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 讲课教师:学科:历史 课时:1 总课时数:5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义和团的抗敌斗争,认识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过程与方法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知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学生对八国联军空前掠夺、野蛮丑恶本质的认识,义和团是继太平军后一次自发组织的反侵略的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导:学生读义和团运动兴起时传唱的歌谣
2、,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揍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然后阅读课文提示,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学生讨论“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5 分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让学生看书,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总结如下:1历史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加剧,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獗地欺压中国人民。2运动兴起:从 1898 年起,山东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反帝爱国运动,并迅速扩散。3运动扩展:1900 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4性质:一场农民阶级领
3、导的反帝爱国运动。5启示: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伟大的抗争,其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值得继承和发扬。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让学生看书,讨论问题,老师总结:1背景原因(1)历史背景:义和团运动兴起,严重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2)直接原因:(直接目的、战争借口)镇压中学生看书归纳讨论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5 分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3)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列强要进一步征服和控制中国。补充说明:当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方式仍举棋不定,如果要瓜分中国,就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对中国的征服战争以鼓足瓜分中国的信心;如果要共同支配中国,既需
4、要在怎样共同支配模式上进行探讨,也须对清王朝进一步征服以形成支配力。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方案,都需要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征服。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是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义和团运动反洋教,给帝国主义和洋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帝国主义以此为借口,发动对华新的征服战争。2基本史实(1)爆发时间:1900 年 6 月(2)战争规模: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在英国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3)简单过程:廊坊阻击侵略军。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出逃。洗劫北京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失败。3联军暴行(1)破坏。“沿途房屋未经被毁者极为罕见,大都早已变成瓦砾之场。”(2)屠
5、杀。“尸骸堆积如山”。(3)抢掠。瓦德西承认,曾特许联军公开抢劫三天。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其中,对圆明园再次遭签订的相关问题学生讨论1、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10 分培养学生从教材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到洗劫,颐和园被洗劫的奇珍异宝被运往天津,花了几个月时间。4结果: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三、辛丑条约的签订(赔款最多的条约)1签订时间:1901 年(旧历辛丑年。)2签订双方代表:清朝李鸿章3主要内容(1)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2)政治上:
6、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4历史影响: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从此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启示: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重大的国耻,通过该史实,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凶恶贪婪的本质,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重要根源之一。以史为鉴,我们要不断强化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警惕性,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已任。指导学生讨论
7、:1、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有何不同?(1)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与今天的使馆有何不同?2、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10 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10 分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是禁止中国人居住的.而且列强可以派兵驻扎,可以控制北京天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毫无主权可言。(2)而现在的使馆区是各国在华的指定进行外事活动的外交场所,主权是归中国所有的。2、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最能反映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的”,是严禁人民反帝这一条。 一个国家,不能保护自己的国民,反倒站在外国侵略者的立场上禁止本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了。总: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落:通过开放练习落实本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5 分板 书第 5 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