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字 , 代伟大的 诗人,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 ”。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世称“ ”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 ”,著有 ,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冬末,杜甫回到洛阳,不到两个月,唐军大败于邺城,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骚动,杜甫被迫离去,回华州一路上所见皆征夫怨妇的愁苦,便写出三吏、三别。,三吏: 三别:新婚别新安吏 垂老别石壕吏 无家别潼关吏,石壕吏,石壕吏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整体把握: 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2、文中主要人物是谁?3、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 4、最终抓到人没有?,想像“吏”、“妇”对话场景,用课本剧形式表演出来。,诗末写谁在哭?想象老翁的心理活动。,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和我们对诗文的理解,我们能够看出:差役是( )的 老妇是( )的战争是( )的 作者对老妇一家是( )的 作者对战争是( )的,凶恶、蛮横,可怜,残酷,同情,憎恶,诗人写此诗表现出他思想上的什么矛盾?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