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2声音的特征说课稿.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018945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声音的特征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2声音的特征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2声音的特征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2声音的特征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苏科版第一章声音的特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内容是声现象一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声音三大特征,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懂得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声音的响度、音色和声音的传播时间。难点: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3、教学模式:自学阅读,讨论与探究,通过各种探究实验和自主实验完成本节教学目标。二、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与器材准备指导:可利用录相、投影仪、收录机(磁带 )甚至多媒体课件,看各校的具体情况或教师、学生准备的情况。各种自主实验器材,如各种乐器、音乐

2、磁带、响铃、钢皮尺、橡皮筋、木梳子、硬纸片、纸条、自行车、衣架、脸盆、水、音叉等,只要是老师、学生想到的都行。三、学情分析:本节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有关,只是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和缺少理论知识,但是学生们都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表象,很容易联系到本节的知识中来,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兴趣将会很浓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声音的三大特征和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五、教学过

3、程设计:1、导入新课:让学生分别用口琴、长笛或电子琴等演奏美妙动听的乐曲,让学生谈感受,从而引入声音的特征。2、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活动一:拿出大鼓,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怎样才能使鼓面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应该使鼓面振动的幅度更大些,关键是设计一种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大小的方法。如在鼓面上撒些纸屑,通过纸屑向上跳的高低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也可以将鼓侧放,然后将细线悬吊泡沫塑料小球与鼓面接触,通过泡沫小球向外弹的远近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方案?活动二:拿一根钢皮尺(或锯条)把它夹紧在抽屉缝里,伸出来的部分要长一些,并保持不变。用手指拨动钢皮尺(或

4、锯条) ,一次用力拨,一次轻轻拨。对比观察钢皮尺弯曲的程度,用眼看钢皮尺振动情况(振动幅度的大小) ,用耳听钢皮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强弱,并把观察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声音响度用力拨轻轻拨活动三:同学们可以用手摸喉头,发出强声和弱声,感觉一下喉头的振动幅度哪次大,哪次小。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同学们分析讨论,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并归纳结论。3、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活动一:拿一张硬纸片,用同样的力在木梳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此,听一听纸片划过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声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将声音的高低与纸片划过时振动快慢联系起来(划得快时,同一时间内硬纸片跟梳齿

5、的接触次数多,也就是说,每一秒钟纸片振动的次数比较多。反过来,划得慢时,硬纸片每秒振动的次数就少了) 。将将观察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划动方式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快划2慢划活动二:将一根钢皮尺放在桌边上,一头伸出桌面,一只手压紧放在桌面上的部分,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外部分(尺的弯曲程度相同) ,尺子就会振动并发出声音。改变伸出桌面尺子的长度,一次伸出四分之三,另一次伸出四分之一长,看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比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关系,并把观察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尺子伸出桌面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四分之三长四分之一长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同学们分析讨论,音调与声源振动频

6、率的大小的关系,并归纳结论。4、辨别声音活动一:让后排的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辨识刚才是哪一位同学在朗读。活动二:让会乐器的同学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同学们是否能区分出每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并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这些声音。活动三:用收录机播放音乐磁带,同学们欣赏之后说一说这些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如钢琴演奏的秋日私语 、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 、小提琴演奏的梁祝等。 )通过上述活动,体验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品质,感悟音色的含义。5、随堂练习声音的三个特征为 、 和 。声音的 叫做响度,响度跟声源 有关,振幅大,响度 。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的尖,这是指声音的特征中

7、的 。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的位置叫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D、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无关闻声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的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6、科学探究1、在收音机的喇叭处挂一根绸条,把收音机开关打开并开大音量,观察绸条会怎样?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2、你可以就地取材,让物体发出声音,研究物体

8、在发声时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3、设计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测量。4、实验描绘音叉振动的“波形” 。用蜡将一小段细导线 A 粘在音叉 B 的一个叉鼓端上(导线弯折向下) ,将音叉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音叉刚好水平地位于桌面上方。找一块玻璃 C,用蜡烛的烟火将其一面熏黑,将熏黑的玻璃板放在音叉下面(熏黑一面朝上) ,用手指弹击音叉,让其振动,以适当的速度沿桌面拉动玻璃板,导线就在玻璃板上划出波形实际做做看:(1)以不同的速度拉动玻璃板;(2)换用不同的音叉重复上述实验。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 课本 P14 1初中物理课改说课材料泰兴市西城中学 刘为民第三章 光现象 第四节平面镜一、教材

9、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内容是光现象一章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掌握平面镜的特点和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用对称法画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3、教学模式:通过观察和思考以及探究实验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二、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器材准备深色玻璃板(蓝玻璃)一块、相同的棋子各一枚、白纸一张、直尺一把、白色光屏(或白纸)一个;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教学老师了解有关对称的知识。三、学情分析本节平面镜学生并不陌生,但要理解成像的特点还是比较困难的,必须通过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四、教学

10、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体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学会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信息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会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平面镜成像,回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而导入新课。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得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

11、。怎样才能确定像的位置,测出像的大小是本实验的关键。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不便直接测量、确定像的位置。故实验中利用了一枚与物完全相同的棋子 B,并通过棋子 B 与棋子 A 的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非常巧妙。因此用来实验的平面镜必须有两个功能,其一是能使棋子 A 成像,其二是能透过平面镜必须有两个功能,其一是能使棋子 A 成像,其二是能透过平面镜看到镜后的棋子 B,我们建议用深色的玻璃2(例如铝合金窗上的蓝玻)为好,因为用这种玻璃做平面镜既能成像,又能透光,若用无色透明的玻璃,则不宜观察到像;而用不透明的玻璃,又看不到镜后的棋子 B。实验时先在实验桌上铺一张白纸,并用笔画一

12、条直线,将平面镜沿直线固定好,因为一旦平面镜发生移动,像的位置必然会变化,实验就很难进行,测量就很不准确了。然后将棋子 A 放置在镜的一侧的某个位置并用笔做好记号,再调节棋子 B 的位置,使棋子 B 与棋子 A 在镜中的像重合并做好记号。不断变换棋子 A 的位置,相应地可以确定像的位置,最后移开平面镜,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实验时最好不用点燃的蜡烛是因为烛焰会随风飘动,像也会不断飘动,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3、归纳实验结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师生一起归纳小结:虚像、等大、垂直、等距。4、利用对称法画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5、平面镜的应用,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介绍我国平面镜的悠久历史。平

13、面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潜望镜6、问题讨论如图所示,不用平面镜,人站在讲台前,视线与讲台平齐的浓重能看见讲台后的粉笔盒吗?若提供一面平面镜呢?7、科学探究如图所示,取一枚硬币用拇指捏住其外沿,水平浸入水面下约 1cm 处,通过调整水下平面镜的角度,最终你一定能发现令你惊讶的现象。做做看,并把你发现的现象告诉大家。8、课堂小结9、随堂练习,师生共同点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用光屏接收不到的_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相_.、在下列空格上填上合适的镜子军事上用的潜能镜是_,牙医用来检查病人牙齿的反光镜是_,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是_,太阳灶用来会聚光的镜子是_。、如图所示,利用对称法作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身高 1.68m 的方明同学站在一竖直的平面镜 2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方明本人_m,他在镜中的像高_m,当他后退 0.5m 时,则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m.10、布置作业:课本 P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