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教育与心理测量学试卷 出卷人:邹英豪 学号:101011029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0.5*20)1.参照点是绝对零点的量表是( )A命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等距量表 D 比率量表2.心理测量对象是( )A外部行为 B 身体状态 C 心理品质 D 精神状态3.下列对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4.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 )的客观性。A.测验的刺激 B.对反应的量化 C.绝对的标准 D.
2、对结果的推论5.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 )研究。A、大量测验 B、数量化 C、本土化 D、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6.一个儿童的实足年龄是 8 岁,心理年龄是 10 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 A.80 B.115 C.125 D.1357.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A. 稳定性 B.准确性 C. 可信度 D.区分性8.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 )测验的信度。A. 高估 B.低估 C. 忽略 D.不清楚9、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 ) ,标准差为( ) 。 A、11;4 B
3、、12;5C、9;2 D、10;3学院_班级 姓名 学号210. 发展常模就是( ) 。 A、团体的分数 B、个人的分数C、年龄量表 D、常模11._指的是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A 构想效度 B 内容效度C 预测效度 D 效标效度12.选择题的难度要( )猜测概率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要求13.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该排除( )。 A、 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B、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C、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D、临床观察和记录14.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 )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A、0.9 B、0.7 C、0.8 D、1
4、15.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 )。 A.大 B.低 C.小 D.不变 16.以学习成绩为效标,得到某一智力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为 0.80。将此测验用于预测时,其测验结果可解释学习成绩变异的( )。 A.16% B.20% C.64% D.80%17如果测验考虑到两个复本实施的时间间隔,并且两个复本的施测间隔一段时间,则称( )。 A. 重测复本信度 B.重测信度 C. 复本信度 D.稳定与等值信度18.项目分析时一般将总分最高和最低的( ) 的被试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A7% B17% C37% D27%19. 鉴别指数 D 的计算公式 D=( ) 。 A
5、PH+PL BPH-PL C (PH+PL)/2 D (PH-PL )/220.( )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 A、应试技巧 B、反应定势C、应试动机 D、焦虑倾向二多选题(1.5*16)1.测量的三元素( )A.数字 B.法则 C.量表 D.事物32 理想单位具备的条件( )A 相等的价值 B 确定的意义C 相等的意义 D 确定的价值3.等距量表可以( )A加 B 减 C 乘 D 除4.心理测量的性质( )A客观性 B相对性 C间接性 D标准性5.心理测验按测验要求分为( )A最高行为测验 B 典型行为测验C投射测
6、验 D 客观测验6. 我国目前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验有( )。A、人格测验B、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智力测验D、心理评定量表7.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 (A)EPQ (B)MMPI (C)16PF (D)WAIS8.rxx信度系数,下列( )情况属于极端情况。A. rxx=0.90 B.Rxx=0.80 C.rxx=0.00 D.rxx=1.009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有( )A.统计分析法 B 命中法C经验推测法 D 专家判断法10.效标效度根据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又可分为( )两类。A同时效度 B 内容效度C 构想效度 D 预测效度11目标参照测验的预测方法有( )A前测后测
7、方法 B 已接受教学组未接受教学组方法C对照组方法 D 命中法 412. 常用的导出分数包括( ) 。 A 百分等级分数 B 标准 Z分数 C T 分数 D IQ 分数13.测量的标准误与信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小 B. 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C. 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大 D.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14.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包括( )。 A.主试者的影响因素 B.测验情境 C.其他干扰因素 D.被试者的影响因素.15.测验的客观性包括( )的客观性。 A、绝对的标准 B、测验的刺激C、对结果的推论 D、对反应的量化16、分析一个测验的质量,一般需要_等指标。 ( ) A难度
8、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三判断题(0.5*12)1.题目难度过大或过小,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小 ( ) 2.百分等级分数越小,表示测量成绩越优秀 ( ) 3比内西蒙量表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 ) 4.信度即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 5.最高行为测验要求有较高的表面效度. ( ) 6.世界上第一个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 ( ) 7.测验项目的难度越大区分度越高 ( ) 8.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难度计算与常模参照测验相同,一般以通过率来表示。 ( ) 9.克龙巴赫 a系数中,a 值是测量信度的下界的一个估计值. ( ) 10.MMPI属于智力测验 ( ) 11.如果一个项目的通过率为 1, 则
9、表示所有被试全都不能通过。 ( ) 12 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均属最高作为测验。 ( ) 四填空题(每一空 0.5分,共 20空)1.信度受_的影响,效度受_和 _的影响。2.相关系数的值域_,信度的值域_. 3._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4.对一般性测验而言,项目难度的一般标准在 之间,鉴别指数 D 在 以上,题目评价才是很好 5. 心理测量的量表属于_量表,通过统计学方法可将其转变为_量表。56、测验的效度高,其信度_高;测验的信度高,效度_高。 7、测验等值的条件主要有同质性、 、公平性、可递推性、_、样本不变性。8、从理论上讲,平均难度水平为_
10、时,才能使测验分数分布范围最大,信度_。 9、项目难度影响测验的编排,一般按照由_到_的顺序编排.10.测验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为_测验和_测验。五简答题(5*5)1.测验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是什么?2.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的基本结构如何组成?3. 为什么说心理测量是间接测量?4. 试题难度对测验有哪些影响?5、目标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六计算题(共 25分)1、某智力测验的信度r= 0.75,某次施测得到标准差为3.00,则该测验的测量标准误是多少?若某被试得分为100,试估计其真分数1.95的置信区间。(5分)2、某考试施用于11名被试,各被试在各题得分列于下表。 (1)求第
11、3 题的难度(得分率) 。 (2 分) (2)求第 1 题的高低分组区分度(3 分)考生题号满分值A B C D E F G H I J K1 3 3 3 0 3 3 0 3 0 0 3 32 5 5 0 5 5 0 0 5 5 5 0 03 10 8 8 5 9 10 3 7 10 10 5 74 12 10 12 7 8 5 5 9 8 7 6 7合计 26 23 17 25 18 8 24 23 22 14 173.信度为 0.8 有 40 个题目的测验,要提高信度到 0.90,需要增加多少题目?(5 分)4表 43是某学科测验的模拟资料,有选择题也有其他“主观性”试题,试求析半信度并作
12、校正。 (10 分)表 43被试 1 2 3 4 5 6 7 8 9 102 2 0 2 0 0 2 0 2 20 2 2 0 2 0 0 2 0 20 0 2 2 2 0 2 0 0 0客观题 0 2 0 0 2 0 0 2 2 0主 5 7 4 6 6 2 4 5 3 466 5 5 4 7 1 6 2 4 511 14 9 10 16 5 12 8 10 13观题 10 16 8 12 15 6 15 11 9 8答案一、单选题15 DCBCC 610 CBADC1115 BABAA 1620 CADBB二、多选题1、ABD 2、AB 3、AB 4、ABC 5、AB 6、ACD 7、AB
13、C 8、CD 9ACD 10、AD 11、ABC 12、ABCD 13、BD 14、ABCD 15、BCD 16、ABCD三、判断题16 712 四、填空题1、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2、 【+1,1】 , 【0,1】 3、常模团体4、0.3-0.7、0.4 5、顺序,等距 6、一定,不一定7、等信度, 对称性 8、0.50, 最高 9、易,难 10、目标参照,常模参照五、简答题1、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2、共有十一个分测验,5个为文字测验,6个为操作测验,分别拼成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合成智商3、答:人的心理是内隐的,但心理会制约人的行为;行为是外显的,是可以感知的,是可以测量
14、的。所以可以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进而推测其心理特征。(5分) 在心理测量中,人的行为与其心理品质间的关系只是相关关系,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4、难度影响分布形态、分数离散的程度、信度和项目区分度。5:参照点不同:常模参照测验参照点是常模,目标参照测验的参照点是行为标准;出发点不同:常模参照测验的基本出发点是度量与比较个体间的差异,目标参照测验的出发点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用途不同:常模参照测验适用于选拔性考试和总结性评定,而目标参照测验适用于诊断和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应用范围不同:常模参照测验广泛运用于能力、能力倾向、成就、人格、态度等特质的测量,而目标参照测验主要应用于学绩测验;分数解释不同:常模参照测验是根据常模, 个体在7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目标参照测验是根据确定的标准,个体是否合格;信度不同:常模参照测验以相关系数为信度指标,在目标参照测验上不适用;效标关联效度两者统计指标不一样;区分度含义不一样。 (答对 5 点即满分)六、计算题1,(1)测量标准误为: SE = 3.00 1 0.75 = 1.5 (2)1.95 的置信区间为: x Z.05/2 SE = 100 1.96 1.5, 97.06,102.942、 (1)P=0.75(2)D=0.673. 5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