出现和发展 彩印广告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沿海一带,明末清初,一些外国商船,靠岸后派人四处张贴广告,兜售商品,因为从海上而来,人们称这种张贴画叫海报,但数量很小。1904年上海文明书局进口了彩色印刷机,中国开始有自己印刷的彩色印刷品。 到1915年,上海已引进了可以用三色印刷,多达十二种颜色的彩色印刷机,印出的广告与原样几乎没有差异。中国的商号、公司开始与洋广告一争高下。
12、在那个时代彩色印刷技术刚刚起步,其它印刷品也很少,能得到一张彩色广告画,对一般人来说也是不易的事,逢年过节,张挂起来,一方面增加喜庆气氛,另一方面商家也借此达到了宣传产品的目的,这就是中国最早因商品推销形式而产生的实用艺术。 从老广告上面的月历时间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老广告大部分为清末民国的东西,而且图式种类繁多,制作广告的商家也是五花八门,样样都有,可见当时采用彩色印刷做广告已非常普遍。在旧中国,由于商品宣传而产生的老广告,从内容到形式,不可避免地都要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媚俗的影响。 上海是广告招贴画的发源地,也是广告画发行量最大的地区。1937年上海沦为“孤岛”期间,是上海月份牌画最黑暗的年
13、代,不仅出版了很多诲盗、色情、恐怖的作品,而且由于战火连绵,国内市场萎缩、海外销路断绝,广告招贴画的出版、发行也几乎停顿。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告招贴画虽一度有所恢复,但由于当时彩印画片业粗制滥造、抄袭拼凑之风盛行,内容日趋颓废,所以,到上海解放前夕,广告招贴画的出版几乎处于寥寥无几的境地。,3、近代广告的成熟与艺术化 中国的年画采用木版套色印刷,从宋代开始,中国就有挂年画贴对联的习俗,老百姓喜欢的题材是“灶王”、“门神”、“财神”等,当时的商人看中了这种形式,大量复制,边款上面配以商品广告。 到了清末民初,老广告由赠品转变为商品,在市场竞争中,促使这一画种形成色彩鲜艳明快,题材内容多样的特点。除
14、了“灶王”、“门神”、“财神”外,还逐渐吸取了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带有各种民间文化特色的内容。 二十年代初,美女图案开始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后来越来越多。美女图案源于中国的仕女画,它吸收了西洋画的环境布置、装饰和效果,这些广告大都印制精美,有的还在上面烫金,显得十分华贵,为当时的百姓所青睐。到了20年代后期,广告中的美女们开始带有唐代的丰腴娇艳的风格。到了30年代,老广告中的美女都变成了“时髦女郎”,一个个弯眉细眼、圆润光洁、甜媚世俗。到了40年代,画家们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时髦女郎及其养尊处优的城市场景作为最重要的表现内容,女人形象更突出,也较少绘制背景和繁杂的花边了,最后连月份也省略了,成为纯
15、粹审美消费的“美女图”。 ,中国近代招贴广告发展(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间的广告)从上世纪初开始到上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与当时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繁荣有着紧密联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充斥着香烟、化妆品、药品等行业的招贴广告,那时期出现于香烟广告中的美女月份牌尤为盛行。 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由于日本侵华和对广告的操纵,使广告开始出现颓势,宣传封建迷信、色情、赌博等等腐朽堕落的题材泛滥成灾并湮没了近代广告曾经的光彩今天当我们欣赏着当年那一幅幅精美的广告图片时,可以说,它的成就与古代广告及现代广告足可三峰并立,共耀同辉而不逊一分颜色。 中国近代老广告招贴图片,第四部分:中国现代招
16、贴广告的现状与发展,一、新中国初期至文革时期:1、受苏联等国招贴艺术的影响:苏联的政治宣传海报和波兰的电影宣传海报深深影响了50年代的宣传海报创作,这种借鉴对于中国招贴艺术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也是中国招贴艺术的艺术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的一个经验。195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副牌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苏联理论家维依凡诺夫等著的谈政治宣传画一书,虽然这本书仅是由发表在苏联艺术杂志上的两篇文章组成,但是它却是当时有关宣传画的经典著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关于宣传招贴画的理论大都来源于此。2、宣传画招贴为政治服务:宣传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宣传建国方略、参与政治运动等方面,始终走在造型
17、艺术的前列。 50年代未至60年代初,宣传画已经到了高速发展期,从事各个画种的画家都在画宣传画,关心宣传画,如油画家邵晶坤的向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学习、詹建俊的棉花增产指标;国画家蒋兆和的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林锴的颗颗金,粒粒黄,合作化道路真正强。而对于宣传画和其他美术作品的区别,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最主要的区别是它必须及时地明确地宣传政策,以指导群众的工作方向、斗争目标,虽然别的艺术也须如此,但在宣传画上是更强一些。,新中国初期招贴广告,二、改革开放时期至今:,1、招贴广告现代设计手法: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洞开,中国的招贴广告在艺术上借鉴了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国家的招贴艺术
18、手法。可以说,作为招贴艺术,中国的广告设计工作者吸收和借鉴了不少国外同行的经验和作法。中国的现代招贴广告在观念上,在功能上、在语意和形式表现上,都备受东西方商业、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中国现代招贴设计的发展形成了新的设计需求。(一)要具备个性化设计需求。 (二)具备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三)地域本土化设计需求,所指的实际是设计师在本土所处环境通过思考,而逐渐形成的设计思想。2、营销观的兴起:20世纪由于图形设计师的出现和介入,使招贴广告更注意商业功能,有些设计师受美术领域中立体派、未来派、分割派、构成派、超级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较大,使招贴的表现形式有了较大变化。我国自80年代引入西方市场学之后,90年代开始对包括招贴在内的各种广告形式的市场营销观念有初步认识,正待进一步吸引、消化和完善。,靳埭强的招贴设计,谢谢观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