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树林教学目的:1.培养环保意识,增进保护树木、爱护绿色家园的情感。培养组织画面的能力。教学要点:1.感受色彩对比关系。欣赏图像资料,感受树林的气氛,构想树的组合。树的基本构造:树干、树枝、树冠。树林中添画的内容启发。教学准备:教师:树林的图像资料。学生:8 开纸,彩色纸,彩色水笔,剪刀,胶棒。教学过程:一、观看图像资料并讨论。提问:见过树林吗?树林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儿童观察,树林里有许多树,有各种各样的树,它们有高矮、粗细、曲直、远近的变化。提问:树由哪些部分组成?教师引导儿童观察,树由树干、树枝、树叶组成冠。提问:树林里有哪些东西活动?教师引导儿童了解树林里有小鸟、有人、有花草、
2、蜜蜂二、作画提示首先剪一些不同粗细的树干,贴在纸上,再剪出不同颜色的树叶贴在树干上。用彩笔添画各种形象,组成一片树林。三、教师辅导鼓励儿童大胆选择不同色彩的纸,剪贴树林。启发添画的内容,增加绘画情趣。出示典型作业。小 结:展示全体儿童作业。互相观摩并介绍自己的作品。对画面布局和色彩对比美观的作业给予肯定。本课作业构图基本饱满,表现了树林的特点。同时,儿童还进行了各种想象,如表现夜晚的树林,长满果实的树林,许多小鸟的树林,在林中散步的人教学反馈:本课适合 35 岁儿童学习。用纸贴的方法练习画面组合,对造型能力还比较薄弱的儿童,就降低了绘画的难度,也容易收到较好的画面效果。将贴纸与绘画结合,通过不同表现手法互补,丰富画面内容,有利于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