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 质 量 学习过程 思考1、 物质和物体的区别是什么?2、 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构成的,它们所含铁的量一样吗?3、 桌子和凳子都是由木头构成的,它们所含木头的量一样吗?4、 物理学上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什么描述?要点归纳一、质量( )1、 定义:_。2、国际基本单位:_符号_常用单位_、_、_。3、换算关系:_、_、_。4、注意: _。当堂反馈 阅读课本了解生活中的“质量”完成下列内容一元硬币 610-3 kg_g_mg苹果 1.510-1 kg_g 大象 6.0103 kg_t中学生 510 kg_g 鸡蛋 50g_kg学习过程 实例:讨论下列变化情况中物体质量是否变化。将桌子从一楼
2、搬到三楼;把粉笔压成粉笔灰;把冰熔化成水;把水从 20加热到 60。如何验证你的说法要点归纳二、质量的测量1、工具: _、_、_。2、天平主要构造:_、_、_、_、_、_、_。3、天平的使用(1)选:_(2)放:天平应放到_天平应处于_(3)调:首先_然后_(4)测:_注意 a_b_c_当堂反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运动到月球的质量变小了B、1kg 铁比 1kg 棉花质量大C、一杯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了D、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2、210 -7mg 最接近下列哪一个物体质量( )A、一头水牛 B、一名中学生 C、一只鸡 D、一枚大头针3、某同学
3、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 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2A减少砝码 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4、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质量是 1.6t,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其质量_,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 500g 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将_(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5、下列情况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化成铁水 B、把石块放大太空中C、把菜刀表面磨光滑 D、把铁丝拉长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A、480
4、kg B、4.810 7mg C、8000g D、0.01t7、水银温度计中密封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支温度计测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C、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D、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8、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C物体所在的位置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9、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 ( ) A1.1910 7 t B125 mg C 0.13 g D0.000 12 kg10、1kg 的棉花和 1kg 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棉
5、花所含物质较多 B铁块所含物质较多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 D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11、在实验室里用_测物体的质量,在某次实验中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10-8 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g12、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石块质量的实验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序,并将实验步骤的标号写在横线上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被 测 物 体 放 在 天 平 的 左 盘 , 右 盘 放 砝 码 , 调 节 游 码 位 置 , 使 指 针 指 在 分 度 盘 中 央将游码拨到标尺左侧零刻线上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得出物体质量正确的顺序为_ 13、托盘天平
6、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14、要测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办法中正确的是( )A、把一枚轴票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B、先测出一枚轴票和一个螺帽的总质量,再减去螺帽的质量 C、先测出 100 枚轴票的质量再图 10-836.2 密 度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一、提出问题: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同种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不同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二、猜想与假设: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_。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研究对象:_、_ ; (2)所测物
7、理量:_、_;(3)测量工具:_、_ ; (4)步骤: _ 。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取体积不同的铝块,用 _和_把质量和体积分别测算出来。(2)取体积不同的干松木块,用 和 把质量和体积分别测量出来。(3)数据表格: 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 m/g 体积 V/cm3 质量体积(gcm 3)1 27 102 54 20铝块3 81 304 5 105 10 20干松木块6 15 30五、分析与论证: (1)图像(2)比较 1、2、3(或 4、5、6)得: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_(正比/反比) ;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 ,是一个_值,它跟质量、体积_(有关/无关) 。(2)比较 1、4(或
8、 2、5 或 3、6)得: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_。(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能跟_有关,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上述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_的概念。要点归纳一、密度( )1、 定义:_。2、定义式: _3、国际基本单位:_符号_常用单位_。4、换算关系:_。5、物理意义:_当堂反馈41、 由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 可以判定对于同一种物质( )VmA密度是一样的 B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体积越大,密度越大2、 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 W w .x K b 1.c o M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B把一铁块压成铁片,
9、它们的密度就小了C一 种 固 体 和 一 种 液 体 , 它 们 的 质 量 相 等 , 体 积 相 等 , 则 它 们 的 密 度 也 相 等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3、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分割成体积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则( )A体积大的密度一定大 B体积小的密度一定大C两者的密度一定相等 D两者的密度一定不相等4、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是 6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 1/2,则瓶中余下氧气密度为_。5、2.79g/cm 3=_kg/m3 1.0103kg/m3=_g/cm3学习过程 阅读课本了解生活中的“密度”完成下列内容(1)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有什么规律?(2)有密
10、度相同的不同物体吗?(3)同一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吗?(4)密度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要点归纳6、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7、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它受到_和_影响。8、纯水的密度:_,冰的密度_。要点归纳二、密度的应用1.根据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密度公式 =m/V,计算物质的密度或对照密度表来鉴别物质.2.会根据密度公式 =m/V 及变形式 m= V 和 V=m/ 计算物体质量或体积.典型例题 例 1:一质量为 54g、体积为 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可能是哪一种金属?当截去 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为多少?练一练:某运动员获得了一枚金牌,拿回家后,为了鉴别金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他测出
11、了金牌的质量为12.5g,体积为 0.75cm3,问金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金的密度见密度表)例 2.一个瓶子的质量为 20g,装满水时,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 120g,若用这个瓶子装密度为 1.8103kg/m3的硫酸最多可装多少千克?分析:解法一: 解法二:例 3.有一工艺品(实心),由金和铜两种材料制成,其质量为 1983.4 g,体积为 106 cm3,则此合金中金、铜的5质量各多少?( 金 =19.3g/cm3, 铜 =8.9g/cm3)分析:练一练1.一个瓶子能盛 1 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2.把一块金属完全浸入盛满酒精( 酒精 =0.8g/c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
12、 8g 酒精.若将该金属块完全浸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3.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1和 2,现将这两种等质量物质混合,求混合后的平均密度.(设混合前后体积不变)4.体积是 50cm3的铝球,它的质量是 54g,问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5.密度为 0.8g/cm3的甲液体 40cm3和密度为 1.2g/cm3的乙液体 20cm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 90,求混合液的密度.【拓展延伸】动动脑筋,相信你能完成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表
13、所示。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 3) 质量(g)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 3) 质量(g)1 10 10 1 10 82 20 20 2 20 16水3 30 30酒精3 30 24(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再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分析表 1 或表 2 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同种物质,_;分析表 1 和表 2 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不同物质,_。2、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 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 ( )A.
14、 2:3 B. 3:2 C. 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3、给氧气罐充气的过程中,管内氧气的密度 ( )减小 不变 增大 4、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盒装牛奶,若该牛奶的密度是m/gV/cm310 20 30 40102040030第 4 题图 V( 3m)m(10 3)01211 21甲1乙甲1第 5 题图6,则牛奶的质量为_kg。喝掉一部分后,质量将_,牛奶的密度将_。 (选3m/kg102.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_。甲乙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过程 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 工具; w W w .x K b 1.
15、c o M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 ;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 ;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值。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 ;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 ,与液面 ,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 ,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学生看课本图)(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 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 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 和 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要点归纳量筒的使
16、用: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 ,与液面 ,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 ,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干燥量筒 m 1;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 ,加砝码至天平重新平衡后,读出 的总质量 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4、根据 计算该液体的体积。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干燥量筒质量 gm/1倒出盐水和量筒总质量 gm/2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3/cmV盐水的密度 )c(g3思考讨论:实验时可先称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 m2,然后再把液体倒掉后直接
17、测出量筒的质量 m1,在两者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吗?方案二: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2、 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m2;3、 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 v;4、 根据 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 gm/1烧杯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gm/2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3/cV盐水的密度 )c(g317当堂反馈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
18、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3)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已填入下表中)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 中.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 15 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 2 中. 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下表中.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m/1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gm/2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3/cmV盐水的密度
19、 )cm(g3130.2测量固体的密度学生设计测量一规则实心圆柱体或正方体的密度的方案1、 对于规则固体,质量用 测出,体积可用 测出,再然后可用相应的体积公式算出;最后根据 计算出该固体的密度。(以正方体为例)质量 m/kg 边长 L/m 体积 V/m3 密度 /kg/m 32、 对于不规则的固体,如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学生设计实验方案:(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 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 V1,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V2;(3)根据 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石块质量 m/kg 量筒中水的体积 V1/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20、 V2/m3 石块体积体积 V/m3 密度 /kg/m 3思考与讨论:能否先按第二步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按第一步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3、 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4、若小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设计一下。当堂反馈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
21、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8计算铁块的体积;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调节好天平;计算铁块的密度。A. B. C. D3.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8 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 8 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厘米 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千克米 3.能力提升4.
22、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2l 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 22 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cm 3,(3)矿石的密度是_kg/m 3,从图 A.到图 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 、 “偏小”、 “不变”)(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5. 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1)在调节天平平
23、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可以( )A.将螺母向左旋 B.向左盘中加砝码 C.将螺母向右旋 D.向右盘中加砝码(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从而测出了体积,测量过程如图 17 三个量筒所示。(3)根据图 17 中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g,密度为 kg/m 3。6. 完成实验报告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器材: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砝码、盛满水的溢水杯、细线。原理:_ (用公式表示)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B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 m 石C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 M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 mE
24、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 (只填操作步骤的序号)由以上测量结果得出: (1)矿石排开水的质量 m 石 +m-M9(2)矿石的体积 (3)矿石的密度_(用公式表示)水石 Mm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习过程 密度与温度演示课本实验 641 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 1、 风的形成: 2、 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 一定时, 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 的性质,即在 一定时, 升高时,体积 ,密度 ; 降低时,体积 ,密度 。3、气体的 最显著,它的 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 不明
25、显,故 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 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 ,密度 ;温度高于 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 ,密度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 5、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 时是最大的。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 1103 kg/m3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6、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学习过程密度与物质鉴别设问:有一块质量为 1
26、0 克的奖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鉴别一下?我们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可靠些?1、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 ,其基本思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数值,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那种物质。此法可以来判断物质的真伪,如阿基米德判断皇冠的真伪。例 1、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将表格填完整:金属块的质量 水的体积 金属块和水的体积 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10.8g 14ml 18ml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 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7、广泛,例如: 2、用密度鉴别物质时注意: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计算出密度后,有时我们还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加以判断,如物质的颜色,硬度,气味等等。例 2、我国设计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奖牌的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像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得”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10质量 m/g体积V/cm310203040500 10 20 3040 50甲乙图555奖牌分为金牌、银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 23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 5.4 cm3,纯金的质量为 6g,(已知: 玉 =
28、3.0g/ cm3 金 =19.3 g/ cm3 ),则:1、一枚金牌约需玉石多少克?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当堂反馈1. 一圆柱形容器,当装质量为 1kg 的酒精时,酒精的深度为 20cm,若用此容器装 1kg 的水,则水的深度为( 酒精0.8g/cm 3)( )A.20cm B.16cm C.15cm D.24cm2. 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3. 图 5 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29、)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若 V 甲 = V 乙 则 m 甲 V 乙 。4 几种液体的密度见附表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乙、丙、丁四种量筒规格见附表2.如果要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量出170g的柴油,应选用( )附表1 几种液体的密度 附表2 实验室的量筒规格物质 密度(Kg/m 3) 量筒种类 最大刻度 每小格表示硫酸 1.810 3 甲种量筒 50cm 3 5 cm 3柴油 0.8510 3 乙种量筒 100 cm 3 5 cm 3煤油 0.810 3 丙种量筒 250 cm 3 5 cm 3汽油 0.7110 3 丁种量筒 500 cm
30、3 10 cm 3A.甲种量筒 B.乙种量筒 C.丙种量筒 D.丁种量筒5.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 12 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 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图 12119.1 压 强学习过程 思考要点归纳二、创设情境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
31、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引出课题。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展示汇报压力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让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总结:在物理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压力并不一定由重力产生,只有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自学指导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32、实验步骤如下:(1)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2)在腿朝下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3)把小桌翻过来,将同一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来源:学科网分析:步骤(1)和(2)中,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之间的关系;步骤(2)和(3)中,把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之间的关系.观察课本图示,由甲图和乙图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有关;由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说明压
33、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综合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和_有关2.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并通过理解定义去理解公式是怎样写出的.物体_叫做压强.在物理上用字母_表示压强,_表示压力,_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计算压强的公式是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压强的单位是_,为了纪念_国科学家_,压强 还有一个专用单位叫_,简称_,符号是_.1Pa=_N/m2。 压强单位除了帕斯卡外,还有千帕(KPa) 、兆帕(MPa)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MPa=103KPa=106Pa=106N/m2。课堂练习:单位换算(1) 1.56MPa = = Pa;(2) 78000 Pa = =
34、KPa12介绍压强的物理意义:以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1.5104 Pa 的含义是:1 米 2的地面受到的压力约1.5104牛顿。注意事项:使用此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并要确定准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就是两物体相互接触的 面积).除了会计算压强外,还要会用此公式计算压力(F=P S)和受力面积(S=F /P)3.仔细学习例题,学会解题步骤,然后做下面的例 1.典型例题例 1:桌面上平放着一本字典,字典受到的重力为 5N,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2.510-2m2,计算这本书对桌面的压强.例 2.你坐在 家中的沙发上与坐 在硬板凳上相比教,哪种情况感到舒服些
35、?为什么?思路引导:两种情况中,人对板凳的压力大小都等于人的_,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两种情况下人受到的压力是一样的,但是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板凳上时受力面积要_,由 P=F/S可知,在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所以坐在沙发上舒服些五、拓展提升1.判断一下下列各图中,表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已知物体 A 的重力 GA=10N,物体 B 的重力 GB=20N,F=20N,F1=15N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戊图甲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N;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N;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N;丁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N;戊图中顶面受到的压力是_N.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和_有关.3.某
36、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 1104Pa,它的物理意义是_4.你有一瓶没有开启的汽水,瓶内二氧化碳给瓶盖一个 14N 的力,若瓶盖的面积为 7cm2,则瓶盖受到的压强是( )A 0.510-4Pa B 2Pa C 200Pa D 2104Pa5.如图所示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1)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有 关系.(2)比较甲、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有关系.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 3kg,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00cm2,计算这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g=10N/kg)7.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边长是 10c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计算它对桌面的压强.(已知木
37、块的密度是0.6103kg/m3;g=10N/kg)13课后记:压 强(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2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教学难点:会判断压强是如何增大和减小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学习过程1、复习巩固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和_有关.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压强的单位是_,压强的专用单位是_.3.由压强公式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压力的作
38、用效果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二、创设情境人走在雪地里会陷入雪中,如何不让人陷入雪中?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四、展示汇报自学指导阅读课本上的“想想议议”部分的插图,讨论一下各图中哪些是要增大压强,哪些是要减小压强,它们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并填写下面的空格: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是通过_的方法来_压强的(填“增大”或“减小”下同),而它锋利的土铲是通过_的方法来_压强的;斧头具有很窄的刃是通过_的方法来_压强的;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是通过_的方法来_压强的.蝉是通过_的方法来_压强的,从而能使它的口器很容易插入树皮;骆驼 具有宽大的脚掌,是通过_的方法来
39、_压强的,从而不会陷入沙中很深.总结得出:增大压强的方法是_和_.减小压强的方法是_和_.典型例题例 1.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见到以下事例:有“森林卫士”之称的啄木鸟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书包带要做得宽些,背在肩上才舒服;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要加更大的力.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哪一组( )14A B C D 例 2.一个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为 P,若将它竖直切去 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若将竖直切下的 1/2 放到另外 1/2 上面,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 );若将它水平切开,把上面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40、( )A P/2 B P/4 C P D 2P例 3.如图所示,物体 A 的重力为 20N,物体 B 的重力 为 30N,已知 A 的底面积为 210-2m2,B 的底面积为 410-2m2,求 :(1)物体 A 对 B 的压强(2)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强.课堂达标1.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书包带很宽 B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刀磨得很薄 D 推土机安装履带2.你购买纸包饮料时,一般配有一根塑料吸管,吸管一端是斜面的,一头是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 将平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 B 将斜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C 将任意一头插入饮料管孔均可 D 不用塑料管也可以3.我们在用螺丝固定物体时,往往在螺丝下面垫上一个垫圈,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美观 B 减小摩擦 C 减小压强 D 增加硬度4.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是为了( )A 减小重力 B 减小压强 C 增大摩擦 D 增大稳定性5、拓展提升1.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常会见到如下现象,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