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速度 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学习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学习难点】:速度的计算【学习用具】:刻度尺、秒表、纸锥一、预习:见指导用书二、助学与讲析:【要点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活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观看刘翔比赛、猴子爬杆时都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比较快慢。【总结】:方法一(观众):_方法二(裁判员):_【活动】: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大小纸锥,比较它们竖直下落的快慢?
2、 【猜想】:哪一纸锥下落得较快?_【思考】:1、怎样比较纸锥运动的快慢?采用哪种方法?_2、有没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_3、如果让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_【总结】:度的概念、公式、单位、物理意义等速度的概念: 速度的公式: 字母表示: 变形公式: 速度的单位: ,单位换算:1m/s= = = km/h【要点 2】:速度及其测量【活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1. 测量的物理量: 2. 实验器材: 3.设计实验表格,记录数据:实验次数 下落高度 m 下落时间 s 下落速度 m/s 速度 m/s12 x k b 1 . c o m3【活动】:速度的相关计算例:下图描述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情形如果速度不变,该汽车到达上海还需要什么时间?思考:理解路程标志的意义: 速度表的意思: 解题过程:新课 标第 一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