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香菱学诗说起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 ,她“ 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 。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 ,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 “精血诚聚” ,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怎样虚心好学呢? 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年至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他当时没有对经济进行
2、深刻的研究,曾一度“陷入困难的境地” 。他下决心刻苦钻研,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 。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要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 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 。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知识渊博,所著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请教,而且对一些人的冷嘲 热讽毫不在意。要不耻相师。一个人要想真有长
3、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胸怀。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 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拜妻子为师。从此老老实实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 ,他便奏请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 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虚心好学的 这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3 分)2、第(2)段有什么作用?3、第(4)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4 分)4、说说第(5)段的
4、论证思路。 (3 分)5、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 分)6、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4 分)(1)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请教,而且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毫不在意 。(2)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 ,他便奏请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7、请再为本文补充一个论据(事实论据或者道理论据) 。 (2 分)事实论据:道理论据:8、请以“立志” 、或“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感悟类小作文。 (120 字左右) (10 分)参考答案: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3 分)要虚心好学;讲述了红楼梦中香
5、菱学诗的故事后提出的。2、第(2)段有什么作用?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第(4)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 (4 分)4、说说第(5)段的论证思路。 (3 分)首先提出了本段的观点:要不耻不知;接着列举马克思写资本论从不知到知的过程,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要学习马克思实事求是的精神。5、 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 分)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引用了论语中的论述,列举了贾思勰向农夫请教的事例,准确具体地论证了“要不耻下问”的观点。 (进一步论证了“要虚心好学”的中心论点)。6、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4 分)(1)但是,这
6、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请教,而且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毫不在意。(2)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 ,他便奏请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毫不在意”的意思是丝毫不放在心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贾思勰对别人的冷嘲热讽置之不理,虚心好学的态度; “瞠目结舌” 的意思是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一些对张濯有成见的人对他的渊博学识感到惊讶、窘迫的情态。7、请再为本文补充一个论据(事实论据或者道理论据) 。 (2 分)事实论据:(1) 北宋的杨时向程颐请教学问,赶上老师正在屋中睡觉。他立 在雪中,直到老师醒来。程颐深受感动,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2)明朝学者宋濂自幼好学,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人。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道理论据:(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5)谦受益,满招损。俗语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