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 凝 土 施 工 方 案地下室抗渗防水混凝土保证不渗漏,确保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色泽一致,无明显气泡,模板拼缝痕迹整齐且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顺直,上下楼层连接面平整,使混凝土工程最终达到“内实外美”的要求。地下室混凝土的浇注采取按照后浇带分区浇注:条基板、条基梁、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墙、柱、梁、板等均分为三个施工段进行;地上部分分为两个流水施工段。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以混凝土输送泵为主,塔吊吊运为辅。地下室和地上施工阶段采用一台输送泵进行浇筑。(详施工平面布置图)(略)一、泵管设计和布置(一)泵管设计结合本工程结构情况和现场平面布置,泵管水平输送
2、按最远约100m;竖直输送距离按最大高度约 110m,泵管直径 125mm,则水平换算长度为: 布管情况 数 量 每米(节)换 算水平长度 换算后长度 备 注水平管 130 m 1 m 130 m竖直管 110 m 4 m 440m90 度弯管 4 节 9 m 36 m 每台泵8m 长软管 1 节 20 m 20 m锥型管(150-125) 1 节 8 m 8 m泵管配管整体水平换算长度为:L=130+440+36+20+8=634m。地泵输送能力验算根据上述的配管情况计算混凝土泵出口的最大压力在泵管内压力损失 P 值如下表: 布管情况 数 量 每米(节、只、个)换算损失量(Mpa) 换算后损
3、失量(Mpa)水 平 管 100 m 0.1/20 米 0.5竖 直 管 110m 0.1/5 米 2.290 度弯管 4 节 0.1/节 0.48m 长软管 1 节 0.2/节 0.2Y 形 管 1 只 0.05/只 0.05管路截止阀 1 个 0.80/个 0.80分 配 阀 1 个 0.08/个 0.08砼泵起动内耗 每台 2.80/台 2.80总体压力损失P=0.5+2.2+0.4+0.2+0.05+0.8+0.08+2.8=7.03Mpa,采用 HBT60S 型泵的最大出口压力值为 Pmax=16Mpa , P=7.03Mpa Pmax=6Mpa。地泵输送压力能满足要求。凝土泵的输送
4、能力计算:选用 HBT60S 型地泵,其每小时实际输送量为:Q1=Qmax=60(0.80.9)(0.50.7)=2437.8 m3/h地泵最大水平输送距离为 Lmax = Pmax/Ph采用 HBT60S 型地泵的最大出口压力值 Pmax=16Mpa,Ph 为砼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Pa/m) ,可以由下式计算而得:P H=(2/R)K 1+K2(1+t 2/t1)v 2 2R-配管半径,(0.125/2)mS1坍落度,0.18mK1=(3.00-0.01S1) 102 =282K2=(4.00-0.01S2) 102 =382t2/t1=0.3 2 = 0.9v2-混凝土在
5、泵管内的流速根据地泵每小时输送混凝土方量即输送能力计算:v2(3.140.125 2/4)(16060)=24,得:v 2=0.54 m/s 。P H=2/(0.125/2)282+382(1+0.3)0.540.9=15845。Lmax = Pmax/P H = 16106/15845 = 1010m。L=634m Lmax= 1010 m. 地泵最大输送距离能满足要求。根据以上计算,采用 HBT60S 型地泵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泵管直径配置 125mm。(二)泵管固定配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平管每隔 1.5 米左右用支架或台垫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
6、和清洗管道。泵管要在以下部位进行固定:管与输送泵接口部位附近。该处受到的冲击力最大,采用钢管加固,加固见下图,钢管埋入地下的混凝土墩固定。泵管进入楼层前进行固定。采用钢管夹住泵管,并用木楔子塞紧,泵管下面垫上方木,钢管埋入地下,如下图。变变变变1-6变变变泵管在首层由水平管变成立管处进行固定。通过架料钢管借助上下楼板将泵管固定,如下图。楼面混凝土浇筑采用一台布料机布料,混凝土输送管与布料机可靠连接,布料机移位采用塔吊吊运。垂直管在每层楼板(洞口)处进行固定。固定的位置在(26)(28)轴与(K)(M)轴之间的风道预留洞处,垂直泵管通过钢管和木楔将泵管在楼板预留洞处塞死。二、对混凝土的要求(一)
7、泵送混凝土原材料泵送混凝土除了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耐久性等之外,还要满足管道输送的要求,即要求有良好的可泵性。因此用于泵送施工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材料及配合比尚应满足下述要求。1、水泥配置泵送混凝土所需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规定的标准。2、粗骨料粗骨料的粒、级配、击碎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 10%。3、细骨料细骨料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变变 变变宜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 2.53.2;通过 0.315mm 筛孔的砂不少于 15%;4、水配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
8、合用水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废水。5、掺合料掺合料选用粉煤灰,掺入混凝土拌合物中,能使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显著增强,且能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和干缩,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掺合一定数量的粉煤灰还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有利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粉煤灰的品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应符合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6、外加剂泵送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和混凝土泵送剂的有关规定。(二)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控制,一般10s 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 S10
9、 不宜超过 4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选用。对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的坍落度 160180mm。坍落度允许误差30mm。考虑到坍落度损失值随气温等因素变化较大,施工配合比应不断调整,并适量增加同强度同水灰比的水泥浆,以增加混凝土和易性,弥补输送过程中漏浆等。对现场混凝土勤测坍落度,试验员负责对当天
10、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抽测,负责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如遇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重新搅拌。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环境温度对拌制的混凝土提出具体的初凝时间要求。三、混凝土施工(一) 施工准备:机具准备及检查:混凝土浇注前,对料斗、串筒、振动器及振动棒、砼泵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落实。对易损机具,应有备用。所用的机具均应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以便随时维修。保证水电供应: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现场水、电、照明不中断。可事先与水、电供应部门取得联系。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对气象部分加强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在每一施工段
11、浇混凝土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尽量避开雨、雪天气。混凝土浇筑时预备塑料薄膜,应急雨雪天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二) 混凝土的泵送1、泵机操作人员应经考试取得合格证者方准上岗操作。2、泵送前,应该先开机用水润湿整个管道,而后送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使输送管壁处于充分润滑状态,再开始泵送混凝土。3、混凝土应保证连续供应,以确保泵送连续进行,尽可能防止停歇。4、在高温条件下施工,应在水平输送管上覆盖两层湿草帘,以防止直接日照,并要求每隔一定时间洒水湿润,这样能使管道内的混凝土不至于吸收大量的热量而失水,导致堵塞,影响泵送。5、泵送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管道清洗。(三) 混凝土浇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采取柱
12、、墙、梁、板的一次浇筑成形。墙、柱混凝土施工时每次下料厚度控制在 300400mm 之间,振捣时应特别注意对预埋件的定位保护。板混凝土表面采用一次性抹平收光,并做好板面的保护工作,防止雨水冲淋及人员在板面上踩踏。1、浇筑前的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符合。所安装的模板支撑体系是否稳定,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模板的紧密程度;钢筋与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及构件接点连接焊缝,是否与设计符合。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铁皮等杂物,通过留清扫孔冲刷和用吸尘器吸取来清除干净。木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但不能留有积水,湿润后,木模板中尚未封
13、闭的缝隙应封严,以防漏浆。检查安全设施、劳动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2、浇筑一般要求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 50mm,并且不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由于本工程竖向结构每次浇筑高度均超过 2m,故浇筑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管等。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
14、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 500mm 时,如底板、深梁等,可按 1:61:10 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 500mm 以上。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混凝土在浇筑及静止过程中,应采取措
15、施防止裂缝。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 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3、振捣要求混凝土振捣工具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使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为 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 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较薄的混凝土楼板(厚 120mm)可采用表面振动器,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时间一般为 1
16、5-30s,并且在 20-30min 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以消除混凝土结构面层中的汽泡。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 “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当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时:在正常情况下,平板式振动器在一点位的连续振动时应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振动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 100mm,严防漏振。振动倾斜砼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振动密实。(四) 地下室抗渗混凝土施工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底抗渗混凝土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的自防水,所以地下室抗渗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要确保砼的施工质量,除了满足强度等级、抗渗要求及内实外光等砼的常规要
17、求外,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砼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化热而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砼裂缝的产生,要引起高度重视。根据设计地下室底板、外墙施工时要求自防水,具体施工时将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确定配合比为了确保砼的质量,控制大体积砼各层间的温度差产生的应力应小于同一时间砼所具有的抗拉强度,根据这些要求,降低水化热这个关键,我们根据砼标号选用不同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根据每立方砼的水泥用量每增减 10kg,其水化热将使砼的温度相应升降 1,在满足强度及抗渗要求的前提下,砼配合比将尽量选用水泥用量较低的配合比。工程开工前,组织有经验的工程试验人员,根据成都市原材料供应情况要求商品砼公司进行混凝土试配,
18、同时按设计要求提前作施工配合比的砼试块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升模拟实验,确定最佳配合比。并结合砼的有关技术参数:初凝时间,坍落度,碎石,黄砂的粒径、级配等进行试配调整。2、砼运输本工程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砼的原材料如水泥、外加剂等要有材质证明及试验报告,砂石要有试验报告,砼搅拌要严格按有关规范及搅拌制度执行,在配料过程中,严格按配合比配料,并派专职监督员到商品砼公司蹲点监督。为了控制砼的总温升,减少结构物的内外温差,夏季应严格控制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1)控制出机温度根据搅拌前砼原材料总热量与搅拌后砼总热量相等的原理,可以知道砼的出机温度是由原材料本身所含热量所决定的。对砼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19、石子及水的温度,砂的温度次之,水泥的温度影响最小。大体积砼施工时,采取加冰水和用编织布将砂、石全部覆盖起来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砼出机温度,从而达到降低砼的最终温度的目的。(2)控制浇筑温度砼从搅拌出料后,经泵送、振捣等工序后的温度称为浇筑温度。为了控制浇筑温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尽量缩短砼的运输时间、及时泵送并用麻袋遮盖泵管防止日光曝晒而升温。3、砼浇筑底板砼浇筑选用 1 台砼输送泵,配备足够数量的运输车进行底板混凝土运输。地下室底板面积大,浇筑时采用表面保温技术措施,减少内外温度差,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做好砼裂缝的控制。本工程施工底板时正值 45 月份,气温不高,原材料不需要进行降温处理。浇筑速
20、度要连续,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砼的质量。砼浇筑时易使钢筋产生位移,因此浇筑砼过程中应随时复查钢筋的位置,并派钢筋工进行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墙体及柱施工选用 1 台砼输送泵,同时由一处分别反向施工。梁、板施工可分三个施工段,水平施工缝的留设应按照施工部署中所定的原则留设。板砼表面采用一次性抹平压光技术,并做好板面的保护工作,防止雨水冲淋,并防止施工时人员在板面上踩踏。4、砼养护及取样水平构件混凝土养护主要采用保湿法,以浇水湿润为主;竖向结构混凝土养护主要采用薄膜养护液,要求喷涂均匀,搭接严密。水平构件混凝土养护主要采用覆盖法,上盖两层草袋,每层草袋搭接缝不小于 50mm,上下层错开,边
21、浇筑边养护。砼浇筑过程中必须按规范制作试块,重要部位的混凝土需分别留设同条件养护试件和标准养护试件。5、施工缝处理方法施工缝按施工部署留设,不得在结构上任意留设施工缝,对于突发事件造成的施工缝必须按规范留设,并严格做到表面垂直或水平。第二次浇筑砼前,施工缝表面必须处理干净,表面无松动石子和水泥浆膜且保持湿润。浇筑砼前,在施工缝表面涂刷素水泥浆,保证新旧砼结合密实。垂直施工缝用快易收口网固定砼侧面,防止砼流淌并保证施工缝结合良好,并使表面易于处理。6、后浇带处理方法(1)后浇带处支模方法详见模板工程相关内容。(2)后浇带处砼浇筑根据规范要求,后浇带砼待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以后,方可浇筑。浇筑前,清
22、理侧面快易收口网,整理钢筋,湿润砼表面,然后进行砼浇筑。在砼浇筑后及时进行砼养护,养护期内要求砼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防止砼干缩裂缝的产生。(3)后浇带模板拆除地下室主体施工期间应保证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撑完整,直到后浇带处砼浇筑完毕,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后浇带模板及支撑。(五) 剪力墙混凝土施工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冲洗干净墙底部垃圾、锯屑等,再将模板润湿。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由于墙体较高,采用在布料杆上接一软管输送混凝土,伸到墙内,保证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超过 2m。下料时使软管在墙内来回挪动,使之均匀下料,防止骨浆分离。使用 50
23、和 30 振捣棒(30 振捣棒用于钢筋密集处位置) ,采取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大于 40cm(用标尺杆并辅以高能电筒照明随时检查混凝土高度及振捣情况) ,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 5cm,本工程墙体较厚,为保证振捣密实,墙体振捣点成梅花型布置,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 4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混凝土高度也要大体一致。振动棒距洞边 30cm 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
24、并在此处浇筑振捣。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应高出板底 30mm。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六) 梁、板混凝土施工测量工抄出楼层标高建筑 1.0m 控制线,并用红三角标记在钢筋上,浇筑人员用小白线牵出标高线。采用布料机进行布料。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 ,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浇筑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 2-3m 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垂直于模板。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 楼板混凝土采用插入
25、式振捣器及平板振捣器振捣。浇筑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边浇筑边振捣,借助标高线用卷尺随时检查混凝土厚度及表面标高,并用激光抄平仪复核控制。振捣时振捣棒移动间距控制在 400mm 左右,振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第一次振捣后隔 2030 分钟用平板振捣器进行二次复振,平板振捣器移动方向应垂直于浇筑方向且压边至少 100mm 以上。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对于预留洞较多的区域和钢筋太密的主次梁相交处浇筑时应经常观察、仔细振捣,发现不密实的应及时补浇。对于截面高度大的深梁,应分两次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 23mm 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
26、层下料应慢,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与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振捣完毕后借助标高线用铝合金长刮杠找平,然后用木抹子细致找平、搓压 23 遍(在施工缝处或有预留洞、预埋件及墙体两侧等处用抹子应认真找平、搓压) ,最后一遍木抹子找平宜在混凝土吸水时完成。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应沿施工段的长方向,从一端平行推进至另一端。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梁上部钢筋较多,应注意梁下部混凝土密实性,必须加强振捣,并在混凝土初凝前采取二次振捣。楼板混凝土要求随铺、随振、随压
27、,并在浇筑完毕后,用木抹子抹平,并进行拉毛处理。(七)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本工程柱截面均较大,高度较高,混凝土浇筑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柱的施工按施工段进行,在支柱模前应先对柱根部施工缝进行剔凿和清理,然后再支模浇筑砼。柱浇筑前应先检查模板底部是否封严,并用水将模板内润湿,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本工程的结构柱均超过 2m,故将采取措施,分段连续浇筑。高度不太高时采用串筒,高度较高时利用布料杆前端的软管伸入柱模内进行下料,每段高度不得超过 2m,防止混凝土离析。柱子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
28、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柱头水平施工缝留设在距梁底上 30mm 处,待拆模后,剔凿掉20mm,使之漏出石子为止。本工程部分梁柱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别只有一级,故不用对梁柱节点进行处理。(八)楼梯混凝土施工楼梯间墙混凝土随结构剪力墙一起浇筑,一次成型。楼梯段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楼梯间竖墙与楼梯踏步间在竖墙内要用钢板网隔开。(九)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1、施工缝的处理(1)墙体竖向施工缝的处理除留设竖向后浇
29、带外,墙体尽量不留竖向施工缝,若需要留设,可用 1515 目的双层钢丝网绑扎在墙体钢筋上,外用木板板封挡严实。避免混凝土从此处漏浆。当墙模拆除后,清理施工缝,保证混凝土接槎质量。(2)墙体顶部水平施工缝处理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高于顶板底30mm。墙体模板拆除后,弹出顶板底线和顶板底线上 10mm 标高线,将直缝以上的混凝土软弱层剔掉露出石子,清理干净。(3)墙、柱底部施工缝的处理剔除浮浆,使石子外露,保证混凝土接缝处的质量。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4)顶板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处顶板底部筋垫 15mm 厚木条,保证底部钢筋保护层;上、下层筋之间用木板保证净距,与底部筋接触的木板侧面按
30、底部钢筋间距锯成豁口,卡在底部钢筋上。2、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两侧已浇筑的混凝土必须终凝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在施工缝处,必须从接合面上除去所有浮浆皮和蜂窝状混凝土,直到暴露出粗骨料为止。另外,应清除垃圾、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和浮锈等杂物应清除。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 800mm-1000mm 处停止振捣,混凝土应细致振捣,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四、混凝土的养护本工程根据不同
31、季节、不同构件采用针对性的养护工艺,确保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并防止产生收缩和温度裂缝。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保湿法养护采取浇水养护和喷洒养护液,每个楼层设 24 个水笼头,均匀布置,混凝土在浇筑 12h 后即行浇水养护。对柱墙竖向混凝土,拆模后用麻袋或塑料薄膜进行外包浇水养护,对梁、板等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进行保水养护,必要时在其上面盖塑料布或阻燃草帘子,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同时在梁板底面用喷管向上喷水养护。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 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 天
32、。混凝土的养护要派专人进行,特别是前三天要养护及时,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当结构施工处于冬期施工阶段时,为了减小热量的散失过快,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在墙、柱、梁板等处的模板背楞间隙处塞阻燃聚苯板。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混凝土表面要覆盖塑料薄膜和阻燃草帘。对处于冬期施工阶段的结构混凝土养护见 “冬期施工措施” 。五、拆模强度的控制侧模以拆模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控制拆模时间。顶板拆模应在混凝土达到下表中强度以后方可拆除(按设计强度等级的百分率计) 。混凝土构件拆模强度要求序号 构 件 名 称 设计强度等级百分率1 跨度为 2m 及小于 2m 50%2板跨度为大于
33、2m 小于 8m 75%3 梁 跨度为 8m 及小于等 8m 75%4 承重结构 跨度大于 8m 100%5 悬臂梁和悬臂板 100%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压报告,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经监理同意方可拆除。结构施工处于冬期施工阶段时,在拆除墙、柱、梁、板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受冻临界强度 4Mpa 方可拆模;同时,模板和附加的保温板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 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 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由于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梁板构件除承受设计荷载外,还要承受施工荷载,即上部结构施工中的所有荷载,故在考虑梁板结构拆除时间时,除混凝土强度
34、达到设计要求外,当上部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要计算混凝土梁板承受上部施工荷载的要求,验算拆模后梁板的承载力从而确定拆模时间。为了确保安全,悬挑楼板的模板及支撑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且不承受大于设计荷载以外的荷载时方可拆除。六、结构成品保护混凝土浇筑之前,在预留钢筋上缠绕塑料膜防止钢筋被混凝土污染,柱墙拆模后用塑料护角条对柱、墙及门窗洞口处混凝土阳角部分进行成品保护;对楼梯踏步采用满铺木胶模板进行保护。楼板浇筑完混凝土达到强度以后,方可允许操作人员在上行走,进行一些轻便工作,但不得有冲击性操作。对阳角等易碰坏的地方,应当有保护措施。墙、柱阳角、楼梯踏步用硬塑料条或小木条包裹进行保护,满堂
35、架立杆下端垫木枋。利用结构做支撑支点时,支撑与结构间加垫木方。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分布筋、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在楼板上搭设浇筑混凝土使用的浇筑人行道,保证楼板钢筋的负弯矩钢筋的位置。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人员上下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七、混凝土检验、试验混凝土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石、砂、掺合料、外加剂等)质量、配合比、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强度等进行检测、试验。检验、试验应由业主代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共同参与,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的检验和验收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检验在现浇结构拆
36、模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检测包括试块取样、试块养护、试块强度检验、强度评定等,通过试块的强度值对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进行评定。(一)标养室的建立现场不设置标养室,将试块送至试验委托单位标养室,对试块进行恒温恒湿养护(二)混凝土试验施工中混凝土的取样制作应按国标 GB50204-2002 进行,但须按指示在搅拌点或浇筑点取样。取样的数量和频率按国标 GB50204-2002 的要求。在特别的情况下,取样的频率可能需要增加。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用于工程的混凝土试验记录必须清楚地表明取样混凝土的工程位置。抗渗混凝土根据
37、要求留置抗渗试块,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每 500m3 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少于 2 组,针对冬期施工,增设两组同条件试块,一组用于检查受冻前的混凝土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于测定冬转常温养护 28 天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三)试块养护:标养:将试件送至委托试验检测单位标养室,对试块进行恒温恒湿养护。同条件:在取样地点与混凝土构件同条件养护。(四)混凝土强度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且不超过三个月的混凝土组成,并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
38、应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确定。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批内全部标准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来评定。八、质量控制要点:(一)砼浇筑之前必须经甲方、监理隐蔽验收合格,并向甲方、监理上报砼浇筑方案和混凝土的有关资料,甲方、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浇筑砼。(二)混凝土浇注应符合下列要求:1、浇注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当必须间隔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2、在浇注竖向结构之前,应先在底部填以 50-100mm 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注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3、浇注泵送混凝土时应进行两次振捣,在第一次振捣 30 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振捣。4、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捣混凝土
39、时,应清理浮浆、松散混凝土及石子,并冲洗、湿润且不得有积水,待已浇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1.2N/mm2 时,但在浇注砼前应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5、后浇带按设计要求预留,并按规定时间浇注混凝土。浇注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将钢筋加以整理和施焊,然后按设计要求浇注混凝土。(三)卫生间、屋面等有防水要求的地方,在浇筑砼时要求用木槎板二次槎平,并原浆收光。其他地方只拉毛,不收光。(四)窗台板砼外侧比内侧低 2cm,做成挡水坎。(五)注意天气预报,不宜在雨天浇灌混凝土。在天气多变季节施工,为防止不测,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和塑料薄膜。(六)在砼浇筑之前和浇筑过程中,都应派专人
40、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向甲方、监理报告,并对支撑加固。(七)为保证砼浇筑连续进行,准备足够的振动器、碘钨灯。(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按规范制作试块,重要部位的试块在现场及养护室内分别留设。混凝土养护采用洒水养护,温度超过 30 度应用草席、塑料薄膜覆盖养护。(九)砼的养护采取自然条件下,砼浇灌完 1020 小时(热天气 89 小时 )及时浇水(或刷涂养护液)养护,头三天在无积水的情况下白天 2 小时浇水一次, 夜间至少两次 ,三天后适当减少。对每层卫生间、厨房砼和屋面砼应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 14 天,同时作好养护记录。(十)各楼层养护的主水管采用 483.5mm 钢管用逐级加压
41、的方式将水送往各施工楼层,主管上到各楼层设阀门,水嘴用橡胶管接至养护部位。(十一)对洞口尺寸、柱子垂直度、楼板平整度、层高重点控制。(十二)在已浇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 1.2N/mm2 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和支架。(十三)混凝土工程严密组织施工,每一区段的混凝土保证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十四)浇筑梁板混凝土时特别要注意板面以上的柱、墙钢筋的定位,浇筑中妥善保护,并进行必要的校正,保证柱墙轴线的准确,同时应采取合适的防污染措施,尽量减少对竖向钢筋的污染。(十五)拉结筋、对拉螺杆等处的混凝土应小心剔凿,控制剔凿范围。对拉螺杆部位采用高一个强度等级并掺微膨胀剂的减石子砂浆修补,并
42、保持与混凝土面色泽一致。同时,必须加强预留预埋的工作,限制在施工完毕后,进行如预埋线槽、线盒等的剔凿,以减少对混凝土外观的影响。九、后浇带施工(一)后浇带结构处理因采用钢板网作为后浇带侧模,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需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动棒距钢板网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需限制振动棒距离钢板网的距离不得小于 40cm。为保证钢板网处混凝土的密实,可采用钢钎辅助捣实。(二)后浇带砼施工后浇带砼施工时间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在后浇带浇筑之前,剔凿混凝土施工缝,彻底清除后浇带处的松散游离部分,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清除钢筋浮锈,调整钢筋,充分湿润后,刷1015 厚 1:1 水泥砂浆
43、一道,再进行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施工。(三)后浇带的保护底板、基础梁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对后浇带进行清洁,同时为防止垃圾、杂物及施工用水进入后浇带,在后浇带两侧分别砌一皮砖,在砖上覆盖多层板,所有缝隙用防水砂浆堵严,并在四周搭设临时栏杆进行围护。支设墙体后浇带处模板,必须保证支设质量,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涨模、爆模、流浆等现象发生。(四)梁、板后浇带施工梁、板后浇带模板和支撑单独配置,在浇筑该处混凝土之前,两侧楼板的模板和支撑不拆。分隔采用快易收口网,并用梳子状模板和短木枋支挡。梁、板钢筋与梳孔间隙用海绵条填实,防止砂浆污染后浇带模板和钢筋,影响混凝土观感质量。后浇带混凝土采取补偿性收缩混凝土,其强
44、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并掺加 10%左右的 MEA 微膨胀剂,其膨胀率大于 0.03%,混凝土强制湿润养护 14 天,总养护时间不少于 28 天。后浇带混凝土在其两侧的混凝土龄期达到 60 天后浇筑,浇筑时环境温度控制在 20左右。在结构施工期间,用木板覆盖后浇带,防止杂物坠入。施工后浇带前,人工剔凿并清理干净后浇带,调整钢筋,浇筑混凝土。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本工程地下室筏板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其施工突出难度如下: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规定限值(25)以内,存在以下不利因素:1、混凝土构件厚,要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易散发;混凝土强度等级高
45、,一般需用 P.O42.5 水泥,水化热高;2、环境温度高,混凝土搅拌后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高。在一些因素综合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必然形成较高的温度,存在着产生裂缝的危险。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就必须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这两方面综合考虑。(一)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1、原材料选用。(1)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2)细骨料:采用中砂,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3)粗骨料:选用粒径
46、 5-40mm 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4)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 1以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 2以内。(5)试配及施工配合比确定: 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和现场实测的砂石含水率调整为施工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砼坍落度。(6)掺加外加剂(粉煤灰) ,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二)砼出机温度控制砼搅拌后的出机温度是砼总升温值的一部分,出机温度高会引起总升温高,使砼的内外温差增大,容易引发砼贯通裂缝。影响出机温度最大的是
47、石子,其次是水、砂、水泥。本工程采用以下措施降低砼的出机温度:1、砂、石子采用自来水冲洗降温并加大砼坍落度检查的频率,以控制砂、石子冲洗增加的含水率;2、砂、石子、水泥堆场搭简易遮阳棚,防止阳光直接暴晒;3、施工用水采用尽量避免采用受太阳照射后温度过高的水。(三)砼浇筑温度(入模温度)控制砼浇筑温度是砼总升温的后半部分,浇筑温度不控制同样可能发生砼总升温高而诱发砼贯通裂缝。本工程采用如下措施降低砼的浇筑温度:1、做好现场协调,组织管理工作,保证砼运输、卸料、浇筑、振捣顺利进行,避免出机后的砼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2、浇筑前,对将要浇筑的部位进行浇水降温;3、对泵管进行覆盖,避免太阳直晒,导致混凝
48、土温度升高。(四)砼施工由于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条基梁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上部混凝土,第二道振捣器布置在混凝土流出的坡角处振捣下部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方法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框架柱下料时要控制厚度在 300mm 以内,以便混凝土能振捣密实,及时散热。混凝土振捣要及时,同时不漏振,但也不能过振,防止离析。(五)混凝土表面处理浇筑后初步抹平,初凝前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表面龟裂,并按规定覆盖养护。(六)养护措施:采用保温保湿养护方法 ,养护 14 天。混凝土浇捣后表面抹面后,在表面及时铺一层塑料薄膜或刷涂养护液。在养护期间,随时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及温度,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温润,框架柱包裹薄膜并湿水养护。(七)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1、健全施工组织管理: 在制订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同时,要落实了组织指挥系统,逐级进行了技术交底,做到层层落实,确保顺利实施;2、混凝土浇筑不应留施工缝;3、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4、做好覆盖保温及保湿工作,但覆盖层也不应过热,必要时应揭开保温层,以利于散热;5、保证混凝土供应,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6、做好现场协调、组织管理,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