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大厦集中联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简 要 方 案,2014年3月,系统实施意义,有效服务于智能大厦监控“安全、稳定、集中、高效”而建立的一套专门针对智能大厦各子系统(消防、安防、动环、动力等)而建立的集中监控、综合管理的平台系统,随着我国智能大厦的建设和发展,通信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消防、安防、视频、动环等各种监控系统,其中波及的设备众多,需要操作维护的设备种类及数量也越来越多。面对这种局面,按照以往的传统的方式进行分散的维护和人工监控,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可靠性差,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大厦安全综合监控的发展需要。为确保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对通信设备与通信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2、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新的要求的特点是:强调“物联网”的概念,实现对通信部门的通信配套设备、环境及消防设施实行遥测、遥信、遥控,实现无人值守。这使得对智能大厦(如:中国电信机房)的消防设施、动力设备及环境进行集中监控成为一种趋势。,一、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随着公司通讯装置越用越多,设备管理安全风险加大,急需远程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需要1套平台系统,解决对各地电信大厦各子系统异构通讯结构、异构设备的集中本地综合监控管理,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与管理,维护管理和人员成本增加,需要同1套平台系统,解决远程集中对各地电信大厦各子系统(视频、火灾、环境、电力等)、各通讯设备进行
3、辅助监控、远程查看与维护,系统解决的问题,一、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目前多数系统现状,几大子系统一般独立构建,由独立的子系统厂家建设,没有建立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各大子系统,因此对用户来说需要监控的系统太多,系统维护、可扩展性较差。几大子系统之间没有数据交互,缺少系统之间的联动响应、数据共享,智能化程度不高,往往不能做到无人职守,如:消防系统报警后,安防监控中的图像系统图像未能联动切换、预制点自动定位,驱动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更未建立像短信平台、自动邮件系统等辅助报警发布与共享手段。系统的通讯可靠性较差,某些系统不能胜任连续可靠不间断工作,不能做到24小时无人值守。系统的安全性、
4、可扩展性、可维护性较差,各子系统往往给某智能大厦定制开发,并不能用于扩展某它智能大厦监控,换句话说新建的智能大厦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再次开发,产生多套系统或多个版本,难于维护和功能扩展。系统往往针对具体某智能大厦的现场监控,未能区域性、全国性联网集中监控,不能实现远程集中综合管理,更无法进行远程维护和升级。,目前智能大厦监控软件系统存在的问题,一、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的设计特点,1)系统综合监控消防监控子系统、安防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门禁监控、防盗报警监控)、动环监控子系统、电力报警监控子系统(电缆充气机、电流告警、强电入侵告警、总配线架告警等),强调“综合”二字,在现场实
5、施集中、综合监控,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告警联动响应、多渠道、多手段报警通知途径。2)系统把“集中”二字上升到一个层次,即能实现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智能大厦综合监控系统进行远程联网集中监控、综合管理、辅助监控,可为客户提供“远程二次辅助监控”+“远程维护管理”功能。通过Internet,授权指定的权限和监控点,安装远程监控客户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远程监控智能大厦的各个系统运行情况,做到对智能大厦的“全方位远程无缝”集中监控管理。,一、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的设计特点,3)系统提供的是一个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所谓平台系统即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维护性,具有组态、可重用的特征,在未来新建智能大
6、厦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平台系统提供的大厦图形画面编辑工具、监控点配置工具及各种动态配置修改,无需编程和再开发就能够方便进行新系统的现场实施,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产生较大经济效益。4)平台系统提供远程调试、远程维护功能,也就是说通过平台系统事先可通过各种配置工具进行各种监控画面的编辑、各种数据信息的编辑配置工作,远程智能大厦的监控端将自动从远端获取系统数据,自动同步更新,大大减少现场调试和维护时间。,一、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的设计特点,5)平台系统远程服务端(S端)和本地监控端(C端)均基于广域网、局域网双重运行环境构建,通过配置能够方便在无Internet的环境中搭建
7、局域网进行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工作。6)系统具有可靠、稳定,长期无故障运行的特点,同时系统具有高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组态的特点。7)系统管理模式新颖,功能上具有多个技术创新点,经过包装,系统实施后完全可用于申报国家科技技术奖或创新基金项目,将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的结构设计,各子系统通讯装置、外场设备,一、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结构与架构,C/S模式,B/S模式,设计模式,并非基于工控通用领域组态平台开发,而是基于C/C+、VC+、.Net开发,具有独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系统通讯、内核采用,发挥了C/S
8、模式的高可靠性、高实时性,数据管理分析采用B/S模式,发挥了B/S模式的平台无关、易于展示、远程访问方便、更新方便的优点,多层软件架构体系,二、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子系统模构成,消防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监控,消防报警监控,安防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刷卡设备监控,防盗报警设备监控,动环监测系统,环境参数监控,空调辅助动力设备监控,二、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电力报警监控系统,电力设备报警检测,供配电数据监测,维护与监控画面编辑器,监控画面编辑器,设备远程维护配置工具,1)系统能够适应各种智能大厦(本方案为中国电信大楼)本地安全综合监控,能够运行于本地智能大厦监控中
9、心,实现对本地智能大厦的消防、安防、动环、电力报警等子系统实施24小时不间断集中监控、综合管理。2)系统能够适应本地智能大厦不同通讯方式、不同通讯设备、不同结构环境,采用平台化、组态化软件系统方式搭建,具有高扩展性、稳定性、可靠性的特点。3)系统能适应各个子系统厂家的不同,能够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交互、系统报警联动、报警信息发布与共享,构建本地智能化、综合集中监控平台软件系统。,三、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功能设计,1)系统能够整合各地智能大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搭建远程统一、集中监控平台,提供对各地智能大厦的远程二次辅助监控、综合管理。 2)系统提供通讯设备、采集设备的监视
10、功能,能够远程方便动态掌控各地本地监控设备的运行/故障状态,并进行存储、分析、统计,能够方便地对各种通讯设备卡进行监视和管理。3)系统基于Internet广域网搭建,提供通讯服务器系统,最大设计支持远端1000个以上的连接,通过授权和监控点分配,能够方便公司监控人员、智能大厦监控人员随时随地对智能大厦进行监控和远程维护,大大降低公司调试、维护费用。,三、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功能设计,1)系统具有用户管理模块,能够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功能项的权限,具有安全性高、可管理性强的特点。2)系统能够对监控人员的上下班记录、操作记录、控制记录、报警执行记录、预案流程执行记录进行存储、查询
11、、管理,极大方便系统对监控人员进行跟踪和管理。2)系统能够根据监控人员监督与考核规则提供对本地智能大厦监控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功能。3)能够远程集中对通讯装置设备进行维护、管理、配置、查询状态等,保证了设备的远程集中监视。,三、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功能设计,1)系统能够根据实际规则、报警等级事先制定各种报警发生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流程。在应急、报警事件发生情况下,可以迅速找到指定的应急、报警处理流程,根据处置流程,监控人员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步骤的操作。如:随时调出上级领导负责人、电话、短信通知、信息共享与发布等。2)在处置流程的执行过程中,监控人员随时可以了解各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
12、跟踪和记录,并随时存储处置流程的执行记录,便于事先查询、分析。,三、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功能设计,1)系统能够根据实际规则、报警等级事先制定各种报警发生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流程。在应急、报警事件发生情况下,可以迅速找到指定的应急、报警处理流程,根据处置流程,监控人员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步骤的操作。如:随时调出上级领导负责人、电话、短信通知、信息共享与发布等。2)在处置流程的执行过程中,监控人员随时可以了解各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并随时存储处置流程的执行记录,便于事先查询、分析。,三、智能大厦集中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系统功能设计,Thank You !,感谢各位领导 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