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甲午中日战争教案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79593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甲午中日战争教案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4甲午中日战争教案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4甲午中日战争教案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4甲午中日战争教案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4甲午中日战争教案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一 、本课教材地位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从列强侵华过程看,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 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索。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在这以后中国更加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二、课程标准

2、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甲 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 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通过比较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3、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黄海大战。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第 13 课内容。教师:同学们, 当我们再次回顾这些历史,每一次灾难都撼动我们的心灵,每一段耻辱都让我们铭记于心。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还有多少惨痛的经历令人深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

4、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请看第一篇章:贼子野心 危机海上来展示: “日本地图”材料一: “日本国情” :岛国,人多,地少,市场狭小,资源缺乏。材料二: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日本明治天皇教师:日本明治维新后有何变化?学生: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展 示 :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大陆政策 教师: 大陆政策的提出说明了什么?学生:日本的野心是称霸世界,并且规划了侵略的具体步骤。展示:日本加紧进行以中国为作战目标的扩军备战活动,“以五年为期作为准备,抓住时机,准备进攻。”

5、教师: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说明:本环节通过回顾前几课的知识以联系旧知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结合日本地图、材料,阅读 课本,全面认识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教师:日本的目的是称霸世界,对于战争是蓄谋已久;而清政府则是军备废弛毫无防范,统治日趋腐朽。尽管清政府腐败不堪,然而不屈的中国军民却演绎了一场感天动地的英雄悲歌。第 二篇章:烽烟四起攻掠急先锋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教师: 1894 年 7 月,日军在丰岛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8 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了很多不屈的英雄,讲一讲甲午中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6、。学生: 讲述邓世昌的故事。播放:“邓世昌迎战敌舰” 视频展示:光绪帝曾为他写下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请回答:(1)假如你是此人,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会怎么做?(2)如何评价此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日本把侵略的目标首先对准了中国,而此时的中国国内的形势及清政府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展示:日军进入朝鲜的军队,日益增多,清政府驻朝官员要求增派援军赴朝,李鸿章复电说:“我再添调,日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在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以后,李鸿章仍电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教师: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

7、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标志。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进 而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展示: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教师: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学生:中国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权妥协退让。说明:此环节要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观看视频、结合地图 ,感受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威武不屈的英雄精神。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清政府失败的主观原因。教师:我我们惊叹英雄的不屈,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即使在艰难的岁月里仍能站立,我们又哀叹英雄的无奈,在那个时代,即使他们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

8、第三篇章:城下之盟蚂蚁吞大象展示:马关条约签订场景伊藤博文: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将相。李鸿章: 内无量,外无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教师: 1895 年,李鸿章赴日本议和,并签下了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为什么说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我们一起来看它的内容。学生:割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 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马关条约和以往的条约相比,有什么不同?内容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不同点割地 香港岛 九龙司地方一区辽澎台

9、及其附属岛屿增多赔款 2100 万元 600 万两 1600 万两 2 亿两,另3000 万两赎辽费增加开口 五口通商 十口通商 天津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深入其它 协定关税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准许华工出国开设工厂 新增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内容 危害割地增多 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赔款增加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列强制中国的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埠深入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设厂新增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输出的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

10、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教师: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殖民掠夺升级;殖民地化加深;列强侵略加速;民族觉醒开始。(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展示:反映今天中国强大国力的图片,教师:中日关系离和睦、和平、和谐还有漫长的路。甲午中日战争就是一面镜子,中华民族不可能再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因为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晚晴王朝。(联系钓鱼岛争端)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在回顾全课内容的基础上,对本课知识形成整体认识,提炼出所学精髓。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七、板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

11、烽烟四起攻掠急先锋城下之盟蚂蚁吞大象贼子野心危机海上来八、教学反思依据课程标准“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的要求,本课的设计分为三部分,一是“狼子野心危机海上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及背景,二是“烽烟四起攻掠急先锋”系统的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三是“城下之盟蚂蚁吞大象” 简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赴日议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本课充分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从本课的教学立意到课堂设计,再到教师的语言表述,都紧紧地围绕着“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这一主题。三大板块环环相扣,情感的发展跌宕起伏,尤其 是“烽烟四起攻掠急先锋”一目,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