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周测题一、选择题 1.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下列能够直接体现中国之冠构思主题的是(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理念 综合国力增强,走共同富裕道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汲取世界优秀文化 A、 B、 C、 D、 2.农民张正祥 26 年守护滇池环境,牺牲了家庭利益,更付出了身残代价。他的感人事迹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是( ) 爱国主义勤劳勇敢 爱好和平 保护环境 A B C D 3.一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不断:北涝南旱西地震。但是全国人民有信心重建美好家园,取得抗灾救灾斗争的
2、胜利。这是因为( )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经济实力雄厚,全国人民富裕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中华民族有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A B C D 4. “玉树不倒,青海常青 ”,这是青海玉树地震后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句响亮口号,这句口号向世人展示了( ) A中国人民的强大无敌和称雄世界的决心 B青海玉树优美的环境 C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 D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5. 中新社北京 2009 年 11 月 18 日电:奥巴马登长城感悟历史。他感叹地说:“长城太雄伟了 ”, “在这里,我们要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 。奥巴马之所以“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 ,是因为( ) A.中华文明
3、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 C.中华文明悠久而辉煌 D.万里长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 6. 国务院决定把每年 6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 ,设立“文化遗产日” ( )能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不受任何破坏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 凸显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A. B. C. D. 7.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品质( )A.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B.一成不变 C.时代性与 民族性 D.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8.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4、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 B.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特色 C.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不一样,生命力最旺盛 D.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9.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它( )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影响着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A. B. C. D. 10.某班准备召开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你认为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富贵不能淫,
5、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天道酬勤 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 11.彬彬哉我文明,五千余岁历史古, 光焰相续何绳绳, 梁启超 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伟大的民族之魂,成为举办奥运会,成功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正在举办人类历史最盛大的博览会今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 请问:支撑中华民族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什么(1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 分)(2)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让上述精神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4 分)12牢记嘱托传承文明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被列入世
6、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永定客家土楼时说:“ 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 (1)除了春节,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4 分) (2)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老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乡亲们日子“年年好、节节高”? (4 分) ( 3)为把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4 分)附答案:1-5 c a a dc 6-10c d d c d11 、 (1 )民族精神。主要内容:课本 69 页(2)a 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b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c 学习上要勤奋刻苦,生活上要勤俭节约 d 乐于助人,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12、 (1)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等等 (3)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积极参与每个传统节日;批判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