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安全与环保试卷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开课系室 环境与安全工程系 考试日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阅卷人A 卷一、单选题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可将生产过程上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 4 大类。下列因素中( )不在 4 大类范围内 。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2、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下列各组常见粉尘中,都能够发生爆炸的是( )。 A.纸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石英
2、粉尘 B.煤粉尘、粮食粉尘、水泥粉尘、棉麻粉尘 C.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玻璃粉尘 D.金属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木粉尘 3、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不仅能造成设备损毁、建筑物破坏,甚至会致人死亡,预防爆炸 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防止爆炸的一般方法不包括( )。 A.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权限以外 B.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C.使氧气浓度处于极限值以下 D.设计足够的泄爆面积4、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量的系统安全分析,其方法是( ) 。 A.安全检查表法 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C.概率风险评价法 D.故障假设分析法 5、泡沫灭火
3、器( ) ,是常用的灭火器。 A.仅适用于扑灭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类火灾 B.仅适用于扑灭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C.适用于扑灭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类和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D.不适用于扑灭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类和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6、对液体可燃物起始燃烧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着火-燃烧-气化 B.燃烧-气化-着火 C.气化-燃烧-着火 D.气化-着火-燃烧 7.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 ) 。 A 粉尘自燃 B 浓度超过爆炸极限 C 起始能量 D 与空气混合8.下列( )是产生容器韧性破裂的原因。 A、容器材料或其结构部件存在严重缺陷 B、材料介质与周围环境介质产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 C、
4、容器超压D、压力容器常在交变载荷下运行 9 (实验)测定着火点时被测物需持续燃烧( ) A 4s B 5s C 6s D 7s10、LEC 评价法中 E 指的是( ) A.危险性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11、安全评价危险性识别的内容有( ) A.危险源辨识、计算风险率B.判别指标、危险性控制C.计算风险率、危险性控制D.判别指标、危险源辨识12、下列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图中,那一项是化工反应过程中最常见的( ) 。 A BC D13、下列危险程度分级排序正确的是( ) 。 A、24153 B、42531 C、42153 D
5、、2435114、下列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中,属于从根本上防止火灾与爆炸发生的是( ) 。 A惰性气体保护B系统密闭正压操作C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D厂房通风15、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 。 A、管径增大,火焰传播速度也增大B、初始温度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增大C、压力升高,火焰传播速度增大MTSR Tb时间ADT24TpTp Tp Tp TpMTSR TbMTSR MTSR TbTb Tb1 2 3 4 5D、燃烧物的浓度有最佳值16、 用布尔代数化简的主要运算定律不正确的是( ) 。 A 、分配律:a.(b+c)=a.b + a.c B、幂等律:a + a = a C 、吸收律
6、:a.a= a D 、互补律:a.a= 0 17、液体的燃烧速度取决于( ) 。 A、液体的蒸发速度 B、液体燃烧的重量速度 C、液体燃烧的直线速度 D、液体的压力18、下面以右图事故树为例,最小割集正确的是( )。 A、K1= X1,X2 K2=X2,X4 K3= X1,X4,X5 B、K1=X1,X3 K2= X2,X3 K3= X1,X4,X5C、K1= X1,X2 K2= X2,X3 K3= X1,X4,X5D、K1=X1,X3 K2=X2,X4 K3= X2,X319、TNT 当量法的特点是( ) 。 A、计算简单,容易使用 B、计算结果较为准确C、在真实场景下研究爆炸过程D、爆炸等
7、级的确定相对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确定20、既是定性又是定量分析方法的是( ) A、事故树分析 B、HAZOP 分析 C、安全检查表法 D、 LEC 法二、多选题1、爆炸的特征有哪些( )。 A 发光 B 发热 C 高温 D 产生冲击波2、在可燃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对爆炸极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对甲烷爆炸上限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大。事故树图B 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对甲烷爆炸上限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小。C 当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爆炸范围为零。D 当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使混合气的爆炸上限降低。3、气体爆炸实验包括哪些装置( )。 A 燃烧管 B 配
8、气系统 C 点火系统 D 压力探测系统E 数据采集系统 F 时间控制系统 4、热分析的指标主要有( ) 。 A 反应开始温度 B 不回归温度 C 反应速率 D 自加速分解速度5、轻油和原油罐专用附件( ) 。 A 呼吸阀 B 人孔 C 液压安全阀 D 搅拌器6、压力容器安全装置有( ) 。 A 安全阀 B 显示或报警装置 C 安全联锁爆破片装置 D 安全联锁装置7、国内将安全评价分为哪几类( ) 。 A.安全与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8、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有哪些( ) 。 A、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规章制度、规程、规范。B、国内外事故案例。C、本企业事故案例。D、
9、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9、以下哪些是引导词 HAZOP( ) 。 A、NONEB、AS WELL ASC、REVERSED、NO MORE THANE、PART OFF、OTHER THAN10、事故因果链锁理论强调,安全工作的重点是( ) 。 A、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发生于同一时间 E、发生于同一地点 11、危险、有害因素的管理( ) 。 A、危害和影响识别 B、 风险评价 C、风险分析 D、风险控制12、蒸气云爆炸危害评估( ) 。 A 、 TNT 当量模型 B、基于 CFD 技术的扩散模型 C、 TNO 多能模型 D 、基于 CF
10、D 技术的爆炸模型13、重气扩散可采用的模型分析为( ) 。 A、经验模型 B、箱模型 C、高斯模型 D、三维流体力学模型14、对有关闪点影响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点火源与点火源离液面的距离越远,闪点越高B、加热速率越快,闪点越低C、大气压力越高,闪点越高D、物质越不纯,闪点越低15、有关自燃点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B、浓度越大,自燃点越低C、固体粉碎程度越大,自燃点越低D、分子结构越不稳定,自燃点越低三、判断题1、初始压力增大,爆炸极限一定变宽。 ( )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负压操作对安全生产有利。 ( ) 3 根据燃烧的特点,燃烧
11、现象可分为闪燃和自燃。 ( ) 4、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必须要达到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最低温度叫做该物质的闪点。 ( ) 5、有容器时最大反应速率达到时间比无容器时要长,容器质量越大,到达时间越长。 ( ) 6、固定式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 ( ) 7、化工过程中的反应失控聚合反应事故率小于水解反应事故率。( ) 8、蒙德法是在道 F&EI 的基础上增加了毒性的概念和计算。 ( ) 9、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理结果。 ( ) 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适用于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活动。 ( ) 11、从本质上说,间歇式反应工艺比半间歇式安全,连续工艺安
12、全性更好。 ( ) 12、压力容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大于 30 人的划分为重大事故。 ( ) 13、化工生产使用的物料具有难挥发、燃点低、爆炸下限低、点燃能量低的特点。 ( ) 14、对有火灾爆炸危险厂房,通风气体不能循环使用。 ( ) 15、事故树分析是从原因到结果找出与灾害事故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及逻辑关系的分析法。 ( ) 16、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就一定能发生。 ( ) 17、最小割集,能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 ) 18.高斯烟团模型是瞬时扩散。 ( ) 19.蒸气云爆炸(VCE)是石油化工行业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式,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事故形式。 ( ) 20.
13、稳态扩散可将连续泄漏看成 n 个烟团的连续释放。 ( ) 5、事故案例分析案例 1:8 月 6 日 18 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告诉公路 B56 段,20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 B56 附近村民 30 人中毒死亡,285 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 2 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
14、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槽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 B、槽车设计不合理 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 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 ,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是( ) A、槽车液氯破裂 B、标志不清 C、有毒物质 D、作业环境不良 3、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该事故的严重是程度属于(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死亡事故 C、重伤事故 D、一般事故 4、液氯发生泄漏时,人员应往哪个方向跑( ) A 往上风向跑 B 往下风向跑C 往高处跑 D 往低处跑5、针对
15、这一事件,我们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_ 6、如果你是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后你会怎么做来遏制事故的危害?( ) (多选)A、向空气中大范围喷洒强碱溶液B、封锁各个交通路口,禁止车辆进入C、将罐内尚未泄露的液氯进行抽取、收集D、向污染的水源中加入碱性处理剂案例 2:制氢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配套电解制氢设备及其管路等。运行时装置中存有的氢气为 50kg,与制氢装置边缘距离为 30m 处,有 6 个24m3 额定工作压力为 3.2MPa,额定工作温度为 20卧式储罐。作为生产成品的周转储罐。制氢装置与氢气储罐用管道连接。 锅炉点火助燃为柴油。厂内有两个 2000m3 的固定储罐存储了柴
16、油。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 0.85,两柴油罐在同一围堰内,在距制氢系统外部边界 550m 处有一个汽油储罐区,有两个 20m3卧式汽油储罐,储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 0.85,两个汽油储罐在同一围堰内。 相关资料:氢气在 0 摄氏度,0.1MPa 环境中的密度为 0.09kg/m3,所用汽油的密度为 750kg/m3,所用柴油的密度 830kg/m3。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给出: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 1 吨,在贮存区临界量为 10 吨,汽油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 2 吨,在贮存区的临界量为 20 吨。 回答下列问题:7、卧式储罐爆炸时哪个方向最危险( ) A 、A 区B
17、、B 区C、A 区和 B 区D、A 区和 B 区均不危险8、按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1992)给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类,选出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 ( ) A 易燃易爆物质:氢气、汽油、柴油 B 自燃物质:燃煤 C 腐蚀性物质:硫(硫化物)D 有毒物质9选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并指出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 ( ) A 氢气储罐:安全阀 B 制氢装置:安全阀 C 汽油储罐:堵火器 A 区B 区D 汽油储罐:安全阀案例 3:某公司热轧薄板厂的2号加热炉工程由某钢铁设计院设计,某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中标为工程的总
18、承包方。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又将该工程中烟囱的施工(该烟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110m)分包给其下属的第八建筑公司施工,工地总人数约180人,施工人员主要来自南方某县劳务公司,工程由某监理公司进行监理。施工中由第八建筑公司项目部编制了烟囱施工方案,方案中使用的物料提升机为井字架,作为解决烟囱上下料的运输工具,提升机选用了摩擦式卷扬机为动力。第八建筑公司项目部在搭设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人员凭经验搭设钢管井架,搭设后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另外,考虑人员上下,虽设置了钢直梯,但既没按规定设置护圈,也没有设合理的休息平台,施工中作业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基本上乘坐井架吊篮上下。以上情况建设单位
19、、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在检查中都已发现,对吊篮载人一事没有予以制止,对井架无安全防护装置、直梯无护圈及休息平台的设置等问题也没有提出解决办法。当烟囱施工高度达106 m 时,烟囱顶部有13名工人完成绑扎钢筋和支模板作业后等待验收,这其间有5人乘吊篮下去,第八建筑公司的一名质检员又乘吊篮上到烟囱顶部准备进行验收检查。此时地面的卷扬机司机以为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所以拉上制动器后便离机去找人。后因天下雨,烟囱顶部的9人准备下到地面,于是全部乘上吊篮。由于人员过多,质量超过卷扬机制动器的制动力,而吊篮又没安装停靠装置,吊篮开始下滑,又因无断绳保护装置,致使吊篮无任何保护直落地面,地面也没按规定装设缓冲装
20、置,过大的冲击及振动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10.使用物料提升机提升应做到( )。 A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提升机架体和乘吊篮上下B.在有人员乘吊篮上下时必须由专业司机操作注册安全工程师成绩C未经技术人员许可,一般不允许乘吊篮上下D.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提升机架体,但可以乘吊篮上下11提升机应具有的安全防护装置有( )。 A.安全停靠装置或断绳保护装置B.楼层口停靠栏杆、上料口防护棚C.吊篮安全门D紧急断电开关12提升机的日常检查由作业司机在班前进行。在确认提升机正常后,方可投入作业。检查内容包括( )。 A. 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B. 地锚与缆风绳的连接有无松动C吊篮运行通道内有无障碍物D.作业司机的视线是否清晰或通信装置的使用效果是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