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 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4、高潮: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5、完成:1956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时间:195 31956 年2、形式: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起止时间:19541956 年2、形式:公私合营3、政
2、策:赎买政策。 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 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四、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到 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 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1953 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手工业者参加说工业生产合作社。从 1954 年开始,国家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 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 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 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 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