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编号:ZGBW2011-17-03-S2-2#回风巷施工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生产副总:地测副总:通风副总:安 监 科:调 度 室:通 风 科:生 产 科:地 测 科:审 核:队 长: 编 制:开 拓 机 掘 队2011 年 9 月 16 日2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表施工单位 开拓机掘队 施工地点 S2-2#回风巷 编制规程 (措施) 名称 S2-2#回风巷施工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分级管理级 别 送批日期 2011 年 9 月 16 日 批回日期审批人员签 字审批意见:备 注3作业规程措施现场调研报告调研地点 S2-2#回风巷 调研时间 2011 年 9 月 14 日 4 点班措施名称 S2-2#回风巷施工
2、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生产科 地测科 调度室通风科 安监处调研人员签字 队 长 技术员施工地点概况S2-2#回风巷现掘进至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拐弯位置,前进左帮采用玻璃钢锚杆打设临时护帮,预留出开口位置。经地测科实测标高,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开口位置底板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处标高高差大。4结论与建议S2-2#回风巷运输联巷南帮以与 S2-2#回风巷成 45拐弯施工,以 8.530破底栽坡施工,掘进 15m 后至 B 点,此时再与 AB 段成 152夹角往东掘进65.23m 至 D 点与 S2 材料斜巷成 29贯通。施工过程中统一以 8. 530 破底栽坡施工。作业规程(措施)编写通知
3、单施工单位 开拓机掘队 施工地点 S2-2#回风巷规程(措施)名 称 S2-2#回风巷施工补充安全技术措施通知日期 2011 年 9 月 16 日 完成日期 2011 年 9 月 16 日通知人 编写人5说 明经地测科实测标高,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开口位置底板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处标高高差大。为保证满足正常生产和运输要求,对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设计长度和角度进行变更,现 安 排 你 队 准 备 施 工 ,特 通 知 编 制 相 应 的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S2-2#回风巷施工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概况:我队现在 S2-2#回风巷施工,现施工至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
4、拐弯位置,准备拐弯施工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运输联络巷全长 45m(边至边) ,根据地测科实测标高,两巷高差为 18.5m,施工时坡度太大,不能满足正常掘进和运输的要求。根据矿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对“通风降阻工程设计”中 S2-2#回风巷运输联巷的位置和设计长度等进行相应的变更。为保证安全施工,特编制本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二、危险因素:1、 瓦 斯 : 放 炮 施 工 时 , 可 能 检 查 瓦 斯 不 到 位 等 造 成 瓦 斯 爆 炸 伤 及 作 业 人 员 。 (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第 4 条 )2、 顶 板 事 故 : 由 于 支 护 不 良 或 措 施 不 力 , 可 能
5、造 成 冒 顶 事 故 , 尤 其 是 掘 进 窝 头 , 会 伤 及 作 业 人 员 。(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第 2、 3 条 )64、 贯 通 时 掩 护 不 当 , 发 生 电 缆 、 风 水 管 路 损 坏 。 (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第 55 条 )5、 贯 通 时 可 能 检 查 瓦 斯 不 到 位 或 调 风 措 施 不 到 位 引 发 事 故 (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第 59、 10 条 )三、作业组织、施工器具执行S2-2#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中相关规定。 四、施工顺序1、S2-2#回风巷掘进至距开口处巷道中心线交叉点 133m 时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南帮
6、到位,继续向前施工在前进左帮 6.4m 范围内采用玻璃钢锚杆配合打眼木托板进行临时护帮,继续向前施工 3m 后停掘(S2-2# 回风巷掘进至距开口处巷道中心线交叉点 142.4m) ,迎面煤墙打设玻璃钢锚杆进行支护,现我队已经施工到位,准备施工 S2-2#回风巷运输联巷。2、S2-2#回风巷运输联巷南帮以与 S2-2#回风巷成 45拐弯施工,以 8.530 破底栽坡施工,掘进 15m 后至 B 点,此时再与 AB 段成 152夹角往东掘进 65.23m 至 D 点与 S2 材料斜巷成 29贯通。施工过程中统一以 8. 530 破底栽坡施工。3、施工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时在 A 点至 B
7、 点段安装一部 30D 煤溜与 S2-2#回风巷内 30D 煤溜搭接出煤。施工 B 点至 D 点段再安装一部 30D 煤溜与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内 1#30D 煤溜搭接出煤,直至与S2 材料斜巷贯通。4、施工时由地测科及时标定到位到位和贯通距离、巷道中腰线,保证正常拐弯施工、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和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1五、施工工艺、方法、步骤和主要技术要求:(一) 巷道断面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 A 点至 B 点段,净宽为 4.5m,净高为 3.2m,巷道呈矩形,断面为14.4m2;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 B 点至 D 点
8、段,净宽为 3.9m,净高为 3.2m,巷道呈矩形,断面为12.48m2。(二)永久支护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 A 点至 B 点段,净宽为 4.5m,净高为 3.2m,净断面为 14.4m2。采用高预应力让压锚杆+双钢筋托梁+金属经纬网+ 锚索联合支护。顶板支护:锚 杆:锚杆型号 NMG-2224,杆体为#500,长度 2.4m,杆尾螺纹为 M24。锚固方式:树脂药卷锚固,采用两支超快树脂锚固剂,规格为 MSCK2350(锚固剂颜色为红色,凝胶时间为 8S40S,等待时间为 10-60S) 。钻头直径为 28mm,锚杆预应力 4-5T,锚杆锚固力 15T,最终紧固扭矩达到 300Nm。双钢
9、筋托梁规格:型号为 164300mm -120mm -1000mm -5。锚杆配件:采用三明治垫圈、让压管、螺母、拱型托盘,托盘规格为 15015012 mm 托盘(靠近巷帮的顶锚杆打设时上球型垫) 。锚杆角度:靠近巷帮的顶锚杆角度与垂线成 250 外偏角,其它顶锚杆垂直顶板打设。网片规格:采用金属网护顶,网片规格 47001100mm。用 16#铅丝联接,双丝双扣,孔孔相联。锚杆布置:每排 5 根顶锚杆,锚杆间距 1000mm,排距 1000mm。锚 索:采用 17.8-1-8300mm,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钻头直径 28mm,采用三支MSZ2350 树脂药卷锚固(锚固剂颜色为白色,
10、凝胶时间为 91S180S,等待时间为 480S) ;锚索预应力为15T(考虑预应力损失涨拉至 18.75T) ,锚固力不小于 30T。锚索托盘:采用 30030016mm 高强度可调心托板及配套锁具。 锚索布置:采用“小三花”布置,间距 2.2m,排距 1m,垂直巷顶打设。巷帮支护:锚 杆:锚杆型号 NMG-2224,杆体为#500,长度 2.4m,杆尾螺纹为 M24。 7锚固方式: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两支中速树脂锚固剂,规格为 MSZ2350(锚固剂颜色为白色,凝胶时间为 91S180S,等待时间为 480S) 。钻头直径为 28mm。锚杆预应力 4-5T,锚杆锚固力 15T,最终紧固扭矩达
11、到 300Nm。 双钢筋托梁规格:143000mm115mm900mm4。锚杆配件:采用三明治垫圈、让压管、螺母、拱型托盘,托盘规格为 15015012 mm 托盘(靠近顶底板的两根锚杆打设时上球型垫) 。锚杆角度:靠近顶底板的两根锚杆与水平线呈 100,其它帮锚杆垂直煤墙。网片规格:采用金属经纬网护帮,网片规格 33001100mm。用 16#铅丝联接,双丝双扣,孔孔相联。锚杆布置:每排每帮 4 根帮锚杆,锚杆间距 900mm,排距 1000mm。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断面支护图见图 1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 B 点至 D 点段,净宽为 3.9m,净高为 3.2m,净断面为 12.4
12、8m2。采用高预应力让压锚杆+双钢筋托梁+金属经纬网+ 锚索联合支护。顶板支护:锚 杆:锚杆型号 NMG-2224,杆体为#500,长度 2.4m,杆尾螺纹为 M24。锚固方式:树脂药卷锚固,采用两支超快树脂锚固剂,规格为 MSCK2350(锚固剂颜色为红色,凝胶时间为 8S40S,等待时间为 10-60S) 。钻头直径为 28mm,锚杆预应力 4-5T,锚杆锚固力 15T,最终紧固扭矩达到 300Nm。双钢筋托梁规格:型号为 163700mm -120mm -1000mm -5。锚杆配件:采用三明治垫圈、让压管、螺母、拱型托盘,托盘规格为 15015012 mm 托盘(靠近巷帮的顶锚杆打设时
13、上球型垫) 。锚杆角度:靠近巷帮的顶锚杆角度与垂线成 250 外偏角,其它顶锚杆垂直顶板打设。网片规格:采用金属网护顶,网片规格 41001100mm。用 16#铅丝联接,双丝双扣,孔孔相联。锚杆布置:每排 5 根顶锚杆,锚杆间距 850mm,排距 1000mm。锚 索:采用 17.8-1-8300mm,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钻头直径 28mm,采用三支MSZ2350 树脂药卷锚固(锚固剂颜色为白色,凝胶时间为 91S180S,等待时间为 480S) ;锚索预应力为15T(考虑预应力损失涨拉至 18.75T) ,锚固力不小于 30T。锚索托盘:采用 30030016mm 高强度可调心托板
14、及配套锁具。 锚索布置:采用“小三花”布置,间距 2.2m,排距 1m,垂直巷顶打设。巷帮支护:锚 杆:锚杆型号 NMG-2224,杆体为#500,长度 2.4m,杆尾螺纹为 M24。 锚固方式: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两支中速树脂锚固剂,规格为 MSZ2350(锚固剂颜色为白色,凝胶时8间为 91S180S,等待时间为 480S) 。钻头直径为 28mm。锚杆预应力 4-5T,锚杆锚固力 15T,最终紧固扭矩达到 300Nm。 双钢筋托梁规格:143000mm115mm900mm4。锚杆配件:采用三明治垫圈、让压管、螺母、拱型托盘,托盘规格为 15015012 mm 托盘(靠近顶底板的两根锚杆打设
15、时上球型垫) 。锚杆角度:靠近顶底板的两根锚杆与水平线呈 100,其它帮锚杆垂直煤墙。网片规格:采用金属经纬网护帮,网片规格 33001100mm。用 16#铅丝联接,双丝双扣,孔孔相联。锚杆布置:每排每帮 4 根帮锚杆,锚杆间距 900mm,排距 1000mm。S2-2#回风巷运输联巷断面支护图见图 2(三)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处支护S2-2#回风巷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段及前后 10m 范围、S2-2# 回风巷运输联络巷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前10m 范围采用锚棚联合支护。S2-2#回风巷过 S2 反风回风巷
16、立交段及前后 10m 范围采用 3.06m 梁3.2 m 腿,棚距为 750mm(立交处及前后 2m 范围棚距为 500mm,其余段为 750mm 棚距) ,立交处及前后 2m 范围顶帮采用砼背板密背,不进行锚网支护。锚棚联合支护段顶帮用刹杆与顶帮背死,刹杆规格为 0.950.080.05m,顶 6 帮 4,棚间用角铁拉杆连接(每架棚上 4 道角铁拉杆,顶 2 帮 2) ,棚腿下垫鞋板;工字钢棚滞后锚网支护 2m(背板棚段不进行滞后)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前 10m 范围采用 3.06m 梁3.2 m 腿,棚距为 750mm,用刹杆与顶帮背死,刹杆规格为 0.95
17、0.080.05m,顶 6 帮 4,棚间用角铁拉杆连接(每架棚上 4 道角铁拉杆,顶 2 帮 2) ,棚腿下垫鞋板;贯通前扇形工字钢棚见图 4 所示。工字钢棚滞后锚网支护 2m。图 3 工字钢棚支护图注明:1工字钢梁(4060mm) 2工字钢腿(3200mm) 3水泥背板 4单轨吊道图 4 贯通前扇形工字钢支护图(四)施工 S2-2#回风巷运输联巷开口工艺1、S2-2#回风巷掘进至距开口处巷道中心线交叉点 133m 时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南帮到位,继续向前施工在前进左帮 6.4m 范围内采用玻璃钢锚杆配合打眼木托板进行临时护帮,继续向前施工 3m 后停掘(S2-2# 回风巷掘进至距开口
18、处巷道中心线交叉点 142.4m) ,迎面煤墙打设玻璃钢锚杆进行支护,返回施工9S2-2#回风巷运输联巷。2、S2-2#回风巷运输联巷以与 S2-2#回风巷成 45向前掘进,并在开口位置钝角处抹角 1.0m1.0m,保证单轨吊轨道道岔水平曲率半径不得小于 4m,垂直曲率半径不得小于 10m。3、S2-2#回风巷掘进至 S2-2#回风巷运输联巷开口位置时,对开口位置采用玻璃钢锚杆支护,垂直煤墙打设 182000mm 玻璃钢点锚杆配合打眼托板进行临时护帮,玻璃钢锚杆采用一支 MSZ2350 树脂锚固剂锚固,锚杆布置同巷帮永久支护。玻璃钢锚杆预紧力达到 50N.m,外露长度 30-80mm。4、S2
19、-2#回风巷运输联巷开口前,对开口及前 10m 后 5m 范围靠开口帮隔排打设一根锁口锚索,打设后保证每排 3 根锚索布置,并在开口前后 5 米及开口位置处分别打设 1 个顶板离层仪监测顶板离层情况。5、S2-2#回风巷运输联巷由地测科根据实测巷道标高确定巷道腰线,施工时严格按腰线施工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6、S2-2#回风巷运输联巷开口前 5m 范围锚索为每排 2 根布置,并在开口后 5 米打设 1 个顶板离层仪监测顶板变化情况。7、巷道交叉点牛鼻子处巷帮煤厚少于 6m 时,每排打设 2 根帮锚索进行加固,帮锚索打设不少于 3 排,锚索两端均使用锚索托板、锁具进行涨拉。图 5 S2-2#回
20、风巷开口交叉点支护示意图(五)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施工工艺1、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前 50m,地测科提前给定准确距离,以利于顺利施工。2、过立交前及时通知通风部门制定措施保证过立交期间通风正常。3、过立交前 20 米,对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位置段及前后 10 米采用槽钢配合打设锚索对顶板进行加固,使用 2500mm 槽钢(眼距为 2000mm)进行加固,左右交错布置,保证每排加固 1 根锚索。4、过立交时,根据 8.53坡当巷道掘至 B 点时底板标高为+553.198,而立交上反风巷底板标高为+557.761,落差 4.563 米,
21、因此在施工时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时能安全通过该立交。5、过立交前后 5m 位置处各打设一个顶板离层仪,在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位置及前后 5 米位置处各打设一个顶板离层仪,监测顶板变化情况。6、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位置及前后 10 米共 25m 范围内,采用 3.06m 梁3.2m 腿工字钢棚支护,棚距为 750mm(过立交段及前后 2m 棚距为 500mm,其余段为 750mm) ,立交处及前后 2 米顶帮采用水泥背板密闭,剩余范围采用锚棚联合支护,顶帮采用 64 根刹杆花背,棚间用角铁拉杆连接,棚腿下垫鞋板(不得多余 2 块) 。7、立交位置及前后 2 米
22、上串梁顶帮共四道串梁,采用 3.2 米的工字钢腿(顶上两道,两帮各一道,每道使用 U 型卡与工字钢棚梁棚腿固定) ,共需上 12 道穿梁。8、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前 10m 时,每班在 S2 反风回风巷内距立交点前后 50 米位置处设好警戒(S2反风回风巷已经打设密闭和对永久风门封闭) ,严禁人员私自从立交上通过,确保警戒范围无危险后方可掘进。(六)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施工工艺1、距贯通 50m 时,及时与地测科联系,确定准确贯通位置,并及时标定贯通到位点。2、贯通 20m 前,对 S2 材料斜巷内贯通点及前后各 5m 范围内距底 3.5m 处打设一排锁口锚索对
23、顶部 U10型拱梁,采用 17.88300mm 锚索配合 11*2000mm(眼距为 1500mm)的工字钢托梁进行锁口和加固,锚索采用三支 MSZ2350 树脂药卷锚固。加固期间,如果单轨吊通过作业地点,必须停止作业撤离至安全地点,待单轨吊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3、贯通前 20 米时,班班在接班前应交接清贯通距离。4、贯通前 20 米时,在 S2-2#材料斜巷内贯通点前后 50 米范围设置警戒并拉设警戒带,严禁人员私自通行,确保贯通安全可靠。5、贯通前 10 米时,开始采用锚棚联合支护,加强贯通处顶板支护强度。6、贯通前 10 米时,巷道内班班用 2 米长的钻杆在正头打探眼,以便及时掌握贯
24、通情况。7、在距离贯通 5m 前,必须将 S2 材料斜巷贯通处及前后各 5m 范围内电缆吊挂于顶部,将巷帮静压风管制作地龙门从底板上,将贯通位置处的静压水管龙门改至 S2 轨道上山口处,并用废皮带对电缆、静压风管进行有效保护,避免放炮崩坏。8、距贯通点 2m 时,采用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式贯通。9、距贯通 2m 时,及时和通风部门联系,做好风流调整工作。10、贯通时,采用快速大面积贯通,发现断面局部贯通时快速将全断面进行贯通,避免风流发生紊乱。专人对工作面、回风口瓦斯传感器进行监护,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现场通风部门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11、贯通时,由通风部门人员现场进行指挥,对风速和风量
25、进行有效测定,待风流稳定后方可进行贯通。12、贯通后,对交岔点两帮宽帮处用编织袋装煤充填。13、贯通后在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贯通前 5m、S2 材料斜巷内贯通位置处及前后 5m 位置处各打设一个顶板离层仪,监测顶板变化情况。14、待贯通后,将 S2 材料斜巷内贯通帮 6.4m 范围内下部的两根 U 型拱腿拆除,在贯通帮 U 型拱梁安设变形梁与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内工字钢棚采用 U 型卡进行固定,加强贯通处支护强度。图 6 与 S2 材料斜巷交叉点 U 型棚加固图 17.830m锚 索工 字 钢 托 梁(七)炮掘施工工艺工作面采用光面爆破方式掘进,采用全断面一次起爆。爆破图表的编
26、制A、爆破原始条件巷道名称: S2-2#回 风 巷 运 输 联 巷掘进断面: 14.4m 12.48m沼气等级:高沼气 打眼方式:湿式打眼(底眼除外)炸药类型:矿用乳化炸药 雷管: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炮眼深度:1.2m 1.1m B、炮眼布置:附图 1、半煤岩巷(上半部煤厚超过 1.5m 时)掘进时最大空顶距 1200mm,最小空顶距均为 200mm。半煤半岩巷炮眼布置图 单位:mm12爆破说明书每孔药卷炮 眼名 称 眼 号眼长(m)眼数 卷 kg总装药量每孔水 泡泥 数雷管段数起爆顺序联炮方式掏 槽 1-6 1.3 6 2 0.4 2.4 1 1 1辅 助 7-24 1.2 18 1.5 0.
27、3 5.4 1 2 2周 边 25-39 1.2 16 1.5 0.3 4.8 1 3 3底 眼 40-48 1.2 8 2 0.4 3.2 1 4 4合计 48 15.8 48串联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炮眼数量或装药量。2、全岩巷及半煤岩巷(煤厚不超过 1.5m)时,爆破循环进尺为 1.5m,最小空顶距 200mm,最大空顶距 2200mm。爆破循环进尺为 1.5m 时采用分次爆破方式,先放下半部后放上半部,炮眼一次打成。炮眼布置图如下:锚棚支护段炮眼布置图(下半部) 单位:mm150405167418135942 1092584217312340031708 80170887
28、58313爆破说明书每孔药卷炮 眼名 称 眼 号眼长(m) 眼数 卷 kg总装药量每孔水 泡泥数雷管段数起爆顺序联炮方式掏 槽 1-4 1.8 4 4 0.8 3.2 1 1 1辅 助 5-8 1.7 4 3 0.6 2.4 1 2 2周 边 9-16 1.7 8 3 0.6 4.8 1 3 3底 眼 17-25 1.7 9 3 0.6 5.4 1 4 4合计 25 15.8 25串联锚棚支护段炮眼布置图(上半部) 单位:mm 3180180 1674198765202736242532291491083427645 8503750180 85170882爆破说明书每孔药卷炮 眼名 称 眼 号
29、眼长(m) 眼数 卷 kg总装药量每孔水 泡泥数雷管段数起爆顺序联炮方式掏 槽 1-6 1.8 6 3 0.6 3.6 1 1 1辅 助 7-10 1.7 4 2.5 0.5 2 1 2 2周 边 11-21 1.7 11 2.5 0.5 5.5 1 3 3底 眼 22-29 1.7 8 3 0.6 4.8 1 4 4合计 29 15.9 29串联锚网支护段炮眼布置图(下半部) 单位:mm21720 5238312932 2725260 130160 390 830130283 216 6714305428601819 1049185514爆破说明书每孔药卷炮 眼名 称 眼 号眼长(m) 眼数
30、 卷 kg总装药量每孔水 泡泥数雷管段数起爆顺序联炮方式掏 槽 1-4 1.8 4 3 0.6 2.4 1 1 1辅 助 5-18 1.7 14 2.5 0.5 6 1 2 2周 边 19-24 1.7 6 3 0.6 3.6 1 3 3底 眼 25-32 1.7 8 2.5 0.5 4 1 4 4合计 32 16 32串联锚网支护段上半部炮眼布置与下半部相同,炮眼打成直眼即可。(八)其它要求1、在分次爆破施工时(半煤岩或全岩巷顶部煤厚小于 1.5m):1)采用前探梁临时支护时,可以不上前探梁逼帮装置(悬吊臂)。2)为防止在放炮施工时崩坏锚杆,让压锚杆可以不上让压管。3)底角锚杆滞后工作面 4
31、 排打设。4)巷帮滞后工作面 2 排打设。2、S2-2#回风巷及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施工期间,采用单趟排水管进行排水,采用专用吊具进行吊挂,距巷道底板高度为 0.4m。施工过程中每隔 500 米安设一个静压水(风)管、排水管 4 寸阀门,保证掘进期间正常检修和施工要求。六、通风系统1、风量计算1)通风方法:压入式局扇通风。2)风机安设位置风机使用现施工 S2-2#回风巷风机,安设在 S2-1 旧轨顺联络巷口南帮。3)风量计算 1)按沼气涌出量计算(经验公式)(炮掘)Q=5.2qm=5.22.51.4=5.22.51.414.41.5=393.12m 3/min注 q瓦斯相对涌出量(通风
32、科提供 2.5m/t) 一循环爆破实体体积 mV=S*L S:一循环爆破最大断面 L:炮眼深度,1.5m。2)按人数计算Q=4N=440=160m3/min注:Q-工作面所需风量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3) 按每次爆破使用的火药量计算:Q=25A=2516 = 400 m3/min A每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火药量4)按风速进行计算按最低风速验算Q18S=1814.4=259.2m 3/min 巷道最大断面 14.4m按最高风速验算:Q240S=24012.48=2995.2m3/min 巷道最小断面 12.48m5)Q 局= Q 掘1.2= 4001.2 = 480 m 3/min 1
33、.2 为风量漏风系数VminSQ 局 VmaxS( 259.2384 2995.2)6)按最小全压需风量计算15Q 全=Q 局+18S=550+18(14.4-0.79)=794.98m 3/min注:Q 局-222KW 局部通风机运行设计风量,S-局部通风机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口之间巷道的净断面积,m 2;18-局部通风机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口之间的最低风速,m/min7)风机选型根据以上计算,本工作面风机供风量不得低于 400m3/min,工作面所需风量为 400-2995.2m3/min,风机安设处巷道全压风量不低于 794.98m3/min。局扇采用两台 FBDNO.6.3 型通风机。功率为:
34、222KW,风量为350-550 m3/min,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采用双级运行,所选风机能满足风量要求;实际全压风量能满足理论全压风量要求,故所选风机能满足要求。2、风筒采用 800*10m 风筒进行延伸,煤巷、半煤岩巷、岩巷掘进时,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距离为8m。联络巷内永久风门打设位置示意图七、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按照地测科放定的中腰线施工。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须使用好前探梁装置,防止片帮伤人。3、掘进时形成的片帮或局部高冒时,应及时处理,可采用补打单体锚杆的方法进行补强。在开口或拐弯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短托梁和金属网配合补打点锚杆或锚索进行补强,加强交叉点处顶板支护强度。4、放
35、炮施工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施工期间跟班队干使用便携式瓦检仪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作业,向相关专业部门汇报,防止造成瓦斯超限。5、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安全技术措施1)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前 50m,地测科提前给定准确距离,以利于顺利施工。2)过立交前及时通知通风部门制定措施保证过立交期间通风正常。3)过立交前 20 米,对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位置段及前后 10 米采用槽钢配合打设锚索对顶板进行加固,使用 2500mm 槽钢(眼距为 2000mm)进行加固,左右交错布置,保证每排加固 1 根锚索
36、。4)过立交时,根据 8.53坡当巷道掘至 B 点时底板标高为+553.198,而立交上反风巷底板标高为+557.761,落差 4.563 米,因此在施工时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时能安全通过该立交。5)过立交前后 5m 位置处各打设一个顶板离层仪,监测顶板变化情况。在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位置及前后 5 米位置处各打设一个顶板离层仪,监测顶板变化情况。6)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位置及前后 10 米共 25m 范围内,采用 3.06m 梁3.2m 腿工字钢棚支护,棚距为 750mm(过立交段及前后 2m 棚距为 500mm,其余段为 750mm) ,立交处及前后 2
37、 米顶帮采用水泥背板密闭,剩余范围采用锚棚联合支护,顶帮采用 64 根刹杆花背,棚间用角铁拉杆连接,棚腿下垫鞋板(不得多余 2 块) 。7)立交位置及前后 2 米上串梁顶帮共四道串梁,采用 3.2 米的工字钢腿(顶上两道,两帮各一道,每道使用 U 型卡与工字钢棚梁棚腿固定) 。8)过 S2 反风回风巷立交前 10m 时,每班在 S2 反风回风巷内距立交点前后 50 米位置处设好警戒(S2反风回风巷已经打设密闭和对永久风门封闭) ,严禁人员私自从立交上通过,确保警戒范围无危险后方可掘进。6、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安全技术措施1)贯通前 50m 开始执行贯通措施。2)贯通
38、前 20m,对 S2 材料斜巷内贯通点及前后各 5m 范围内距底 3.5m 处打设一排锁口锚索对顶部 U型拱梁,采用 17.88300mm 锚索配合 11*2000mm(眼距为 1500mm)的工字钢托梁进行锁口和加固,16锚索采用三支 MSZ2350 树脂药卷锚固。加固期间,如果单轨吊通过作业地点,必须停止作业撤离至安全地点,待单轨吊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3)贯通前 20m,每次放炮前由专职瓦斯员检查工作面及 S2 材料斜巷贯通点附近 20 米内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浓度不超过 1时方可放炮,若瓦斯浓度超过 1时,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只有经过采取措施瓦斯浓度降到安全浓度以下后,方可进行作业
39、。4)贯通前 20 米时,在距贯通点前后 50 米位置处设置警戒并拉设警戒带,严禁人员私自通行,确保贯通安全可靠。5)在距离贯通前 20m,必须将 S2 材料斜巷贯通处及前后各 5m 范围内电缆吊挂于顶部,将巷帮静压风管制作地龙门从底板上,将贯通位置处的静压水管龙门改至 S2 轨道上山口处,并用废皮带对电缆、静压风管进行有效保护,避免放炮崩坏。6)贯通前 10 米时,开始采用锚棚联合支护,贯通前采用工字钢梁扇形支护,加强顶板支护强度。7)距贯通点 2m 时,采用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式贯通。8)距贯通 2m 时,及时和通风部门联系,做好风流调整工作。9)贯通时,采用快速大面积贯通,发现断面
40、局部贯通时快速将全断面进行贯通,避免风流发生紊乱。专人对工作面、回风口瓦斯传感器进行监护,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现场通风部门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10)贯通时,由通风部门人员现场进行指挥,对风速和风量进行有效测定,待风流稳定后方可进行贯通。11)待贯通后,对交岔点两帮宽帮处用编织袋装煤充填;将 S2 材料斜巷内贯通帮 6.4m 范围内下部的两根 U 型拱腿拆除,在贯通帮 U 型拱梁安设变形梁与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内工字钢棚采用 U 型卡进行固定,加强贯通处支护强度。7、运输物料时,作业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同肩抬放,保证配合默契,防止配合不当,意外伤人。八、工作面避灾路线S2-2#回风巷运输联
41、络巷未贯通前,工作面发生小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时,避灾路线为:工作面S2-2#回风巷S2 皮带上山S2 反风进风巷S2 材料斜巷S2 车场S+520 大巷副井底地面。S2-2#回风巷运输联巷贯通后,工作面发生小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时,避灾路线为:工作面S2-2#回风巷S2-2#回风巷运输联巷S2 材料斜巷S2 车场S+520 大巷副井底地面。当水灾事故较大,S+520 大巷被淹时避灾路线为:工作面S2-2#回风巷S2 皮带上山S 总回风巷中央回风井地面。避灾路线图见附图 2、3本措施未提及内容严格按照S2-2#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相关复查、 煤矿安全规程 、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 岗标及公司、矿有关文件、规定、制度有关规定执行。1附图 1 S2-2#回风巷运输联络巷平面布置图 单位:mm审 核编 制2附图 2 避灾路线图(S2-2#回风巷运输联巷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前)审 核 编 制3附图 3 避灾路线图(S2-2#回风巷运输联巷与 S2 材料斜巷贯通后)审 核 编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