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疏散距离 表 538安全疏散距离 表 538名称 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园 25 20 - 20 15 - 医院、疗养院 35 30 - 20 15 - 学校 35 30 - 22 20 - 其他民用建筑 0 35 25 22 20 15 注: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 5.00m。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 25。 二、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2、,如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38 减少 5.00m;如房间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时,应按表538 减少 2.00m。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 15m 处。三、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表 538 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第 539 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 100 人不小于0.6m 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 1.0m,边走道不宜小于 0.8m。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
3、座位排数不宜超过 20 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超过 22 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 26 个,但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 90cm 时,可增至 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减半。第 5310 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内门和观众厅外的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各自总宽度,均应按不小于表 5 310 的规定计算。 疏散宽度指标(m/百人)表 5310疏散部位 观众厅座位数=2500 观众厅座位数=1200 耐火等级一、二级 耐火等级三级 门和走道 平坡地面 0.65 0.85 阶梯地面 0.75 1.00 楼梯 0.75 1.00 注:有等场需要的入
4、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第 5311 条 体育馆观众厅的疏散门以及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各自宽度,均应按不小于表5311 的规定计算。疏散宽度指标(m/百人) 表 5311疏散部位 观众厅座位数 3000-5000 观众厅座位数 5001-10000 观众厅座位数 10001-20000 耐火等级一、二级 耐火等级一、二级 耐火等级一、二级 门和走道 平坡地面 0.41 0.37 0.32 阶梯地面 0.50 0.43 0.37 楼梯 0.50 0.43 0.37 注:表中较大座位数档次按规定指标计算出来的疏散总宽度,不应小于相邻较小座位数档次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出来的疏散总宽度。第 531
5、2 条 学校、商店、 办公楼、候车室等民用建筑底层疏散外门、楼梯、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通过计算确定,疏散宽度指标不应小于表 5312 的规定。 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m/百人) 表 5312 层数 耐火等级一二级 耐火等级三级 耐火等级四级 一、二层 0.65 0.75 1.00 三层 0.75 1.00 - 四层 1.00 1.25 - 注:每层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本表规定计算。当每层人数不等时,其总宽度可分层计算,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每层疏散门和走道的总宽度应按本表规定计算。底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 第 5313 条 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1.1m, 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 1m。第 5314 条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应小于 1.40m,紧靠门口 1.40m 内不应设置踏步。 太平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其宽度不应小于 3.0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