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1)地球与地球运动1经纬线的应用1.划分半球 东半球_西半球_南半球_北半球_2.定距离 同一经度上纬度相差 1的水平距离约为 111 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 1的水平距离约为 111 千米3.定方向4.定位置2经纬网的应用1.绝对位置 2.相对位置 南北:北极为最北点,南极为最南点 东西:step1:确定劣弧段(两点间的弧度小于 180的弧段)step2: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向3.确定两点间最短航程问题(画图判断)在地球表面上,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 180,则经过两点的大圆是经线圈,这两点的最短距离需经过极点。同半球 北半球先向正北,经过北极点
2、后向 正南方向,南半球反之。北北北南 or 南南南北 异半球 确定劣弧,在考虑经过哪个极点。 (2)若两地经度差不等于 180,则经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程不经过极点。(3)晨昏线为大圆。【例 1】:极地考察站 地理坐标 建站时间长城站 6213S ,5857W 1985.2.20中山站 692224 S,762240 1989.2.26黄河站 7855N,1156 E 2004.7.28昆仑站 802501 S,770658E 2009.2.021) 我国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2) 在黄河站看北极星的仰角为A.11
3、05 B. 1156 C.7855 D.903) 在我国长城站的昼长为一年中最大时A.长城站、中山站和黄河站的昼长均为 24 小时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成逆时针流动C.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正值小麦播种季节D.圣地亚哥为多雨季节4) 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 千米 B.1020 千米 C.1220 千米 D.1420 千米【例 2】:60 3070 2930 20 124 1251)A、B 两点的地理坐标 2)A 在 B 的_ 方向0【例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 点的经纬度为_ C B A2)B 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半球 203)若一架飞机从 C 点经过 B 点飞到 A 点
4、, 90其飞行方向为先向_后向_60 40【例 4】:某人从赤道以北 40 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方向各走 100千米,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 出发点东北 D 出发点以东【例 5】:我国某城市夏至日正午房屋影子为零,若在夜晚观测北极星,则其仰角为_【例 6】:读图: DA.从 A 到 B 的方向是:向西南 A B.从 C 到 D 的方向是:从东北到西南C.A 到 B 的方向同 C 到 D 的方向相同D.A 到 B 的方向同 C 到 D 的方向相反 CB3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1.影响因素 总体:太阳辐射强度 日照时数具体:1)太阳高度角:纬度高低 反比
5、2)地势高低: 海拔高低 正比 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小3)天气状况: 水汽越多(反) ,云层越厚(反) ,大气密度越大,削弱作用越强。同时天气状况也会影响到光照时间的长短2.分布规律AB1)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2) 极值区及成因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较少,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
6、乏。4时间和日期的计算和应用1.地方时: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例:2008年5月8日北京时间约上午9时登峰,旧金山(西八区)当地时间是_2.时区:(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两端的界限?15X
7、7.53.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2)计算公式H A=90丨 A 点所在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丨 5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A 图中若弧 AB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弧 BC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D B F C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 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 18:00与晨线(或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 90的经线,在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是 12:00在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是 00:003.确定日期和季节(1)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 3 月 2
8、1 日或 9 月 23 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2)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日期是6 月 22 日前后,节气是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日期是 12 月 22 日前后,节气是北半球冬至日。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 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度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并可进一步深入求某地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夜长或
9、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 90且大部分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6光照图的判读光照图形式多变,进行判读时,除了利用上述简介的一些方法外,还要抓住以下关键的“点、线、面” 。解题关键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
10、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太阳直射点 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 ;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切点: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纬线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一条是太阳直射经线(昼半球中间经线) ,另一条是 0 时经线(夜半球中间经线)点极点无东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无地方时,无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极点的太阳高度即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致每年 3 月 21 日至 9月 23 日,北极点为极昼,南极点为极夜。只在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
11、到昼的界线为晨线,昏线则相反。太阳高度为0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晨昏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与经线在赤道处的夹角度数就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冬至日和夏至日,夹角达最大,为 2326晨昏线晨线与经线的交点是日出,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是日落线日期分界线 0 时或 24 时所在经线和 180经线(理论上) ;沿地球自转方向,超过 0 时所在经线日期加一天,超过 180经线日期减一天面昼夜的范围,南、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范围若越向北,昼越长,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北极圈出现极昼,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出现极夜,日期为 12 月 22 日前后。只在每年 3 月 21
12、 日和 9 月 23 日前后,南、北极点周围无极昼、极夜现象【例 7】:北半球冬至日,北京 7 时 33 分日出,16 时 53 分日落;下图为 40N 的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当时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夜长分别为20W A.1 时 40 分,14 小时 B.10 时 20 分,12 小时C.2 时 20 分,10 小时 D.2 时 20 分,14 小时2)当图中 的角度逐渐缩小至最小时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70W 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不断缩小D.华北地区进入沙尘暴高发季节【例 8】:如图所示,图中圆圈表示某条纬线,A 点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A1)
13、若 A 点的地理坐标为(80N,150W) ,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则国际标准时间为_时2)若 A 点的地理位置为(70N,30E) ,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B 点为 A 点通过地心的对称点,则 B 点的纬度和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A.70N 70 B.20S 20C.20N 20 D.70S 70【例 9】:图为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图乙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部分) ,当地球公转速度为 M 时 A速度 M BD0 月份 C图甲 图乙1) 此时有关太阳直射点的说法:在_半球,向_运动2) 若此时乙图 AB 弧表示夜弧,则乙图外圆圆圈的纬度最接近A.80S B.70S C.10N D.70S【例
14、 10】:下图是经纬网图,已知 M 地位于赤道,N 地比 P 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纬线以内为极昼;再过 8 小时,N 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1) 、 (2)题。30 60N 30P6030M 30(1)此刻,太阳直射A 世界著名渔场 B 世界著名油田 C 暖流流经地区 D 热带沙漠地区(2)图幅范围内A 此刻,各地在同一日B 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C 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D 此季节,N 地原野一片枯黄思路点拨: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解答过程中需要运用以下几点:(1)同纬度的两地,东边的地点总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日落。(2)直射点的维度
15、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互余。(3)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时为当地地方时 12 时。(4)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规律方法:借助北京时间,快速地判断不同日期所占的范围(1)当北京时间为 8 点时,地球上今天、昨天范围各占一半;(2)当北京时间为 20 点时,全球各地属于同一天;(3)当北京时间大于 8 点而小于 20 点时,地球上今天的范围大于一半;(4)当北京时间小于 8 点或大于 20 点而小于 24 点时,地球上今天的范围小于一半。注意:Q.为什么北极星高度是所在观测点的纬度?南半球看不见OA 垂直于地平线,所以角1+角2=90又因为角2+ 角3=90所以角1= 角3角1为北极星的高度角3为当地的纬度所以北极星的高度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180经线为几点(地方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面积就占全球 24 分之几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上和 180经线重合。当 180经线地方时为 000 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之后,全球新的一天是从 180经线开始以每小时扩大 15的速度向西逐渐扩大,所以当 180经线为几点(地方时)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面积就占全球 24 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