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综合测试(分值:100 分 时间:45 分钟)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找一找(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它找出来,每题 3 分,共 60 分,请试着在 20 分钟之内完成)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不包括A.统一 B.和平 C.民主 D.团结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A.建立联合政府 B.商谈国内和平问题C.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时间 D.避免备战3.以下人物中,参加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是A.毛泽东 B.王若飞 C.叶剑英 D.周恩来4.1945 年 8 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有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
2、谋争取时间做好自卫战准备团结民主人士A. B. C. D.5.双十协定签定于A.上海 B.南京 C.重庆 D.延安6.1946 年 6 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首先进攻A.山东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7.1947 年 3 月,国民党对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中共中央采取的作战方针是A.诱敌深入 B.主动出击 C.积极防御 D.迂回包抄8.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9.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将战略主攻方向定在中原地区的直接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B.这一地区历史上为
3、兵家必争之地C.拥护革命的群众基础较好 D.威逼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10.1947 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11.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止,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先后顺序台湾;重庆;广州;武汉;南京。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12.三大战役首次大决战的指挥者是林彪 刘伯承 罗荣桓 谭震林A. B. C. D.13.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第一次超过国民党在A.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初期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时C.辽沈战役胜利后 D.三大战役胜利后*14.被陈毅元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
4、出来的胜利”的战役是指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5.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事件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6.合力进行平津战役的解放军是A.华北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 B.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C.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 D.东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17.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国民党将领是A.杜聿明 B.张治中 C.傅作义 D.李宗仁*18.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和意义表述正确的A.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52 万人 B.基本解放了东北、华北、长江以南各省C.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D.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了胜利
5、19.1949 年 4 月 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A.国民政府统治中国的结束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C.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华民族受奴役历史的结束*20.蒋家王朝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时间是A.民国 22 年 B. 民国 28 年 C. 民国 32 年 D. 民国 38 年二、连线题(4 分)时间 事件1947 年 6 月底 辽沈战役打响1948 年 9 月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1949 年 1 月 南京解放1949 年 4 月 北平和平解放三、材料解析题(共 20 分,请试着在 10 分钟之内完成)1.阅读材料: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
6、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请回答:(1)材料中“来渝谈判”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说是“假戏真做”?其意图是什么?(3)结果怎样?2.阅读材料: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战役名称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万头) 粮食(亿斤)辽沈战役 160 万 1.38 万副 6750 辆 80 0.7淮海战役 150 万 30.5 万副 88 辆 6300 4.3平津战役 180 万 2 万副 40 辆 100 3请回答:(1)该资料说明了人民群众从哪些方面支援了三大战役?*(2)通过该资料,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3.解放战争开始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结合史实分析,在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能
7、够迅速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四、想一想(综合你所学的知识,给出下面问题的答案,共 16 分)蒋介石何时发动全面内战?中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探索训练(C)1、观看影片重庆谈判。有人说重庆谈判对于毛泽东来说是一场鸿门宴,为什么这样说?毛泽东明知此行凶险,又为什么要去赴宴呢?通过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期间政治斗争的复杂现象,你发现双方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前途各有怎样的主张?2、锦州国民党指挥官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解放军首战锦州,“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断了。”那么三大战役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东北战场又为什
8、么集中兵力攻打锦州?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中的什么原理?3、阅读材料:“经八年艰苦抗战,本已流芳。奈何妄想独裁,甘违民主!友邦调处,马歇尔九上匡庐;政协磋商,周恩来两飞陕北。未遂同舟之愿,顿开杀戮之端。可怜赤子竟无辜,全不念总理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历三载暴戾施威,果然遗臭。曾忆改革币制,换发金圆。物价狂腾,翁咏霓一筹莫展;元勋仰药,陈布雷万古含冤。难维大众之心,自取灭亡之路。岂但奸雄成梦幻,只落得山河易手,仓皇败遁走台湾。”(马歇尔,美国驻华特使,曾参与国共谈判。匡庐,即庐山。翁咏霓,即翁文灏,1948 年任国民党行政院长,后任蒋介石总统府秘书长。陈布雷,蒋介石亲信,曾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等职。1
9、948 年底,因对时局悲观在南京自杀。)这副对联铺陈叙事,形象地概括了国民党的灭亡史。你知道“友邦”指的是哪个国家,“调处”指的是什么意思,“总理”指谁吗?你能说出这副对联中涉及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哪些史事吗?4、阅读并回答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Eternal glory to the peoples heroes who laid down their lives for the peoples liberation war and revolution in the last three yearsEternal glory to the peop
10、les heroes who laid down their lives for the peoples liberation war and revolution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Eternal glory to the peoples heroes who laid down their lives in the all previous struggles for resistance of the enemy,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and for peoples freedom and well-being.The Fir
11、st Session of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September 30, 1949(1)这是摘自何处的一段话的翻译?(2)原文是谁写的?(3)“the last three years ”起止何时?(4)“the last thirty years”起止何时,这一时期革命的性质是什么?5、参观本地区的人民解放战争纪念馆、纪念碑或遗址,体会解放战争的艰辛和今天和平的来之不易。写一篇 200300 字的观后感。单元综合测试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A 2.C 3.D 4.B 5.C 6.C 7.A
12、 8.B 9.A 10.B 11.C 12.B 13.C 14.B 15.B 16.C 17.C 18.C 19.A 20.D二、连线题时间 事件1947 年 6 月底 辽沈战役打响1948 年 9 月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1949 年 1 月 南京解放1949 年 4 月 北平和平解放三、材料解析题1、(1)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2)因为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积极准备内战,但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特别是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于是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其意图是:若毛泽东不去,就把发动内战的罪名加在共产党身上;若毛泽东去了,就可诱使共产党交出
13、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3)结果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通过了有利于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教育肋广大人民群众。2、(1)人力、物力(担架、大小车、牲畜、粮食);(2)提示:说明我军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军队,深得民心。3、国民党方面:(1)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政治上不得人心;(2)国民政府腐败;(3)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共产党方面:(1)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得到人民拥护;(2)毛泽东和党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政治、军事方针;(3)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四、想一想1946 年 6 月;人民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在半年多的时间
14、内,解放军就歼灭大量敌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西北野战部队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军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等指挥下,孟良崮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探索训练(C)】1、(1)如果毛泽东不去重庆,蒋介石就可把内战责任推卸在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去重庆,蒋介石一可诱使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二可争取时间部署内战。(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3)国民党:通过内战达到独裁统治的目的;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2、(1)首选东北战场的原因:东北战场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是全
15、国战局发展的关键。当时全国各战场的形势虽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但敌人在战略上却企图尽量延长坚守东北几个孤点的时间,牵制我东北人民解放军,使我军不能入关作战;同时,敌人又准备把东北敌军撤至华中地区,加强华中防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把战略决战的方向,指向华北战场,则会使我军受到华北、东北敌人的两大战略集团的夹击而陷于被动;如果我们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华东战场,则会使东北敌人迅速撤退,而实现他们的战略收缩企图。因此,东北战场就成为全国战局发展的关键。当时东北战场的形势对我又特别有利。在敌军方面:孤立分散,态势突出,地区狭小,补给困难;长春被围,无法解救,或撤或守,举棋未定。在
16、我军方面:兵力优势,装备较好;广大地区,联成一片;土改完成,后方巩固;关内各区,均可支援。东北人民解放军歼灭了东北敌军,就能粉碎敌人战略收缩的企图;就能实施战略机动,有利于华北、华东战场的作战;就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战略的总后方。(2)首攻锦州的原因:锦州是东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要道,打下锦州这一战略要地,就关闭了东北的大门,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就会满盘皆活。(3)原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原理告诉我们,分析矛盾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重点论。而东北战场和锦州就分别是全国、东北战场的关键点。3、(1)“友邦”,指美国。“调处”,实际上指美国以此为名为蒋介石打内战争取时间。“总理”,指孙中山。(2)史事:重庆谈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发动内战、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国民党败退台湾等。4、(1)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一段翻译 (2)毛泽东(3)起于 1946 年,止于 1949 年(4)起于 1919 年,止于 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5、提示:人民解放战争纪念馆:如海安的苏中“七战七捷”永久纪念馆、南京的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人民解放战争纪念碑:如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碑、宿迁的宿北大战纪念碑人民解放战争遗址:如南京总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