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3.情感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
2、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重点难点】1.关于责任的概念;2.关于责任的来源;3.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4.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课前预习】本课是全书内容的起点。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立足社会、报效祖国的基本要求。只有正确认识并乐于承担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才能乐于了解祖国,关心国情,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报效祖国。(1)请你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
3、任的后果;(2)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第 1 课时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情境导学】情境:放学回家某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发现妈妈病倒在床上,晚饭也没做好对此,若是你,你该做些什么?讨论并回答。 结果:那个中学生竟然背起妈妈来到了厨房。根据这个情境,思考:什么是责任?【学习过程】1.讨论:什么是责任?(1)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目的:明确责任的两层含义。2.应用:学生在学校,应该:上课专心听讲 不抄袭作业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不用粗鲁的
4、态度对待父母 A B C D3.观看录像:灾难中的新奥尔良(1)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目的:(1)懂得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2)了解责任的来源。4.角色扮演:我是谁?(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小纸片,在每张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如“学生”、“子女”、“朋友”、“同桌”、“姐妹(兄弟)”。(2)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 6 人。依次出示五张纸片,说出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3)按照课本的活动步骤依次进行。(4)小组活动结束后,在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 6 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目的: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
5、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5.设身处地:假如你是要求学生以小含为例,分析材料中其他人物的行为,如组长、老师、小含及其父母,探讨他们各自的责任、责任的来源等。并思考:谁该为小含负责?分角色回答。扩展思考:利用 P11 的案例,想想不承担责任的后果。目的:明确每个人首先应该自己为自己负责;懂得自己负责的好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6.小组交流:我第一次(1)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自己在当前的生活中,自己独自承担的责任,以及本该由自己承担却没有承担的责任。(2)在全班探讨:有些责任本该由自己承担,现在却由他人替自己承担,这会产生哪些后果?目的: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明确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逃避责任,自己就无法真正长大。7.学会感恩(1)材料中列举了几项自己能够直接感受的、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请你再补充几例。(2)列举因他人尽到责任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全、更文明的例子。目的:我们要认识到由于许许多多的人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的生活,对这些人我们应心存感激,从而激发学生为他人尽责的责任感;感受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初步树立职业责任意识,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