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性看待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大学生工资普遍低于农民工,甚至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社会舆论氛围越来越浓,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一些家长通过教育“望子成龙” 、“望子成凤”的传统思维, “教育无用论”在农村开始有点泛滥。笔者认为应该理性看待大学生工资低于农民工。从市场供需看两者工资差距。据统计 2011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 660 万,而且往年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人数也超过了 100 万,大学生就业进入买方市场,形成人才过剩的现状,“先就业,后择业”择业选择,也让用人单位刻意压低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而与此截然不同的是今年春节过后进城农民工数量明显减少,许多单位面临着“用工荒”的困境,为了不影响生产,用人单
2、位不得不提高了农民工的工资,对于一些譬如“ 月嫂”、“保姆” 这样的稀缺性岗位,工资高于大学毕业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展看两者工资差距。大学生刚毕业还没有工作经验,工作中无法独当一面,工资起薪低可以理解,但是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用人单位为了保证人才不流失,必然要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从长远来看,大学生工资曲线是增长型的。但是农民工从事的基本都是体力劳动,相当于吃“青春饭”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逐步下降,这时用人单位就会降低他们的工资,甚至会辞退这部分人,如此看来农民工的工资曲线基本是持平的,上升空间十分有限,从长远发展看,大学生与农民工又有。看两者工资差距。“大学生工资普遍低于农民工,甚至大学生
3、不如农民工”舆论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与媒体的争相 围观有关。中国青年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被媒体过度消费的“大学生工资” ,说的就是当前媒体在浮躁心态下单纯追求“热点”、“卖 点” ,刻意把大学生与农民工“拉郎配 ”,横向比较过度消费大学生工资,造成了新闻报道中以偏概全的结果。无论社会公众还是大学生本人及家长都应该理性看待大学生工资低于农民工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理性地看待了大学生工资不及农民工的这一现象。2 月 27 日华西都市报上刊登的一项调查中称 45%的大学应届生认为工资不及农民工很正常。多数学生认为,此现象是由于中国面临民工荒,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十二五规
4、划的时期,希望大家把注意力转到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上面来,为新时期的建设献智献策,为成就十二五规划这一宏伟蓝图不懈努力。其一,知识的价值,并不能和即时职业能力划等号。一般来说,大学生与农民工相比,其能力素质,更多体现在“既能很快知其然,也有能力知其所以然”的悟性上。随着年龄、经验的积累,有知识的人,潜在优势将逐渐显现。而没有知识储备的农民工,当年龄较大以后,也就失去了体力优势。因此,读书学习肯定是有价值的。其二,读书学习的价值虽然不容怀疑,但也要看怎么读、怎么学。如果把“知识价值”只简单地理解为上大学,肯定又会有相当多的人走入误区。因为体力劳动不需要太多理论的技术劳动,是市场永远需要的。同时,体力
5、劳动、技术劳动也有一个能力高下之分。有的人读书不多,却心灵手巧,以苦学、善学要求自己,在行业内脱颖而出者,同样也会高身价。大学生与农民工的起薪差距在缩小,也在提醒政府需要调整相应的公共政策,是要加强教育结构的调整,使教育品种日趋多样化。无论是谁,必须在市场上体现出“各有各的价值”,大学生与农民工大可不必放在一起比较。事实上,“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 并不是我 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由于我们的大学教育以理论学习为主,大学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往往是脱节的,因此,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实践经验方面还是在技术水平方面都不如一位工作多年的农民工,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用人单位不会因为同
6、情无经验的大学生而给他们开出高工资。用人单位以创造利润为中心,更看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如果一个员工不能够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即使是拥有高学历那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低工资也就显而易见了。当然,对于部分“ 高工资” 的农民工我们也 应当客观看待。应当看到,很多工资稍高的农民工从事着超强的体力工作,例如一些建筑工人,他们一个月可能会拿到 3000 元,但每天要工作 10小时,没有周末,还要经常性的“义务加班 ”这与一个在舒适环境下工作,月薪 2000 元的大学生相比,我们能说大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吗?其实,那些认为大学生工资天生就应当高于农民工的人,他们的歧视心理更值得我们反思,这是一种典型
7、的现代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思想,是一种 值得警惕的非理性思维。而且,很多地方的“ 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 ”现象只是暂时的。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大学生无论是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是在思维方式方面都比农民工更容易与现代社会接轨,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也更具有创新力,一旦接手新工作,往往能在短时期内掌握工作要领,并且在工作一两年后就创造佳绩。因此,大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工资的提升速度也更快,追上农民工工资并不难。总之,在我看来,刻意比较大学生与农民工的工资高低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大学生工 资不如农民工” 现象,积极提供创造性的建议,为改革现行与社会实践脱轨的教育模式贡献一份力量,而不应该一遇到类似问题就开始忿忿不平的骂娘,就想当然的得出“大学无用 ”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