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浙江林学院 2009 - 2010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A 卷)课程名称:测树学课程类别:考查 考试方式闭卷 注 意 事 项 : 1、 本 试 卷 满 分 100 分 。2、 考 试 时 间 120 分 钟 。3、 允 许 带 计 算 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绝对形率用( D )表示。A、q 0.1 B、q 1 C、q 2 D、q J2.根据人工同龄纯林直径分布近似遵从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林分中最粗林木直径值大约为林分平均直径的(C )倍。A、1.11.2 B、1.31.4 C、1.71.8 D、2.02.53.依据林木树干材积与树干( A )的相关关系而
2、编制的立木材积表称为一元材积表。A、胸径 B、树高 C、断面积 D、中央直径4.每木调查是指在标准地内分别树种测定每株树木的( A ) ,并按径阶记录、统计的工作。A、胸径 B、树高 C、检尺长 D、检尺径5.树干材积与以树干某一相对高度处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作( A )。A、正形数 B、绝对形数 C、实验形数 D、胸高形数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得分评阅人得分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26.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是反映林分( C )高低的重要依据。A、密度 B、特征 C、立地质量 D、标准7.测量胸径时,围尺实际长比标准尺长,则测
3、量结果与真实值比较( B )。A、一样 B、偏小 C、偏大或偏小 D、偏大8.可直观地帮助我们判断两变量回归类型的图是( C ) 。A、直方图 B、折线图 C、散点图 D、饼图9.实验形数是( C )提出的一种立木干形指标。A、希费尔 B、普莱斯勒 C、林昌庚 D、斯马林10. 应用角规常数为 2 的水平角规测得某马尾松林分 20 径阶的相割株数为 4 株,相切株数为 1 株,则该径阶断面积为( D )m2/ha。A、5 B、4.5 C、 10 D、9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 林分密度 考虑了林分中个体的多少,但没有考虑个体的大小及其空间格局。2.角规控制检尺时,凡是属于
4、与视线相切和相割的树木,都要实测其 胸径 。3.一般材积表是根据材积与 胸径 、 树高 两个因子的函数关系编制的材积数表。4.原条直径检量时应在离大头斧口(或锯口) 2.5 m 处检量,以2cm 进位,不足 2cm 时,凡足 1cm 进位,不足 1cm 舍去,经进舍后的直径为检尺径。5. 经济用材 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低,随径阶增大而逐渐上升,以后上升速率变缓,到特大径阶之后有时略呈下降的趋势。得分- -36.同龄纯林直径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变化,平静直径由小变大,变动系数由 大变小 ,偏度由 左向右 ,峰度由高峰态到低峰态。7. 角规测树时,Fg 越小,测量误差 越大 ,仪器
5、误差 越小 8. 在树高曲线上,与 林分平均胸径 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为林分条件平均高。9. 单木生长模型分为与距离有关的模型 和与距离无关的模型 两种。10 森林生物量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空间中森林植物群落在其生命过程中所产干物质的累积量。11林分密度指数为现实林分的株数换算到 比较直径 时所具有的单位面积林木株数。林分中所有树木可能拥有的 潜在最大树冠面积之和与林地面积的比值为 CCF。 12相对直径是林分中 个株林木胸径 与 林分平均胸径 之比。13.树木干曲线由下向上,依次是凹曲线、 与 X 轴平行线 、抛物线、和 过原点直线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对于下列叙述,正
6、确的打“” ,错误的打“”1 2 3 4 5 6 7 8 9 10对 错 对 错 错 对 错 对 - 错1林木的形数和形率依胸径、树高的增加而减小。2断面积生长率与胸径生长率的关系是 。DgKP3地位指数法是利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来平均立地质量。4原木长度为原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最长处的距离。得分- -45同一小头直径和长度的原木,削度大的实际材积比削度小的为小。6二元材积表不可以由一元材积表导算。7同一长度的树干造材时,削度大的树干用材部分长度较削度小的长。8树木的干重比与含水率成反比关系。9应用收获表预估现实林分蓄积量时不需要计算现实林分的疏密度。10断面积是林分密度指标之一。四、简答题(每
7、题 5 分,共 20 分)1.绘简图并说明布鲁莱斯测高器在坡地测量时的三种情况。2.简述林分疏密度的确定过程及计算方法。调查、确定林分的平均高、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根据林分内优势树种确定最合适该林分的标准表,由林分的平均高在表中查出相应高度标准林分的每公顷胸高断面积计算疏密度P=G 林/G 标3.简述编制一元材积表的内业工作步骤。4.伐倒木近似求积式有哪几种?在测算截顶伐倒木材积时,分别应测得分- -5得哪些因子?伐倒木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伐倒木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伐倒木牛顿近似求积式测:中央直径、大小头直径、长度- -6五计算题(共 30 分)1设:测得某一马尾松立木去皮胸径为 20 厘米,其外侧一
8、厘米半径上有 6 个年轮,K 为 600,材积为 0.2706m3,试计算材积生长量(Zv)为多少立米?(3 分)P=K/nD=600/(6*20)=5%Zv=V*P=0.2706*5%=0.01353m3.据某标准地调查结果:(1)每木检尺的记录情况如下:6 径阶 10株, 8 径阶 18 株,10 径阶 20 株,12 径阶 30 株,14 径阶 20 株,16径阶 14 株,18 径阶 6 株,20 径阶 4 株;(2)在标准地内找到 1 株平均标准木伐倒后做解析木,测得树高为 8.5m,树龄为 20 年,现以2m 一个区分段,做得解析木资料(部分)如下表所示:圆盘号 断面高 年轮数 2
9、0 年带皮 15 年(D)0 0 20 15.2 12.41 1 17 13.1 11.62 1.3 16 12.1 10.93 3 12 8.9 7.34 5 8 5.7 3.55 7 6 3.2 1.56 8 2 1.4问应在哪些位置截取圆盘?(2 分)15 年时标准木的材积是多少?(5 分)请利用平均标准木法计算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 (8 分)设 15 年时树高为 y由上表得 18 年时 8m (20-2) ,14 年时 7m带入 y=Kx+b得方程解为 y=0.25x+3.5所以,15 年时,树高为 7.25m所以标准木体积为V=*(0.1162+0.0732+0.0352+0.0152)/4*2+0.25*0.0152*/4/3=0.0318 立方米第三题不知道了得分- -7六、论述题(共 10 分)从外业和内业两方面,详细论述如何利用角规控制检尺结合现成的一元材积表测算林分蓄积量?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