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5.1 活跃的学术思想 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8759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5.1 活跃的学术思想 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5.1 活跃的学术思想 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5.1 活跃的学术思想 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容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重点:1、孔子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贡献。2、“百家争鸣”的含义及代表性思想家。难点:1、孔子的政治思想。2、“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3、战国重要学派的基本观点。一、预习回答:1、记住孔子的名和字、生活年代及集中记录孔子言论的书 。2、理解孔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3、记住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4、适当背诵春秋战国思想家的名言名句。5、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二、课堂学习与讨论: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生产力发展;王权衰 落,诸侯争雄争霸;各国进行改革等。变化的实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形成、确立。2、春秋

2、时期管仲既是政治家也是思想家,孙武是军事思想家;战国有:法家商鞅,纵横家张仪、苏秦,兵家孙膑。孔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创立的 3、孔子 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主要贡献 创办 丰富和完善 论语的价值 积累丰富的 形成原因:来源:学科网 ZXXK4、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 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课堂小结:三、检测练习:1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子来源:Zxxk.Com2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思想主要体现在( )A 春秋 B 诗经 C 论语 D 孟子3.春秋 战国

3、时期,最受秦国统治者青睐的思想学派是( )来源:学&科&网 Z&X&X&K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4右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A儒家 B墨 家 C道家 D法家5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兼爱” “非攻” C “无为而治 ” D “法治”6.下列思想家中,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7.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 .孟子 D.庄子8小明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下列属于他的台词是( )A学

4、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9.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封建王朝都对孔子奉若神明,尊为“至圣” ,其重要的原因是( )AA.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 B.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C.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源:Zxxk.Com10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一次, 孔子从外面回来,正缝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人了没有?”这体现了孔子的( )A “仁 ”的思想 B “君轻”的思想 C “无为”主张 D “兼爱”主张11.秦始皇建

5、立了我国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制度的理论来源是战国时期的A儒家 B法家 C道 家 D墨家(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3 分)材料二 与孔子影响有关的图片图一 公冶长书院(公冶祠) 图二 魏照每天为老师洒扫庭除(3)图一是潍坊人文景观之一,它位于哪个县(市、区)?你能用一句话简介公冶长吗?试试看。 (2 分)(4)图二内容是东汉时童子魏照每天为老师郭泰洒扫庭除(打扫庭院) 。对魏照的做法,你怎么看?( 2 分)13.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

6、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 , “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人和”处在突出位置。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 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请回答:(1)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是什么?(1 分)这种学说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2 分)(2)根据材料,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4 分)(3)请从古代中外友好交往史上举出三个重要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3 分)来源:Zxx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