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广大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主要职权有修改宪法;监督宪
2、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8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9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10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1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1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13合法权益受侵害应当如何解决:用法律手段去解决。比如,向有关机关申诉、控告和检举,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5我国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3、制度。17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和关系(联系)是什么?区别: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关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两者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18宪法的地位: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19宪法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20公民的
4、政治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21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是:选举权、被选举权、建议权、举报权、监督权、申诉权、控告权。22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23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24公民的政治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具体指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
5、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 “两个 100 年”的目标:第一个“100 年”即到建党 100 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二个“100 年” ,即到建国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4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
6、集体成分。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5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6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8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10中学生应该怎样理财消费?在消费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具体做
7、到(1)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2)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3)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2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的地位。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
8、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3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怎样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如果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比作一部车,则两个方面就比做这部车的两个车轮,比作鸟也同样。6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7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8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