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03176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第一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目的要求 理解转动惯量,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定理; 理解力矩的功和转动动能,动量矩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能熟练运用其分析和计算有关刚体定轴转动的力学问题。 教学内容 1刚体的转动惯量,刚体绕定轴转动定理; 2刚体的力矩的功和转动动能 3刚体的动量矩和动量矩守恒定律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目的要求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程。理解气体的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内能概念。2.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统计解释。 理解能量自由度均分原理; 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了解玻耳兹曼分布律,平均碰撞频率和自由程概念。 教学内容 理想气体状态程与理想气体的压强; 能量自由度均分原理

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玻耳兹曼分布律; 平均碰撞频率和自由程第三章 热力学目的要求 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有关概念(内能、功和能量) 。能熟练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内能、功和能量。 2.理解气体的摩尔热容量概念。 3.能计算理想气体准静态循环过程如卡诺循环的效率等。 4.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教学内容 1. 热力学平衡态和气体物态方程; 2.气体分子的统计分布规律; 3.气体内运输过程; 4.热力学第一定律; 5.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 6.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

3、和不可逆过程及熵; 7. 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8.相变第四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目的要求 掌握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2.掌握电力线,电通量,真空中的高斯定理;能熟练运用叠加原理计算一维或简单二维问题的电场强度,能熟练运用高斯定理计算具有一定对称性(球、轴和面对称性)的电场分布。 3.掌握电场力的功。理解电场强度的环流。 4.掌握电势差,电势,电势迭加原理及电势(能)与电势(能)差的计算。理解等势面。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电场,电场强度叠加原理;高斯定理; 3.静电场环流定理,及电势;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4.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第五章 稳恒磁场目的要求 1.

4、掌握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场中的高斯定理; 2.理解毕奥沙伐定律。 。能利用其计算磁感应强度; 3.理解安培力和洛仑兹力,载流线圈的磁矩,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力矩。磁力功,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了解霍尔效应。 5.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电磁感应现象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动生电动势,用电子理论解释动生电动势。 教学内容 1.磁场中的高斯定理;2.毕奥沙伐定律; 3.安培环路定律; 4.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霍尔效应; 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电磁感应现象。第六章 机械振动与波目的要求 1.掌握谐振动及其特征量(频率、周期、振幅和周相) ,

5、2.掌握旋转矢量法。能建立谐振动运动学方程。理解谐振动的能量; 3.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掌握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 4.了解; 理解,纵波和横波,波速、波频与波长的关系; 掌握平面简谐波方程的物理意义,能熟练建立平面简谐波方程或由波动方程求波长和波速等物理量; 7.了解波的能量、能流、能流密度; 8.理解惠更斯原理,波的迭加原理。能计算波的干涉加强和减弱位置; 9.了解驻波,了解多普勒效应。 教学内容 1.谐振动运动学方程,旋转矢量法,同方向不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 2.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惠更斯原理,波的迭加原理; 3. 波的干涉、现象,驻波; 4. 多普勒效应第七章 物理光学目

6、的要求 1.理解光矢量。了解相干光的获得。 2.掌握杨氏双缝干涉。能计算光程与光程差,并能运用其分析与计算干涉条纹位置,处理等厚干涉(劈尖牛顿环) 。 3.理解等倾干涉。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 4.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能计算和确定单缝衍射条纹位置和宽度, 5.理解半波带法。理解,能根据光栅方程计算光栅衍射主极大明条纹位置。理解光学仪器的分辩率,能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伦琴射线的衍射,布喇格公式。 7.理解自然光和偏振光,马吕斯定律,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布儒斯特定律。 8.了解单轴晶体中光的双折射。 教学内容 1. 光的干涉; 2. 光的衍射; 3.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4. 光学仪器的基

7、本原理; 5.光的偏振;6.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7.光的量子性 8.现代光学基础。第八章 量子物理基础目的要求 1.理解原子的核模型。原子光谱的规律性。玻尔氢原子理论。能级。理解德布罗意假设并能计算波长与频率。 2.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理解不确定性关系。了解电子衍射实验。 3.理解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了解薛定谔方程。了解氢原子能量量子化、解动量量子化、空间量子化。了解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了解电子自旋及四个量子数。 4.了解产生激光的基本原理。激光的特性。 教学内容 1.原子光谱的规律性。玻尔氢原子理论; 2.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理解不确定性关系; 3.薛定谔方程,电子自旋及四个量子数; 4.激光及激光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