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别云间 明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作者简介: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生于公元 1631 年(明思宗崇祯四年) ,卒于公元 1647 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 “如猿唳,如鹃啼” (谢枚如语) ,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 二、写作背景:别云间是作者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是一首悲
2、壮慷慨的绝命诗。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1. “今日又南冠”句中的“又”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2. “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3.作者是因为面对死神而流泪吗? 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壮志难酬。 4.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试解析“难”字。 必死的决心与难舍故
3、乡亲人的情怀。 “难”字,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 5.品读“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两句。 赏析诗句中所表达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 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这是一种生命已止、战斗不息的精神,是个人立场的鲜明表白!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抗清精神,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6、颈联、尾联各抒发怎样的感情?(4 分)颈联: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尾联: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7.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诀别故乡,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以及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8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 分)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高度概括了诗人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 B、颔联抒写了诗人按耐不住的满腔悲愤。C、颈联袒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D、尾联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