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93057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5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读出节奏,读,夫环而攻之 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读,朗读节奏举例: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读,译,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词语的意思。2、两人为一小组,对译重要的句子。,实词含义,天时 : 固国 :地利 : 威:人和 : 至:郭 : 道 :环 : 寡 :池 : 亲戚 :坚利: 兵革:米粟: 畔 :委 : 顺:去 :域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

2、的地理条件,包围,武器装备,护城河,坚固锐利,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外城,泛指粮食,离开,震慑,限制,巩固国防,极点,泛指内外亲属,同“叛”, 背叛,归顺,放弃,仁政,少,虚词解释,1、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一个“而”表修饰,解释为“着”。第二个“而”表 示转折,解释为“但是、却”2、夫环而攻之3、然而 不胜者4、三里之城5、亲戚畔之6、寡助之至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句首发语词,表示下面发议论,这样,可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代词,他,动词,到,介词,解释为“凭、靠”,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3、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问题讨论,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析,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 (从进攻

4、一方而言),攻城:,守城:,守 方,攻 方,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战争,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主张(结论),论点范围,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举例论证: 战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进攻 “不胜”-天时不如地利防御 “去之”-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 “人和”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点拨归纳,本文论证思路:,墨子善于运用具体的故事推理;论语闪烁着儒家的精神内核人道主义的“仁”;庄子以高妙奇特、汪洋恣肆、变化多端的想像取胜;孟子则感情激烈,充满力量和战斗性,大有山摧河决不可阻挡的气势。,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