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体意识训练,命题特点,形式开放、体裁自由、内涵丰富已成为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要特点。尤其是“三自(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自主立意)”方针的出台,使考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长处。既可以写传统的议论文,也可以写小说、讲故事、编寓言,阐述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抒发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形式自由,内容多样。但考生对于这种“自由”(文体自定)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于是近几年高考中文体特征不明,思路散漫,内容单薄的文章不时可见。,“文体自定”不是不讲求文体,而是要求考生选择适合立意的体裁为文,而且要用自己比较擅长的某一种文体进行写作。虽多了选择的自由,但任何文章都是以特定的文体形式存在的,各种文体都有
2、其相对应的写作要求,考生在写作时就要遵循其中的“潜规则”。比如,打算写议论文,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统摄全文,说理要透彻,主要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若想写记叙文,则要有“人”或“事”,语言简洁,叙述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方式等。因而“文体自定”不等于“无文体”。我们要杜绝满纸飘摇、玄虚无序,无“人”无“事”,无“论”无“议”的“四不像”文章的出现。,记叙文体意识训练,所谓记叙文,即记人或叙事的文章。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以是“虚拟
3、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或想象物等。,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握住我的手 灯灭了,宿舍里一片寂静,静得可以听到室友们的呼吸声。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因为明天我们将展开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寒窗苦读了十二年,也许只为了高考这一仗能一炮打响。今晚,我没有任何压力,我让自己的思绪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我的胸前,好漂亮渐渐地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突然床猛地震动了两下,随即传来室友的呕吐声。我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只见她蜷缩在床头,呼吸急促,不停地颤抖,嘴里还不停地说:“怕,我怕”我飞快从上铺下来,给她倒了水,递过去一
4、条湿毛巾。就在我递过去的瞬间,她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话没来得及说,又拼命地吐了起来。茫然不知所措的我,只能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安慰她:“不要紧张!每个人都要过这一关的,勇敢一点!”,“你,你不要走,陪我睡!我怕”我愣住了。因为我很了解自己的癖性-一旦跟别人挤一张床肯定是睡不着的。明天是高考的日子。休息不好一定会影响发挥。怎么办我的心怦怦直跳。夜真的很深了,我也真的困了。于是,我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早点儿睡吧,一定能考好的。”就在我刚触到床铺时,她又吐了,这一次比以前更厉害了,借着走廊里微弱的灯光,我看到她煞白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不安,她的呼吸更加急促了,眼里只有无助、失望却没有泪水。我的心像被
5、割了一道口子,很疼。我知道我不能再那么自私了。同窗三年,今天也许才算是患难见真情。我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我要让她感受到有一股强大的动力在支撑她,有一颗炽热的心在温暖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在给予别人生的希望和勇气。她蜷缩在我怀里,用她的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真的,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正从我的体内注入到她的心房。她的呼吸渐渐趋于平缓,不再抽搐了,也许她已经进入了梦乡,这一夜我真的彻夜未眠。此刻坐在考场里也还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但我一定会振作精神,争敢发挥最佳水平。同时,我也真诚地祝福室友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做一个真正的关爱者!我无悔我的选择!点评:本文写的是高考前夜发生
6、的一件事,下铺的同学因为紧张,竟呕吐、颤抖起来,“我” 是给予关心、抚慰,还是不管不顾,这确实是关乎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时刻,“我”不是没有一点私心,不是没有犹豫,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伸出自己的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当代中学生在心灵抉择中升华了自己的灵魂,完善了自己的人格。这位考生也很会写文章,她把场景浓缩在宿舍的一角,先营造出一片宁静、舒缓的气氛。紧接着,在一声呕吐中把“我”推入尖锐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写出自己心灵的选择。“我”入梦前和“握住了她的手”以后的两段描写,一弛一张,写得极为精彩,变铅字的时候 贾平凹 八年前,我在大学,发疯似地写着各类形式的文艺作品,夜夜像鸡下蛋一样,焦
7、躁不安地在床上构思。但是稿件源源不断地寄到编辑部,却源源不断地从编辑部退回来了。我恨我无能,更羞于同学们的嘲笑,我不得不给编辑部写信说:稿件不用,就不要退稿了。但我还是要写,我还在写,为了刺激自己,每写成一篇,就去校外的饭馆吃一顿有肉菜的米饭,虽然那时很穷,身上从未有过上一元钱的。 我终有一篇文章变铅字了呢!那时候,已是我学创作一年之后的1973年的6月。,那天,我正在学校挖防空洞,刚刚从地道里出来,一位老师说:“你给群众艺术写过稿吗?”“没有。”我看着身边的同学,脸红了。“你哄老师了!一双袜子是你写的吗?”“这,这”我是有这么一篇故事稿寄给群众艺术杂志的。“贾平凹!编辑部来了人,在系办公室,
8、要见见你哩!”“真的?”我看着老师,看出了他脸上的真情,就“噢”地一声,飞跑而去了。我跑得很快,口里大叫着的,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跑过了操场,跑过了马路,跑上了60个楼梯台阶之上的系办公室:我完全像一头麝鹿,为我的香气而发狂了!我站在系办公室门口,我却慌惑了,我不敢去敲门,不知道那是一位什么人,要说些什么,我拍打着浑身的土,拢着头发,害羞得站在走廊里,把发烫的脸贴着墙壁但门拉开了,走出一个文文雅雅的人来。“你是?”“我姓贾。”“平凹吗?”“嘿嘿。”此后,我被牵了进去,我一切都迷糊了,谈了些什么,全然不晓得的了,只记得那时很热,汗擦不及,手脚没处去放。,夜里,我失眠了,想,我还行呢,行呢!我恨不得让
9、所有的同学都知道这事,但我又决定,不告诉任何人。我开始构思我的另一篇故事了!从此,我十分注意起群众艺术了,整天翻着报纸,查看它的下一月的目录发了没有?但是,第7期目录发了,却没有我的一双袜子!我去编辑部查问,回答是:推迟发在8月号了。“哦!”我松了口气,颤巍巍地递上了第二篇故事稿。 过了十天,我又去编辑部了,编辑同志向我祝贺,说第二篇故事稿写得不错,已决定在9月号发表。我激动得几乎要流眼泪了,一出编辑部大门,就直奔街道饭店去了,我掏光了身上仅有的5角5分钱,买了一盘炒肉片吃了。 8月号刊物出版了,我是去编辑部拿的样本,边走边看,一遍又一遍,末了,还对着太阳耀着看了一会。那天太阳很好,街上行人很
10、多,都是笑笑的,我只是想跑,想唱,甚至想象毛驴一样就地打个滚儿。 9月号,我的第二篇故事又出版了,我就觉得我真能写了呢。我相信了我自己,越发发疯似的写下来了。 我写到了今日,已出版了和即将出版的有5本书册,但我常常想起我的一双袜子,虽然它只是一个故事,已经不被人理会了,但我怀念它,怀念那时的一片真情。,思考几个问题,文章主体是阐述观点还是讲述故事? 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人物哪些方面的自我表现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中哪些场景(或镜头)最能吸引你? 理顺一下主人公感情的脉络。 谋篇布局上的特点有哪些? 遣词炼句、赋文修辞、表达方式等各种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体现体现出什么特色?,小结,记叙文主
11、要的文体特征 1、以故事为依托,文章的主体是故事。 2、不能平铺直叙,要多用描写的方法。 3、注意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齐全。 4、注意场景、环境,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细致描写和刻画。 5、注意人物的感情流露,事件的内涵升华。 6、谋篇布局讲究构思精巧、剪裁精当 、引人入胜。 7、语言运用上讲究具体形象、生动感人。,从量上来分析,记叙文的记叙部分至少应该占文章三分之二的篇幅。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简洁、精当的议论、抒情:或为了抒发感慨,或为了深化主题,或为了点明故事的意义。(有的记叙文根本不进行议论抒情),记叙文拟题显特点,因文设题标题因文体而异。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
12、睛,那么透过这“眼睛”,我们要能一眼就看出文章的体裁。这就要做到因文设题。记叙文标题大多是着眼于人物、事件、环境、情感等,用形象思维,形象表达。,从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主要地点、主要时间、主要事件、主要线索、主要情感等方面来拟题。 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 失街亭、 药、 关羽之恨“爱”你在心口难开 八十八二十八 110010000等。,记叙文描写添效果,“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同学们写作时往往缺少“描写意识”,习惯于叙述,而不长于描写,因此文章往往平铺直叙,干瘪乏味。写作时,如果能叙写结合,突出描写,使笔下的摹
13、写对象有形态、有动作、有色彩、有声响,文章就会有栩栩如生之感、历历在目之效。,例一:祥林嫂沦为乞丐:“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再到鲁家:“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她精神上的最后的希望破灭后:“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济了。”这几处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关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例二:“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鲁迅药) 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凶
14、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嘴脸。,例三: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鲁迅阿Q正传 这一段心里描写虽然很简洁,但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画了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那么,在叙写中,什么地方需要集中笔墨进行描写呢?这里就有个确定描写点的问题。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所描写的人、景、物等,都要紧扣文章的主题,不能单纯地为描写而描写。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
15、,都应果断割弃。 确定好了描写点,怎样生动形象地描写呢? 第一、要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描绘摹写。 第二、要善于通过各种描写传达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在写作中,描写总是伴随着情感无论是描写环境,还是描写人物,总是渗透着人物的情感,流露着作者的倾向的。,温馨提示:越短小的文章越要重视细节,这样才有可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如果作文中只是一些面上的概括记叙,那不仅浪费笔墨,而且无法将要表达的情感生动形象、有血有肉地显露出来,收到最佳效果。,记叙文安排场景、细节有讲究,广东省满分作文月若有情月长吟就是一篇巧借景物描写设置记叙文亮点的范例。文章以“我“为母亲治病筹钱作线索展开,写了“我
16、“选择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因而感化了王医生,王医生选择了为“我“妈治病,这让小作者更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整个故事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全文共三次写景。开篇描写景物:“太阳最终吝啬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线亮光。月亮还没有出来,留下的只是满天的云霞,轻轻地亲吻着宁静的山村。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赏赐。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这里的景物描写交代了环境,为“心急如焚“作了铺垫。,记叙文安排场景、细节有讲究,再看文中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后的一处景物描写:“月儿已经爬上了树梢,有了些许凉意。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我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会有人情的气息。“这里的景物描写除了交代时间外
17、,还映衬了人物的美好心灵。我送小孩回家感化了王医生,王医生到我家为母亲治病。这是真情的相互传递。文末还有这样的景物描写:“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曲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月长吟!“这里写月景为深化主题,抒发情怀作烘托。总观全文,三次写景前后呼应,渲染烘托相当成功。,记叙文安排场景、细节有讲究,服毒自尽,宁死不降天,阴沉沉的;风,呼呼地吹着。“已经20天了,援军怎么还是杳无音信?这可是答复将士们的最后一天啊!“想到这里,丁汝昌凭栏远眺,他哪里知道离这儿不足30里的援军受叛徒谎言的欺骗早已背道而驰,此时他望着茫茫的大海,瞳仁里射出最后一点希冀的光茫。然而,等到的却是失望。,记叙
18、文安排场景、细节有讲究,“快带我们去见丁军门!“一大群衣衫褴褛的士兵吵着嚷着涌了过来,“放我们走吧,我们还有老婆儿女呀!“扑通“,瞬间,跪下了一大片。丁汝昌强忍着泪水,扶起身旁一个老兵,吃力地吐出几个字:“大伙儿都去吧。“四周死一般寂静,官兵们无不潸然泪下,只有胖提督和洋教士在窃笑着他们阴谋的得逞。丁汝昌蹒跚地步入室内,老泪纵横,各种感伤纷至沓来。“要我投降,我宁愿死!“可是死对他来说又是多么不甘心呵,强国梦还没有实现,水师情仍缠绕在心,这曾与他荣辱与共的大海,怎么舍得离别呢?他抚摸着身边的爱物-一艘陪伴他多年的船模,轻轻地、轻轻地。对国,对海,对船,他饱含深情,依依不舍。终于,他缓缓地举起了
19、毒酒,在嘴角停留良久,蓦地,他将毒酒一饮而尽。,记叙文安排场景、细节有讲究,晦暗的烛光中,他静静地躺着,只听见海涛阵阵地呜咽。亮点解读:这是根据电视剧北洋水师中水师提督丁汝昌在刘公岛服毒自尽的情节写成的一个场面。第二段写“点“,第三段既写了面(一群士兵),又写了点(丁汝昌、胖提督、洋教士)。第四段写点(丁汝昌服毒自尽经过)。全文综合表现了爱国将领丁汝昌宁死不降、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记叙文布局精妙,记叙文 习惯、故乡变了,但我奶奶那“顽固”的习惯未变。、我和哥哥、 未来的嫂子回到故乡。、奶奶去捡地上的瓜子儿,我暗示她不要显得太小气。、奶奶用指头去蘸桌上的白糖,我忙递眼色。、嫂子手里鸡蛋掉在地上
20、打破了,奶奶笑了。、奶奶要我去把小猪牵来吃烂鸡蛋。、奶奶几十年养成了这“顽固”的习惯。我们这一代怎么没这习惯呢?,议论文 习惯一、几千年的历史留给我们沉重的“习惯”:习惯于过去,习惯于现实,不习惯于新生事物。二、习惯的思维方式只能给我们“落后”,冲破习惯势力才会有新的发展。、爱迪生冲破黑暗,发明电灯。、赵武灵王抛弃长袍战车,胡服骑射。三、当今的改革开放冲破一切习惯势力,成就辉煌。四、冲破习惯,锐意创新,这是新世纪的呼唤。,说明文 习惯一、习惯是人的行为特征,是潜意识对人的行为支配。二、人的基本习惯是“非条件反射”。三、较高习惯是语言和动作习惯。四、最高级形式的习惯是人的思维习惯。五、习惯有利有
21、弊,我们要克服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同一个文题,三种文体,三种不同的章法:记叙文以时间为序描述故事;议论文以论点为核心组织多角度阐释;说明文以事理为逻辑条分缕析。这种同文题的章法构思比较,我们对不同文体的章法体式了然于心。,记叙文布局精妙,事件本身具有曲折性、复杂性,所以要展现出事件的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就是文章要写得有波澜,就是行文,要有起有伏,有快有慢,有张有弛,如波浪一般富于变化。如果平铺直叙,呆板僵化,见头知尾,则索然无味。,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
22、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记叙文以情感人,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记叙文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只有自己十分熟识的人、事、景、物,只有自己动了真情的感受,才能在下笔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产生感人的力量。若置自己熟识的于不顾,而去冥思苦想那些“新奇”素材,编
23、造“感人”的故事,势必会弄巧成拙,吃力不讨好。当然,并不排斥符合生活真实的某些细节的加工虚构。基于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高中记叙文应当可以适当虚构,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句对话、瞬间情景,却可以加以想象,扩充成丰富而完整的事件;也许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却可以放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抒写;也许是不同的人经历的事,却可以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来表现。只要是不违背生活去瞎编乱造,只要是具备生活的真实,把存在的、可能的、甚至希望存在的现实写出来,未尝不是对生活有深刻认识与思考的体现,未尝不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未尝不是语文功底深厚的体现。,例子:夜里,我失眠了,想,我还行呢,行呢!我
24、恨不得让所有的同学都知道这事,但我又决定,不告诉任何人。我开始构思我的另一篇故事了!从此,我十分注意起群众艺术了,整天翻着报纸,查看它的下一月的目录发了没有?但是,第7期目录发了,却没有我的一双袜子!我去编辑部查问,回答是:推迟发在8月号了。“哦!”我松了口气,颤巍巍地递上了第二篇故事稿。变铅字的时候(贾平凹)节选,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巴金的散文灯中叙述了一个友人投水遇救的故事,作者用的是描述方式 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
25、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高悬希望的明灯希望之光,是不能熄灭的。你记得巴金老人在灯中描述的那一盏油灯吗?一位友人怀着必死之心投江自尽又被人救起,当他醒来时,桌上是一盏昏黄的油灯,映照着几张亲切的笑脸,他顿然感到“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终于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又很好地生活了三十多年。在走向新生活的数十年中,他心中始终摇晃着那一盏油灯:是它,使一个绝望的人萌发了生的希望,为了这希望,去继续人生艰难的跋涉。希望,是人生旅途高悬的明灯,它永远召引着我们向前去!,同样一个故事
26、,从记叙文中搬到议论文中,细节描述转换为概述,主体地位变为从属,完整的故事叙述转换为“特写镜头”。 记叙文的语言要让生活画面浮现于读者面前,要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语体因文体而异,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求用语鲜明精当,严谨理性;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求用语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求用语准确简明、语序分明。,记叙文改写中强化文体意识,议论文改写成记叙文,主要是根据议论文的主题,以议论文中的某一个事实论据为基础,展开想象,设计情节,增减人物,使故事完整,中心突出:也可以紧扣论点,调动生活积累,取舍材料,安排详略;也可以按照论证过程中的某一个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形象,经过提炼、调整、充实,写出原来议论文的主题来。,将古典诗文改写成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