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阻的测量方法及电路的设计,R测U/IRx 偏大,R测U/IRx 偏小,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的分流,x,x,一、内接法和外接法,二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接法?,A、一般情况或者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 由于限流电路能耗较小,结构连接简单,应优先考虑限流连接方式B、R变RX 或 R变 RX ,要选用限流连接方式,1) R变RX2)要求测量电路的电压从零开始或要求测多组数据。3)实验所提供的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或电阻元件允许最大电流较小,采用限流接法时,无论怎样调节,电路中的实际电流均超过所允许的最大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分压接法。,思考:闭合开关S前P分别放在何处?,b处,a处,a用电器两端电压
2、要求变化范围较大,或从零开始连读可调,应选分压电路。 b如果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最小电流等于或大于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应选分压电路。 c如果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比用电器的阻值小得多,为了能使用电器两端电压有较大变化,应选分压电路。 d如果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比用电器的阻值相差不多,两种电路都可以对用电器的电压(电流)进行有效方便的控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电路。此时假如从节省电能和电路简单考虑,应选限流电路。,使用分压电路时,一般选用滑动变阻器的全电阻小于用电器的电阻, 在0.10.5倍之间为好。即阻值小些,以获得较大的电流输出。,选用限流电路还是选用分压电路,以下几点可作参考 :,设计思路,外接法?
3、 内接法?,限流式? 分压式?,三:如何设计完整的电阻测量电路?,测量电路,供电电路,例1.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 k50 k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器材:待测电压表V(量程3 V),电流表A(量程200 A),电流表A2(量程5 mA),电流表A3(量程0.6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 k),电源E(电动势4 V),电键S. (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_(填写字母代号). (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测量多组数据,试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电源和电键及连线已画出).,解:,电源电动势E=4V,电压表内阻最大50k,故电流最小值I=,=80A,A2、A3量程都太
4、大,故选A1.,由于RV在20k50k之间,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1k,故应连成分压电路.,例2: 图1为伏安法测量一个电阻阻值的实验所 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 待测电阻Rx(约为100); 电流表(量程0 10mA,内阻50); 电压表(量程0 3 V,内阻5K); 蓄电池(电动势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 15,允许最大电流1A);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电源和电键及连线已画出).,【解析】因为RxRA,故采用电流表外接。, RxR变,所以滑动变阻器只能采用分压接法. 电路图如图2.实物接线如图3.,例3:有一个电阻Rx,其阻值大约
5、是25 k ,可供选择的器材是: 电流表A1 (0-100A, 2 k) 电流表A2 (0-500A, 300) 电压表V1 (0-10V, 100 k) 电压表V2 (0-50V, 500 K ) 直流稳压电源 E (15V,1A) 滑动变阻器 R (1 k, 1W) 电键K和若干根导线试选择适当的器材,选取适当的电路,使测量尽可能准确,并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上一页,下一页,解答: 画出实验电路图如下:,电流表A1 (0-100A, 2 k)电流表A2 (0-500A, 300)电压表V1 (0-10V, 100 k)电压表V2 (0-50V, 500 K ), ,上一页,下一页,点击
6、一次,1 图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 (1)待测电阻Rx(约100) (2)直流毫安表(量程010mA,内阻50) (3)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5k) (4)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V,内阻可不计) (5)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允许最大电流1A) (6)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因毫安表内阻与待测电阻相近,必须“外接”,因为变阻器电阻很小,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分压电路,,分析:,电路图,实物,上一页,下一页,(2005广东物理卷)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
7、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5。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它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杯(图中未画出)、电源(3V、内阻可忽略)、直流电流表(内阻约1)、直流电压表(内阻约5k)、滑动变阻器(020)、开关、导线若干。 在图(a)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根据电路图,在图(b)的实物图上连线。 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_。,答案,(1)如答图,往保温杯中加入一些热水,待温度稳定时读出温度计值; 调节滑动变阻器,快速测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值; 重复,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绘出各测量
8、温度下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替代法测电阻,探究1:若现在只提供一只安培表和一个电阻箱,那又如何测电阻?,探究2:如果只提供一个伏特表和一个变阻箱,那又如何测电阻?,替代法测电阻,必要的器材是:电阻箱和安培表(或伏特表),比较法测电阻,半偏法测电阻,一对阻值过小的电流计采用半偏法测量 实验电路图如下 具体步骤:先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合上S1,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转到满刻度。合上S2,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转到满刻度的一半。记下R的阻值,则Rg等于R。 注意:为使接上电阻箱后总电流几乎不变,要求RRg,成为整个电路电阻的主要部分,使R的接入仅使电阻发生微小变化。系统误差为R测R真
9、。,问题:半偏法测得电阻值是偏大还是偏小? ,在半偏法测内阻电路中,当闭合S时,引起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大于原电流表的满偏电流,而此时电流表半偏,所以流经R的电流比电流表电流多,R的电阻比电流表的电阻小,但我们就把R / 的读数当成电流表的内阻,故测得的电流表的内阻偏小问题:若第二次不是电流表半偏而是 偏,测得的电流表内阻表达式是?,二对于阻值过大的电压表可以采用半偏法测内阻 实验电路图如右 主要步骤为: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把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滑至最右端,将电阻箱电阻调到零,闭合电键S,调节R,使电压表指针满偏;调节R0,使电压表指针半偏,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则RV等于R。系统误差为R测
10、R真。,R测R真分析: 电压表内阻原电压表的满偏电压,调节R使电压表在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电路中,在断开S时,引起总电阻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分得电压将超过半偏时,R/ 上的电压将比电压表半偏电压大,故R/ 的电阻比电压表的内阻大,所以测得偏大,三:半偏法应用(2007全国),1 有一电流表G,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
1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G满偏;c.合上S2,调节R使G半偏,此时可以认为G的内阻rgR,试问: ()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电源E应该选择 。 ()认为内阻rgR,此结果 与rg的真实值相比 。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R0 滑动变阻器甲 E2 ()偏小,2 将满偏电流Ig=300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 (1)利用如图7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
12、满刻度的2/3 ,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0= 的电阻,答案:(1)100 (2)串联 9900,图7,3如图(甲)表示某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中R0表示0时的电阻,K表示图线的斜率 若用该电阻与电池(E,r)、电流表Rg、变阻器R串连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于是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电阻测温计” 实际使用时要把电流表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若温度t1t2,则t1的刻度应在t2的 侧(填“左”、“右”); 在标识“电阻测温计”的温度刻度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用E、R0、K等物理量表示所测温度t与电流I的关系式:t ; 由知,计算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需要测量电流表的内阻(约为200)已知实验室有下列器材:A. 电阻箱(099.99);B. 电阻箱(0999.9);C. 滑线变阻器(020);D. 滑线变阻器(020k)此外,还有电动势合适的电源、开关、导线等 请在方框内设计一个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Rg的电路; 在这个实验电路中,电阻箱应选 ;滑线变阻器应选 (只填代码),解:(2)右 B ;D 电路图,课堂小结:,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