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6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 70 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在总结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时,可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善于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 ,帮助学生对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
2、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 70 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 70 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各国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使学生明确从 50 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 70 年代
3、以来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基本史实,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一、中美关系正常化。二、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难点:一是中美关系在 70 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二是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课前预习题:独立预习完成,相信自己能行!一、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 、包围威胁的政策;(2)20 世纪 70 年代初,随着中国 的提高和 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2、发展历程:(1)1971 年 7 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会谈;(2)1972 年,美国总统 访华,与周恩来举行会谈,双方在 签署了 。(3)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
4、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3、意义: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标志着中美两国 20 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恢复标志: 年 10 月 25 日,第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的席位;2、意义:是中国 上的重大胜,有利于中国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影响:(1)中日建交: 年,日本首相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外交新局面: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1、背景:(1) 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 提高。(2)中国的发
5、展在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时间 :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 举行。3、上海 APEC 会议的主题:“ ”。4、会议主要内容: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 APEC 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 。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5、特点和意义:上海 APEC 会议是中国 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 外交活动。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 期 效 果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决现场录像。过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地、各国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了新的空间。也证明了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6、板书:第 16 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出示图片 1.基辛格与周恩来亲切握手,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对比1954 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中,美国务卿下令,美国外交官员不能在公开场合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引出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 70年代,中美关系的状况如何?教师过渡:这两张图片说明从 70 年代以来,中美关系从缓和逐渐走向了正常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录像,对本课学习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学生看投影,认真思考。学生回答: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破产。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学生先看资料片,再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进
7、行复述:1971 年 7 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比,引起思考,依据史实,得出结论。通过眼、耳、口的各项化。中美关系是怎样实现正常化的?板书:70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强调: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是对外关系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两个方面,即先是基辛格秘密访华,后是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双方签订联合公报。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中美关系在 70 年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从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进行分析,并用大屏幕投影:尼克松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摘录)。教师过渡:70 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除了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
8、常化之外,另一个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板书: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进行更正或补充,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关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这是 70 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特
9、别感到苏联已成为其“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其考虑有三: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学生认真观看影像资料。活动,加深记忆与理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同时也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与表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 阅读史料分析 70 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通过引导学生 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的合法席位中国在联合
10、国的合法权利的恢复,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另一方面的体现。现在请大家考虑: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以及意义何在?强调: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出示图片: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在晚宴上。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在美国的控制下,长期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在这种
11、背景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板书:中日建交过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学生回答: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来自美国。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了巨大胜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学生观看图片,认真听教师讲解。学生观看影音资料回答: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也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进
12、一步明确,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越重要的作用。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下面我们来对此作一个简单的了解。板书:改革开放以来,2001 年上海 APEC 会议提出问题:“APEC” 是什么意思?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 会议取得哪些成果?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什么?教师提示:2001 年中国还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板书:2001 年中国加入WTO补充:此外,各国议会联盟第 96 届大会、联合国第四届妇女大会的召开,都充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
1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突出的外交成就。引出问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适时地提示:巴黎和会上,北洋军阀政府代表提出恢复中国山东主权如今,我们在外交上取得辉煌的成就的英文缩写。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还宣读了领导人宣言,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包括中、俄、哈、吉、塔、乌等六个国家的“上海合作组织”。学生按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进行更正或补充,最后得出结论:应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总结。了解 70 年代出现的建交热潮,尤其是中日
14、建交。通过以上环节,使学生明确从 50 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通过 比较旧中国外交处于无权地位与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成就的取得原因。引导学生用 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善于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使本课内容与上一课承接,并使内容条理化,系统化。教师小结:本课承接上一课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 70 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重大发展。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开始改变对中国
15、的外交政策:1972 年尼克松访华,1979 年中美建交。受美国影响,日本也在1972 年与中国建交。用一时期,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议也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因此在 1971 年的第 26 届联大上得以通过。2001 年,我国外交成就更是硕果累累:我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有这些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板书设计:随堂训练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与新中国的敌对状态长达( )A、10 多年 B、20 多年 C、30 多年 D、40 多年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A、20 世纪 60 年代 B、20 世纪 70 年代C、20 世纪 80 年代 D、20 世纪 90 年代3、图片是形象的历史,你能为下列图片配上恰当的标题吗?(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4、2006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时期结束,这意味着中国的开放程度更为深入也更为广泛,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请你回答下列问题: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什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哪一年?当时中国顺应的世界经济发展什么趋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